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颐和园的风头??之爱,可以说是这片湿地中鸟类世界的最靓丽的风景,也因此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观鸟者,以及感兴趣的游人。有游人驻足观察,舍不得离去,被孵卵育雏的一对亲鸟的挚爱行为,深深地打动着。性爱,亲子之爱,孵卵育雏的苦与乐,人鸟无别,既出于本能,是天赋,又有后天养成,虽说一物一世界,人还有除此之外的其他联想,但终究没有超脱生物界最根本的普世原则。表观在个体,内力在基因,一切都根源于基因的“自私”。人有“阴谋”“阳谋”论,基因也有,为了达到传之后代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因为这是丛林世界,这里运行的是自然的法则。
4号巢
4月26日早晨,我早早来到颐和园,几天没来,昆明湖西岸的芦苇与蒲草,已有1米多高,几天前看到有亲鸟孵卵的4个巢,只能看到1个了。按照我个人的编号,南边的1号巢,一只凤头??安静的坐在巢上,没人围观,看起来好孤独。当然这才是一种正常状态,鸟家孵卵,何需有人来围观。看客太多,是一种无奈的打扰。晨光映照在凤头鸊?的前胸部,那片白色显得分外鲜亮。最北边的4号巢,应该完成了孵卵到幼鸟出壳的一期任务,之前已有3只幼鸟出壳,巢中还有2枚卵未孵化,等到最后一枚卵孵化完毕,亲鸟就会带着幼鸟离开,躲避到更完全的地方去。
无言的爱
1号巢南部一路之隔的那片水域岸边,另有两个坐巢的鸟家,我将之编为5号、6号巢。6号巢有栅栏相隔,不太方便观察,远远看到亲鸟交接班,有几枚卵,没有出壳幼鸟。5号巢几乎不被苇草遮蔽,很暴露,两天前已有4只小鸟出壳,我关心那两枚蛋孵化出来了没有。没有孵化。后来又来了两位观者,也是同样的关心,“蛋臭了吧!”分明是一种担忧。按说蛋是连续下的,孵化出壳的时间应该不会有太长的间隔。不过也有一种生物学上的解释,一窝蛋,一个雌鸟所下,但未必是同一雄鸟受精,说白了,就是将来一窝小鸟,同母也许不同父。
自己爬上背去吧
再使一把劲
雌鸟往往有偷情行为。据说麻雀中,一窝幼鸟有10—15%的比例,是雌鸟偷情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可谓不高,这是被DNA检测技术证实了的。为什么会发生雌鸟偷情?一种解释就是“自私的基因”,雄鸟自私,希望后代都传承自己的基因;雌鸟也自私,希望自己的卵与多个雄性的精子受精,后代得以充分发育的机会更多。从基因组合的机会来说,这样的概率更符合有效繁育的规则。有鸟类学家注意到,一对处于繁殖期的麻雀,会频繁的交配,给出的解释是,雄性麻雀以此减少雌鸟偷情的机会。即使如此,还是被研究人员发现了10—15%的同母异父比例!这样的“精子竞争”,防不胜防啊。
小鱼好吃
吃一只小虾试试看
当我们观察凤头鸊?夫妇默契地轮班孵卵时,不免啧啧称奇。大约0.5—1小时左右轮一次班坐巢,离开的抖抖身体,活动一下筋骨,出去觅食填饱肚子,坐班的上巢后会先翻卵,让蛋中小生命提前接受运动训练,将来飞上天空不会犯晕,鸟儿没有“恐高症”嘛。蛋中从来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只有一个被经常搅动的卵,才会孕育出一个鲜活的生命。记得早年母亲在炕头人工孵小鸡,也是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翻卵”的,否则就会发生死胚。无论雄鸟还是雌鸟坐巢,另一方常常并不马上离开,而是会在巢周围稍做活动,或者衔几根草添加上去,脉脉之情是看得出来的。
把破碎的蛋壳叼出巢外
等到有小鸟破壳而出,坐在上面的亲鸟马上会有反应,它抬起身来看一看,把破碎的蛋壳叼出巢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行为,保护刚出壳的小鸟不被破碎的蛋壳扎伤。殷殷之情,尽在不言中。等到出壳的小鸟能够自己爬到母亲或父亲的背上,躲到翅膀里,那是一个新生命迈出的重要一步。完成这一步,需要幼鸟自己努力。巢就浸在水中,巢面距离水面只有几厘米高,水面温度低,尤其早晨这个时间。如果水面有微风吹拂,出壳小鸟的体温散失很快,及时爬到父母背上藏起来,是出壳幼鸟最早的保护反应。这一切都是本能。
背上的雏鸟听见叫声就立即探出头来,
等待食物
鱼儿有点大
早晨的阳光照在坐巢??的身上,凤头稍稍向后倾斜,高高的冠羽倒影水中,显得分外美丽。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长长的暗夜夫妻俩是如何度过的。这个季节,夜晚还是很冷。水面有无敌害?有,但概率极低。通常对鸟蛋最主要的侵害,来自蛇类,这样的生境中,毕竟老鼠、黄鼬等难于光顾。所以,夜晚孵卵坐巢的亲鸟,必定十分警觉。自身与蛋的安全,都十分重要,须臾麻痹不得。二十几天坐巢,一个个长夜,体力的消耗,天敌可能的袭击与防范,都是一个巨大的繁殖成本。等到一窝蛋全部孵化出来,并将小鸟们安全的带走,这才完成养育儿女的第一阶段。
长夜之后
换班了
天气还冷,蛇还不到活动的时候。也就是说,凤头鸊?为什么繁殖的如此早?这或许是一个解释。老鼠和黄鼬,会有可能的袭击,这也许是有的巢前一天看着还好好的,第二天再去看,就发现亲鸟弃巢而去,一个可能的原因。就颐和园这个生境而言,白天游人多,观鸟拍鸟的络绎不绝,应该说,凤头鸊?已经适应。坐巢期间的人类干扰,除去有人故意为之,基本是安全的。早期的鸟类研究者曾经有这样的疑问,就食虫鸟类而言,开始繁殖的时间是否恰好是将来幼鸟食物最充足的时期?牛津大学的鸟类学家与昆虫学家合作,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对大山雀的观察,以大量的数据证实了这个推断,幼鸟孵化时正是毛毛虫最多的时候。
捕鱼归来
巢晾了一段时间再上去
凤头鸊?没有这个担忧,鱼是随时可以捉到的。你看,一会儿另一只亲鸟就衔着一条小鱼回来了,它所捉到的鱼,很小很小,必须是小鸟能够吞下的。拍鸟的人都在抢拍这样的镜头。一个巨大的喙,叼着一条小鱼或小虾,对着一张小嘴,柔情的饲喂。急不得,慢慢来,似乎妈妈是这样告诉孩子的。一遍又一遍,小鸟终于将小鱼吞下去,爸爸又去捉去了。趁此机会,妈妈还会给孩子喂一颗很小的绒毛,让雏鸟吃下去。这大概是一道极重要的“菜肴”,吃下去,有助于消化,就像人类所需要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也或许还可以帮助建立胃肠道的菌群平衡。
吃下这根羽毛吧
让我瞧瞧
又到换班时间了,背上的4只小鸟被抖落下来,滚在一边,掉到水里的,自己爬上来,天生有水性,不必担心。巢是需要晾一晾的,只见4只小鸟赶快聚在一起,它们还是那么羸弱。接班的凤头鸊?不急不慌,跳上巢,略作整理,翻翻卵,然后坐下去,小鸟们争相往背上爬。爬上去并不容易,但这是必须的,没有鸟会帮助它。当一切妥帖之后,小鸟又会从翅膀下探出头来,也许是在看这个陌生的世界,也许是在等待爸爸带好吃的回来。阳光是柔和的,垂柳倒影水中,巢中的凤头鸊?也倒影水中,一些都显得那么静谧。这个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鸟照版权归作者所有,谢绝他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