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辛集职教那个ldquo打

赵靖棋,一个阳光大男孩,辛集市职教中心机械班学生,在刚过去的对口高考机械专业考试中以分的优异成绩稳居全省第13名,他将和另外三名同学王玺阔(汽修专业,分,全省第36名)、刘宝雷(机械专业,分,全省第96名)李浩然(汽修专业,分,全省第名)一道,被河北师范大学录取(全省录取人)。这样的优异成绩让每一个认识赵靖棋的职教老师都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回到题目上,“打鸟少年”就是赵靖棋,说起这个事儿,里边有一个故事。年底,辛集职教中心面向全体老师,开展了一次“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有两个老师在征文中不约而同都提到了赵靖棋。郭艳婷老师的《一分欣赏换来一片蓝天》一开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顽皮”的“打鸟少年”形象;于铭老师的《悟》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靖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赵靖棋与郭艳婷老师

一分欣赏换来一片蓝天

郭艳婷年11月

还没细品夏荷,秋已悄然而至。操场边耸立的白杨,叶子已然黄绿相间。凝望之际,几只麻雀陡然起飞,从这棵树嗖的飞到那棵树上。

我的眼前,映入了一个拿弹弓的的男孩子,他正高举右手,左手把弹弓拉圆了,眯着一双眼睛,歪着头,瞄准树上的麻雀射开去,他就是机械九班的赵靖琪。

“打下麻雀,撕破肚皮,揪出两片雀肉,腌制,酒精灯上烤熟,真香真好吃。”每当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时,我都是严厉的批评他。一来弹弓会误伤人,而来酒精灯会引起火灾,他却不以为然。

机械九班,清一色男同学,上课能很好的锻炼老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时,赵靖琪突然来了一句:“我滴爹啊。”我当时就愣住了,这算那一出戏呀?接下来又讲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歌颂母爱的诗句之时,他又来一句:“我滴娘啊”,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我一脚把讲台上的凳子踢了,凳子滚了好几滚,到了门边。见老师真的发火了,全班鸦雀无声。

此后一段时间,课堂上比较安静,赵靖琪要么趴着睡觉,要么写于铭老师的专业课作业,而语文指要呢,基本是白光干净的。我由于忙于当堂的教育任务,也就顾不上去管他。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一次晚自习课间,他在讲台上放一木凳,凳上放一小截粉笔头,后退几步,拿起弹弓,啪的一声,粉笔就碎了。我喊过他来,对他说:“多好的苗子,这要是在战场上,还不得一枪子放倒一个小日本鬼子呀。你要是当了兵,就凭这射击的准确率,肯定被提拔一个排长连长啥的。”他眼睛一亮,嘿嘿一笑,随手拿起一本《兵工器》向我扬了扬。

对于一个学生,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他,也可以付出一点耐心,去拯救他的灵魂。而要想走进他的心灵,让他认可你,你最好去倾听他的闲聊,从中剖析他的思想。

仍然是晚自习,赵靖琪向我兴高采烈的讲述了他的老家,他的奶奶。他奶奶养了十几只母鸡和十来只鹅,从不喂饲料,只喂菜叶子和五谷,因此鸡蛋黄特别的黄。宅子后一片空地,专门种了青菜,采摘来喂鸡鹅。父亲也是拿个弹弓打麻雀和灰雀,冬天下雪后,去打野鸡。这些野鸡的羽毛五颜六色,非常漂亮。尤其是晚上,拿个手电,在田野里晃来晃去,就会晃见一个野鸡,野鸡被光束照射的一动不动,把光束嗖的晃向天空,野鸡也会随着光束向高处飞,光束落下来,野鸡就被狠狠的摔下来了,跑过去擒住便是。我听的入了神,他的讲述使我想起了鲁迅小说中的少年闰土。“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转眼又是周末放假,开学了。刚进教室,赵靖琪喊住我,变魔术般的拿出一个大鼓肚罐头瓶,瓶里放着五个生的土鸡蛋。我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说:“下课后去我办公室,我抽屉还有一盒牛奶,送给你。”他笑笑说:“盒装的太奢侈。”

我不由的心中窃喜,这不是普通的鸡蛋,这是赵靖琪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以后的日子里,这个班里的学习冠军,再也不会在我的课上无理取闹了,再也不会不写我的语文作业了。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攻破师生之间的那层厚障壁,必须顺着他们的心思,抓学习之时,也聊聊生活。这样,他的生活中有你,你的生活中也有了他。

赵靖琪,从高一到高二,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他是如此一个纯净的男孩子,他不知道“以纯”是衣服的品牌,误以为是燃烧的“乙醇”;他是一个如此坚忍奋进的男孩子,他不仅立志要操作机器,更要制作机器;他是如此的出淤泥而不染,在浮躁虚荣攀比的环境下,保持着一个农村孩子的淳朴!

就像是沙中淘金,我发现了赵靖琪的光辉,且欣赏着。

“老师,看我的新裤子,新鞋子,我要上台领奖了。”30元的裤子他兴高采烈地说了好几遍,脸上绽开了花。这是一个朴素的男孩子,容易满足的男孩子。看着赵靖琪满怀自信的走上领奖台,我又何尝不是心花怒放呢?

于铭年11月

我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了二十三个春秋。回首这二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我只是在平凡的讲台上送走一届又一届可爱的学生。我欣慰,看着我的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得意和满足。我快乐,每天都充满激情地走进课堂,教会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感受着学生给予我的感动和感悟。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是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首在学校的这一个学期里,我的身边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太多太多了,多得不计其数,大家似乎也曾遇见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的:“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规律;而作为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

然而有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也会时不时的发生着一些变化。我这个教育者实实在在的变成了受教者。这是发生在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真实故事。

今年暑假开学伊始,机械九班的赵靖棋一改平时一上课就废话连篇,安安静静听课,安安静静做作业。我好生纳闷,赵靖琪这是怎么了?带着这些疑问,我和赵靖棋做了一次深谈,我终于了解了其中的原委。

这是发生在今年暑假期间的事,赵靖棋利用假期的时间去附近村里打工。由于当地盛产鸭梨,暑假又正值鸭梨收获时节。村里的一些收购鸭梨的收购站就应运而生了,里面临时雇佣一些当地的村民包梨、装箱。赵靖棋就加入到了一大帮妇女、老年人的收购站的队伍中。他的工作就是把那些阿姨、奶奶们包好、装好的箱搬走,统一码放到指定的地方。

每天赵靖棋天一亮就起床,早上六点他就得赶到收购站,晚上十一点收工回家,中午除了吃饭时间,一直都在那里忙碌。将近十六小时的工作时间,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孩子,听着都叫人心疼。

不止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还很大。赵靖棋告诉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一天能搬多少吗?”眼中带着期许。我答道:“五六百箱,有吗?”我感觉对他而言这数已经不少了。可他有些失望的说:“你还瞧不起我吗?一千零二十几箱呢!”天哪!一千多箱,一个孩子呀!我问他一箱多重,赵靖棋说一箱三十五斤,我粗略一算,呀!这孩子一天要搬近17吨重呢,就算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小伙体力也不过如此!

到此我终于明白了,赵靖棋身上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这个孩子深深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他并不怕吃苦,从他每天的工作量我们就能知道。但他能知道如何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赵靖棋告诉我:“我搬一箱梨才能挣到两角五分,我起早贪黑一天才能挣二百多,我手上磨出了好多泡。”他摊开手,我看到了厚厚的茧子。他说:“我干了半个月,梨收的差不多了,这不咱们也开学了。老师我挣了三千多呢?”他满满的自豪。他最后说:“我可一定得好好学。不然可是真累!”

有时候,多少话语也抵不过一次亲身的历练,学生自身的感悟胜过千言万语。有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也不仅仅是教育者,我们也是受教育者。赵靖棋身上的变化,让我深深受到触动。也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的吃苦耐劳,他对生活的感悟,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靖棋,一个奋发向上的赵靖棋,一个对前途充满憧憬的赵靖棋。

赵靖棋式的故事或许还会发生在班里其他同学身上,我期待着。我也享受着同学们给予我的这种感动。

赵靖棋同学平时很喜欢读军事小说,他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能够在遇到事情时能做到冷静分析,认真处理,这也使他具备了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弱者,只有懦弱者,所以要努力进取,不做懦弱者。

辛集市职教中心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dl/7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