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可能有很多人会习惯把家庭去年的收入支出梳理一下,很少有人从理财的角度把全部的资产和负债梳理一遍,这就涉及到家庭资产负债表。只有在相对比较专业的人可能对这个概念有所认知,但很少从操作的层面来阐述,其实弄懂了基本原理和构建过程,普通人也可以做。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一份满足合规要求的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是通过每笔的财务原始凭证一笔笔累积,以及企业日常运营所发生的业务关系叠加而成的,包括合同、付款、借款、贷款等业务,最后在财务报表上像九宫格一样,按照会计准则累加进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勾稽关系,最后变成了符合规范的企业财务报表。
然后,通过聘请第三方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后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对外公布使用,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也是企业征信的必要部分。
家庭财务报表则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和合规要求,在各项数字上只要求大概模糊的准确即可,建立家庭财务报表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你从财务角度观察自己的家庭的财务状况,梳理自己的资产、资金和资源情况,从而可以制定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和路径。
无论企业或是个人家庭,对于财富构建来说,主要就是围绕企业或家庭这一社会组织以全部所拥有的资产、资金和资源为基础来打造一套财富增值体系。
资产,着眼于过去,是个人和家庭过去积累的财富,包括房产、投资理财产品、车辆、企业股权、保险、个人的信用等,这是能够依凭的基础。
资金,着眼于现在,个人和家庭和能够创造日常现金流、储备的应急资金等,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分红等,这是为财富增值提供持续不断的子弹的。
资源,着眼于为未来,需要一些格局的考虑,比如专业技术资源、个人能力资源、社会关系人脉资源、信贷资源、信息资源等等,这是财富增值的加速器,是重要的工具手段,能够对现状实现破局的方式来源,需要不断拓展和发掘的。
花费时间梳理财务报表就是对资产、资金和资源三部分全面诊断,找到问题和发力点,从而建立自己的目标和实现路径。这种问题学校不会传授给你,也不会有人系统的为你梳理,只能靠自己摸索着,边学习边构建。
有人可能说,家庭可能只有房产、现金、车辆什么的资产,大概毛估估就算了,没必要这么麻烦。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起码认为你是过得比较糊涂,在家庭财富的积累上不太用心。
有效梳理家庭财务报表,一方面让你具有一个仪式感,从一个财务管理者角度看家庭的财务状况,增强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还要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这种梳理不是在纸面上写写画画或电脑上敲敲打打,而是要求通过实地去调查摸底,找到相关专业方面的人去获得咨询建议,有一些具体且有价值的动作行为发生,并最终形成一些决策方案指导下一年的家庭安排。
其实,这种梳理对于自己的认知也有要求,如果每年的梳理思路和去年是一样的,那么表明这一年在这件事上,你的认知是停滞不前的,一些新的资源是没有自我发现的,学习和反思的能力没什么长进。
从资产、资金和资源三个方面说,具体的方法和思路展开内容比较多,分两到篇文章来说。
首先,是资产方面,不同家庭涉及到的类别和体量也不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恰当的说,再破的家也有烂房破瓦。资产决定了规模的体量,与之关联的净资产也就是常说的阶层划分的依据。
在国内,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房产重中之重。不管现在是否持有,未来买不买房,房产的事情都是大头。在梳理资产负债表时,首先要对房产进行梳理。
这种梳理不是上网站泛泛看看,打几个电话就可以。最好的做法,如果有认识房产中介的朋友可以现场聊聊,也可以自己去房产所在的周边去逛几家中介,问问房产的销售价格用于做资产估值,以及成交的动态情况、租金情况,有没有最新的购买政策等。
举个例子,为了了解投资的一个小房子的情况,A去中介询了一圈,印证了楼市的成交不好的状况,去年小区才成交了一套,而相邻的区域学区房涨的较厉害,租金同比年涨了将近10-15%,3、4月会是一个小阳春。对于市场交易清淡,但是市区购买-万之间的房子要想选到比较中意的位置和房源很难。
同时,也顺便提到了老人购房的可能性,问了几家中介,答案是首房首套,利率也按照首套可操作,并有成功的案例。这是原先没想到了,脑子还停留在过去的限购限贷上,对于那时的状况是没有可能有购房资格的。
本地所有的政策指向是老人可以落户,但相关的政策对于房产购买有什么影响还没有实质的落地,身边也听到过这种案例。这个应该是没有注意的盲区,此种方式可以解决买房的资格和置换房产也是一种路径。
这些信息来源,可以较为准确帮你判定房产的市场价值,大概了解市场的周边情况,有利于估值和综合判定投资的方向,起码对于这个房产来说,投资和卖出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区域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租金在上涨,同时目标市场区域-万的房产很不好买,除非刚需基本上买不到合适的房子,环城周边外溢的需求存在,但降价厉害。有点类似于年、年,万以下根本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市场在夯实底部,从-年,已经近五年的回落,总会有压抑到爆发的时候。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房产的资产标的太大,动辄伤筋动骨,日常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