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都喜欢打麻将,这广受欢迎的国粹,

过年了,大家都喜欢打麻将,就算因特殊情况,无法聚集在麻将馆,也不忘在手机上玩起来。大家倒是很喜欢这项活动,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广受欢迎的“国粹”,到底是谁发明的?

关于这一点,有好几种说法。

说法一:郑和发明

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由于长期在船上,大家难免觉得无聊苦闷。一开始,他们只能靠掷骰子作为消遣,可久而久之,也就感到厌倦了。长期下去,众人的消极情绪相互影响,便会影响航海任务。

于是,郑和便发明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他借鉴了传统纸牌、牌九的规则,制作出多块小木片。他想起自己舰队的编制,便在木片上刻了“条”。看到船上装水用的桶,便又刻了“筒”出来。又想到人人都希望发财,腰缠万贯,于是又刻了“万”。

由于航船要受到风向的影响,所以郑和又刻了“东、西、南、北”代表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开放,这便有了“花牌”。刻到最后,郑和实在不知刻什么好了,于是干脆什么都不刻,这就是“白板”了。

说法二:陈鱼门发明

这个陈鱼门是宁波人,据说他将之前流行的博戏,进行一些改造,就变成了如今的麻将。在宁波话中,麻将与“麻雀”发音相同,而都知道麻将有个别称正是“麻雀”。另外,我们赢牌的时候习惯说“和(hú)了”,也是宁波方言。

由于宁波靠海,不少当地人都倚靠打渔为生,渔夫出海打渔需要观测风向,所以麻将中有了“东南西北风”。而打渔时用的绳索和水桶,就形成了麻将中的“条”和“筒”。渔夫出海,自然都希望自己能满载而归,这便有了“万”。

说法三:看守粮仓官吏发明

前面两种说法,都是说麻将与出海有关,所以当中有“东南西北风”,而这一说法就不是了。那么看守粮仓的官吏,又怎么会想到发明麻将呢?

因为前面说了,麻将又叫“麻雀”,而对于看守粮仓的官吏来说,麻雀就是最烦人的动物了。由于粮食需要定期搬出来翻晒,这时麻雀总是来偷吃,守粮仓的人,就必须将麻雀打走。打麻将,也就是打“麻雀”。

为了防止麻雀偷吃,把守的士兵一般分为四队,东南西北各一队。打麻雀需要用到鸟铳,一筒,就代表一枪。打枪时发出“嘭”的声音,这就是麻将中“碰”的由来。打下来的麻雀,都用绳索拴住,这就是“条”。

说法四:万秉迢发明

说是万秉迢发明的麻将共有张,是代表梁山位好汉。这些好汉来自全国的“东、西、南、北、中”。而麻将中的“万”、“饼”、“条”,就正好是万秉迢姓名的谐音。

其实麻将具体是谁发明的,实在难以找到答案,上面说的这些人,也很可能只是对麻将进行改进,而不是发明。只能说如今麻将的形成,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经过长久以来演变和发展过来的。

众所周知,麻将的前身就是马吊,马吊的规则很简单,就是四个人用牌来斗大小。由于操作简单,所以一学就会,深受人们喜爱。明朝时期,马吊在士大夫中间十分流行。

到了清朝,麻将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基本成型。到了道光年间,麻将已经从拿在手上的纸牌,变成了像如今一般,放在桌上搓的样子。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麻将便逐渐走进大家生活中,并且开始盛行起来。

(参考文献《清稗类钞》《绥冠纪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jj/11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