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来个泥瓦匠喜鹊衔泥修补乾陵殿顶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m/
《旧唐书·代宗本纪》载:大历八年夏四月戊申,乾陵上仙观天尊殿有双鹊衔紫泥补殿之隙缺,凡十五处。说是大历八年,也就是年夏四月的一天,负责看护乾陵的官员发现在上仙观天尊殿的殿顶上有一对喜鹊不时来回飞舞,出于好奇,走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一对喜鹊是在衔泥填补殿顶上的瓦缝间隙!由于年长日久,时局动荡,朝廷对乾陵的维护投入没有跟上,导致殿顶已经出现了好多处破损。今天,这一对喜鹊竟然在修补殿顶,而且修补了整整15处,真是奇事、喜事一件!于是,护陵官赶紧上报朝廷,代宗一听呈报,哦?竟然有这等事情?那是天佑大唐的吉兆啊,于是命令史官赶紧记录在册。于是,在代宗皇帝的实录里就留下了这么一笔记录,后世史官修唐史的时候,直接照搬实录,于是后人才有机会知道天上飞来一对泥瓦匠,而且还是皇家御用的!该死的安史之乱虽然已过去将近20年了,可往日辉煌的大唐却彻底远去了:20年间,大唐边境上频频遭遇吐蕃入侵、回纥滋扰;地方上边镇崛起,越发不服从朝廷管束;朝堂上,先是程元振、鱼朝恩手执权柄,后是元载宰相专权,甚至还有刘忠翼阴谋废立,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接二连三,此起彼伏,代宗皇帝日子过得实在是不舒展。今天,听说了喜鹊修补乾陵殿顶的事情,代宗心里一定很高兴,这是不是预示着大唐这座大厦也将会得到修补,而有可能重焕光彩?代宗之所以这么高兴,因为乾陵实在是太特殊、太重要了!乾陵,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二圣”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占地总面积接近万平米,位于长安西北方向乾县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上仙观,是乾陵的主要建筑之一,建在梁山的山顶上,是一种礼仪和寄托性的建筑物,表示二圣去世登仙,也是二圣灵魂栖息的地方,至今历经千年遗址还在。天尊殿是上仙观的主要建筑,是日常供奉二圣的主殿。乾陵是在高宗弘道元年(年)开始修建的,当时还是皇后身份的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任山陵使,也就是皇陵修建工程的建设总指挥;年底高宗李治去世,第二年八月下葬乾陵;23年后,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去世,中宗李显遵照遗命,去除母亲之前的皇帝身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和高宗合葬。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就树立在乾陵朱雀门司马道的东侧,西侧是记述高宗功德的“述圣纪碑”。乾陵里有太子、王爷、公主、大臣等17座陪葬墓,其中名将薛仁贵也在内。乾陵,是惟一一座历经千年从未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之所以能够如此幸运,不是历朝历代的掘金校尉们手下留情,而是建筑工程实在太好了,盗墓贼们费尽周折连墓道都找不到。历史上有记录的,大规模的试图盗掘乾陵的行动就有好几起:先是唐朝末年,黄巢曾盗掘乾陵,但动用40万大军挖出一条40多米深的大沟,却最终也没有找到墓道口,最后只好作罢。到现在,梁山主峰西侧还有一条深沟,就叫“黄巢沟”;后来到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也曾组织军队发掘过所有唐朝皇陵,但史书记载“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觉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乾陵毫发无伤;到了民国年间,军阀混战,盗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再次动用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但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到年的时候,在地下沉睡千年的乾陵却意外现身:一天,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山取石,无意间炸出了墓道口。陕西省政府开始正式组织发掘,后来周恩来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之后,国务院再发通知所有帝王墓一律禁止发掘、开挖,乾陵的发掘也随即正式停止。随后,乾陵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最终的安全。而乾陵之所以如此隐秘、坚固,与两位选址勘探师和建设总指挥有直接的关系。乾陵山陵使,也就是乾陵建设工程总指挥韦待价,正是韦应物的曾祖父,以武职出身,先是在千牛卫担任千牛备身,也就是给皇帝担任贴身带刀侍卫;后来因为岳父江夏王李道宗卷入房遗爱和高阳公主谋反案而受到牵连,被贬到卢龙府;因为与薛仁贵联手抗击高丽军有功,后得到提拔,先后几次担任边境州刺史,长期领军抗击吐蕃有功,先后获拜右武卫将军、梁州都督并封侯;再后来受武则天任命担任乾陵山陵使,又因监督修造乾陵有功而拜相,成为排名第二的宰相。韦待价是武职出身,先后带兵抗击高丽军、吐蕃军、突厥军,长年在边境为官、领兵,非常受武则天赏识和信任,入朝担任吏部尚书、宰相后,因自知文才不足、缺乏政治才能,所以好几次向朝廷申请辞去宰相职务,但武则天都不同意,而且还好言鼓励他;后来由于他一再申请,愿意改去带兵守卫边境,最终得到武则天同意。但非常可惜的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征讨吐蕃没有成功,双方打成僵持战,韦待价不得以而退兵,却遭致武则天龙颜大怒,直接将他的副官阎温古处斩,又将韦待价流放广西,随后不久,病死在流放地。而乾陵的选址,据说是由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即星象家袁天罡、太史令李淳风分别选中的,过程充满了神奇色彩。袁天罡、李淳风,就是那本被称为千年奇书的《推背图》的作者。不过,由于袁天罡是太宗时期的人,在太宗末年已经去世,不可能参与乾陵的选址勘探,但由于袁天罡名气太大,况且年代相去不远,所以袁天罡选址一说很可能是后世之人牵强附会的;而李淳风是高宗朝的太史令,很受高宗和武则天赏识,很有可能就是李淳风主持进行的选址勘探工作,再附会上一个袁天罡,就更具有神秘色彩了。恬以致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fz/5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