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txbyjgh.com/m/
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期间叛将安禄山的燕军和唐朝睢阳守军的一场战役。尽管此战最终是燕军得胜,但蒙受了巨大的人力和时间的损失。此战以唐军奋战到最后一人的决心及围城期间的食人行为闻名。
睢阳之战历史背景:
唐玄宗晚期,三郎懈怠朝政,宠爱杨贵妃,宠信奸臣,信了安禄山的鬼话,让一人兼任3个节度使,手上兵力高达15万。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年12月16日),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号称20万,在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师,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起兵。
唐肃宗李亨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任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叛,收复失地。李亨于公元年农历7月13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随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攻战事。
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称帝,年号载初。新自立的燕帝安庆绪命自己任命的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尹子奇率归州、檀州及同罗、突厥、奚族劲卒与将杨朝宗合兵,共计军十三万余人,攻睢阳。睢阳是唐朝大运河上的一座城市,位于主要城市开封和徐州之间。因此,这座城市成为叛军从首都前往东南沿海(唐朝的粮仓)的主要障碍。
睢阳保卫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守城之将,张巡(年—年),字巡,又称张中丞,邓州南阳县人,祖籍蒲州河东县,唐朝真源县令。张巡身高七尺,须髯长得如同神像一般,每当发怒会须髯尽张。他记忆力超群,阅读书籍不超过三遍,终身不忘;与人见一面,问过姓名,就能记住对方的名字,为人仗义、重气节,如得知朋友生活困窘,他必会倾资周济。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麾下兵马不足两千人,兵力严重不足。他于是趁着叛军主力未至之前迅速在周边各县招募民兵,然后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一处,总计兵马接近人驻守睢阳。
7千对13万,怎么看张巡都是输,无非是撑的时间长短而已。不过张巡并没有采取保守的固城自守的策略,相反他更加积极主动的与敌人一招一式的打起了对攻。
不拘于成法,主动寻求战机,这就是名将!
一是虚实结合。交战之初,张巡命令士卒在夜间突然擂鼓叫战,尹子琦连忙从被窝里爬出来整顿部队准备厮杀,但是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却发现守军根本没有出城。但是当尹子琦命令部队回去休息之后,张巡立刻又让人在城头擂鼓,如此一连几次把叛军折腾得够呛。
面对这样的情况,尹子琦没辙了,只得命令士卒身着铠甲就地休息。然而临近天亮的时候,张巡却带领着麾下猛将南霁云、雷万春等猛将分兵三路,各领五十名骑兵突然杀入叛军阵营。叛军猝不及防之下溃不成军,此役叛军折损近五千人。
二是将计就计。但是在睢阳守军当中有一支部队唤作“绿帽军”(这个称号很有意思),这支部队的将领叫田秀荣。田秀荣眼见叛军势大想要叛变投敌,于是暗中与尹子琦约定在交战之时临阵倒戈。尹子琦于是下令自己的部队正面交锋时不要攻击“绿帽军”。不曾想田秀荣的计划被麾下的亲兵秘密报告给了张巡,张巡在秘密斩杀田秀荣之后,命令南霁云、雷万春将麾下部队都戴上绿帽子,换作绿帽军的打扮。在于叛军正面交锋之时,南霁云、雷万春假意靠近叛军,然后突然发动袭击,叛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惨重打击,顷刻间溃不成军。此役,叛军损失过万人。
三是见招拆招。此后双方陷入拉锯战中,尹子琦命令部队围城攻打,张巡则是一边坚守一边寻找机会以偷袭的方式主动出击歼灭敌人,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将近四个多月。在此期间张巡出战大小百余次,歼敌近两万人,麾下大将南霁云还曾经一箭射瞎了尹子琦的一只眼睛。
绝境下的惨剧,易子而食
几番交战,张巡率领的守军虽然给予了叛军重创,但是由于周边地区朝廷兵马摄于叛军势大,极少有人前往救援,睢阳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方面是守军连续作战折损巨大、疲惫不堪,张巡曾经一天连续击退叛军二十多次攻城,其战斗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最要命的是城中粮食逐渐告罄,人是铁饭是钢,将士吃不饱肚子如何去应付高强度的惨烈战斗。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巡想了很多办法,他杀了自己的爱妾,把爱妾的尸身煮熟犒赏作战的将士。睢阳太守许远也将自己豢养的奴僮绑了交给士兵吃食用,甚至是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毛皮都被将士拔下来吃了。
到最后,实在饿的没有办法了,守军将士就干脆将城中的老弱杀死,烹煮之后分而食之。一幕幕惨剧在睢阳城中上演,吃到最后城中仅剩下了四百男丁。
城破之时,张巡面向西面叩拜道:“臣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守住睢阳,活着不能报答陛下,死后作为孤魂野鬼也要杀敌。”
最终,张巡及麾下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员将领被尹子琦尽数斩首!
落幕
睢阳之战,张巡率余众抵抗叛军13万,前后坚守近10个月,歼敌至少5万以上,此役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效牵制了叛军主力。除去尹子琦本部13万人之外,安庆绪曾经多次曾兵睢阳,叛军兵力总投入至少接近20万。然而如此多的军队却在睢阳城下苦耗了十个月之久,使得唐王朝其他领土免于战火,得到了极为宝贵的喘息机会。
二是重挫叛军锐气。此役不仅让大唐上下看到了睢阳守军的忠贞气节,也让原本已经逐渐衰弱的叛军颓势更加明显。此战之后不久,唐军在郭子仪率领下迅速光复了长安、洛阳两京之地,全面拉开了大唐反攻的序幕。所以,睢阳之战当之无愧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三是屏障江淮。睢阳之战历时10个月,这10个月的时间却让虚弱的大唐得到了江淮各地钱粮的源源不断的补充,从而使得日薄西山的唐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然此役发展到最后,其惨烈的“人吃人”现象也为后世所诟病,从人性的角度讲此战实在是太过惨烈、太过泯灭人性,不过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忠于国家民族”的核心思想来看,此役依旧是瑕不掩瑜。
千年之后,我们站在睢阳城头,面对着泣血的残阳,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中悲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