?以后再也不能玩吃饭睡觉打豆豆了,因为这个APP有毒~
昨日,广东省公安机关曝光了4月份安全问题突出的10款APP,存在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影响移动终端运行、恶意推送广告等突出安全问题,提醒广大网民加强防范、及时卸载。
这几款APP看来要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APP漏洞却没有终点。
P2P行业看似更加泛滥
来看看年单在P2P行业的APP状况就可见一斑。
网蛙科技根据各大年度榜单(参考艾媒咨询、艾瑞网、互联网周刊、应用宝、猎豹移动等APP排行榜榜单),对P2P行业、移动支付行业、银行系统这互联网金融三大重要板块的APP榜单产品做了漏洞扫描检测,同时对两类移动应用商店上架的2.5万个互联网金融安卓APP进行了漏洞扫描检测,以下为检测结果(全文涉及检测数据均为市场发行的该APP最新版本漏洞扫描检测结果数据)。
P2P行业榜单APP检测,15款产品平均漏洞超12个
检测结果显示,P2P的15款APP榜单产品,检测到漏洞总数达个,单个漏洞数最高达18个,按榜单排名,前三名APP的漏洞数分别多达13个、9个和12个。
P2P行业的吸金能力与其安全防护能力不成正比,以榜单中的4家APP为例,他们的年累计成交额分别达到亿、亿、亿和92亿,而存在的漏洞数目则分别为17个、17个、12个和8个。
早在年,中国的P2P平台就有全世界黑客“宰割的羔羊”之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以网贷系统为例,年,晓风网贷系统漏洞导致百余家网贷平台被黑客侵入,直接涉及金钱交易,引发业内人士对P2P安全问题的高度
年三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量首次实现支付方式的占比超越互联网支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移动支付频发的安全事件:
年,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黑客利用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恶意“刷库”盗窃案件,涉案资金超20余万元;
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出某支付机构泄露了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涉及全国16家银行,截至7月31日由于伪卡形成的损失已达多万元;
6月,珠海市公安机关侦破一宗黑客盗取支付宝资金的特大系列案件,涉及地域横跨广东、黑龙江、四川、上海和浙江等5省(市)。
网蛙科技检测结果显示,15款银行系统APP榜单产品,检测到漏洞总数达个,平均漏洞数超10个,按榜单排名,前三名APP的漏洞数分别多达3个、4个和15个。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扩张,银行行业将“互联网化”从单纯的业务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以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截止年8月,从工农建到地方银行,都推出了自己银行的APP。与“银行系统安全可靠”的这一消费者传统认知不同的是,移动端的安全系数并不高。年一季度,金融类应用中,银行APP受害比例为13.6%,排入前三,仅次于电商支付平台的APP和理财产品的APP。年,《中国经营报》报道工行支付存在漏洞,“e支付”短信验证码被截取,数十名储户银行存款被盗。
年互联网金融APP漏洞比例一览(放大看)
从当前市场APP下载情况来看,APP下载渠道占比最高的为第三方应用商店(占比54%),其次为终端厂商自建的应用商店(占比34%),这两大类应用商店是当前用户下载APP的主要渠道。互联网金融APP漏洞检测结果反映出当前市场上的金融类APP的安全工作亟待加强,也同时反映出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工作不到位,无法完全保障上架APP安全。
保护自己,远离恶意APP
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此后措施不断:年,互联网金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上公开称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希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制度“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也从未放松,相关的监管政策正不断地推出并完善,年12月,银监会、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借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高层正式着手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乱象。等等。
虽然由政府出面整治一些违法的APP,但是对于对于现如今名目繁多的APP,A哥建议大家一定要留点心眼,在安装应用时,如果有推荐的消息来请求授权,一定要看清楚再点允许。
还有不要随意下载推荐应用程序:那些直接推荐你安装的应用程序,你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其推荐动机,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是黑客侵入你移动设备的一场阴谋。正确的做法是直接登录AppStore或是靠谱安卓应用市场,直接搜寻并下载你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本文整合自广州日报《10款APP不安全(图)》、新浪安徽《APP的:年互联网金融安卓APP安全漏洞检测报告》、it网站《Appstore超千个APP被爆漏洞》
新媒体公司「新知百略」旗下
自媒体「APP每日一荐」
系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一起发现好用、好玩、好看的应用,
每日推荐一款靠谱有趣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