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太行拍绶带山林深处遇奇人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看这标题是否有点评书的意思?前几天我拍了黑鹳和冠鱼狗后发了篇小文。平山的一位老朋友跟评说:咱们平山县也有啊?我这个平山人顿时汗颜。

平山爱鸟的人很多,但是我认识的都年事已高。这天玲子老师给我介绍了两个网友:小付和小闻。跟我说了他俩许多奇事,勾的我馋虫直翻,事不宜迟、抬腿便走。

清晨天一亮就出发。区区80公里的路,跑了一个半小时。从高速下来,在高德的指引下越走路越窄,越走地越偏,自认为太行钻山豹的我,也有点迷路了。

昨夜这里一场暴雨,好不容易穿过泥泞的山路,在太行深处的观南庄村见到了小付和小闻。毫不夸张的说:标准的小帅哥啊!这俩人温文尔雅、举止有度、办事扎实、不吐虚言,是那种非常靠谱的人。由于俩人一直的忙活各种事儿,所以也没给小闻留个影,下次弥补吧。

我惊奇的问:你俩怎么能找得到这些罕见的鸟儿呢?他说我俩从小就是走路看天的主儿,特别喜欢当地的各种鸟。小时候能说出一些老人都不知道,很是自豪。进城后鸟见的少了,不免有些乡愁思鸟。于是从去年工作不太忙后,哥俩就相约进山找鸟了。

前些天玲子老师告诉我时说,绶带鸟小鸟刚出壳,有时间去看看吧。我以为时间很富裕,过来后哥俩告诉我,昨天是拍摄最好的时机,窝里的三只雏鸟相继出窝、站枝、飞走,今天窝里只有一只雏鸟了。

绶带鸟很多人在古代的官服和刺绣以及画作上见过,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鸟。我原来以为这是一种大鸟,前些鸟拍过一次后才知道,这种鸟体型和麻雀不相上下,但是尾羽极长,大约是身长的两到三倍。它们飞行在山林密处,犹如一道摇曳的彩带,瞬间就能吸引你的目光。

我一直认为绶带鸟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种,其实不然。小付老师告诉我:绶带鸟的雌鸟都是红色,而公鸟年轻时是红色,老年时则变为白色。所以我们经常在拍鸟儿抱窝时发现红色的雌鸟和白色的公鸟。回来后百度证实了小付老师的说法,厉害啊!

小闻带我们上山的路上一股股的羊圈和牛粪味儿扑鼻而来,小闻说九爷不习惯吧?我说这就是我们说的乡土味道,习惯!他说没有这种味道绶带鸟不会来,它是非常挑剔的。其实,他说的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环境,绶带鸟挑的是一种原始的生态。

绶带鸟的雏鸟出窝极快,基本不超过十天。其中的原因一是它的食物都是高蛋白的肉虫;二是为了减少天敌伤害的机会。因此能够拍摄到绶带鸟作品的时间就很少。

山林中的鸟越小越机警,它们通常站枝不会超过三秒,甚至一秒左右就飞走了。所以成鸟后一来很难遇到;二来在树枝中单反相机对焦极为困难,所以很难拍到。试想:如果没有这哥俩的辛勤付出,我们哪有这么好的拍摄机会?

站在山沟里,这个鸟窝就是在眼前我也看不到,因为太不显眼了,在我看来就是个树瘤,绝对想不到绶带鸟的窝这么小。如果不是非常细心而执着的鸟类行家绝对发现不了。

从早上7点一直拍到10点多,绶带鸟的爸爸偶然飞到旁边的枝上落一下,叫几声就飞走了,非常难拍。雌鸟一次没来,十分让人疑惑。而且雏鸟一声不吭,小付也觉得无法解释。

最后小付在成鸟远去的情况下前去看了一眼鸟窝才发现:雏鸟被昨晚的暴雨浇死了,大家顿时心情沉重起来。回来后翻看照片才悟到:绶带鸟爸爸每一次回望的眼神,无不透着爱怜和悲伤的眼神。

虽然结局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自然就是这样残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它能多吃两口,或许能够和哥哥姐姐们一同出窝;如果哥哥姐姐们等它一晚,抱团取暖或许能挺过电闪雷鸣的灾难。可惜——大自然没有如果。

小提示:1山间没有熟人带领,慎入。好多田间路很难调头。2拍鸟要做好防虫、防暑的准备。3建议拍鸟要静,不要抽烟,免得异味影响鸟类的生存环境。

作者简介:

王喜庆微博:庄上九爷。军人出身却喜欢听着音乐、开着车、浪迹于山水之间。多平台原创专栏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欢文学的他居然写了百万文字于网上,而且图片比文字更专业;不足之处是尚有两个省份没有走到。

如若喜欢,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fz/1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