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惊现鸵鸟狂奔,它要去干啥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www.yunweituan.com/m/

前些日子,河南郑州早高峰的车流中惊现一只鸵鸟狂奔,所幸的是在警方的长途追踪之下,这只鸵鸟还是被送入了相应的部门,没有对大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对此,网友表示:难道它也在赶早八吗?

视频源:微博

云上河南

不过这鸵鸟怎么那么能跑?这奔跑能力是它不会飞的补偿吗?它跑出来干啥去?

会飞是过去的辉煌

分类学上,鸵鸟属于鸟纲的古颚下纲下面的鸵鸟目,论亲戚,它和同样不会飞行的美洲鸵鸟、鸸鹋(érmiáo)、鹤鸵、新西兰国鸟几维鸟算是同一家。这些胸骨没有明显的凸起而是比较平整的鸟类,往往没有飞行能力。

几维鸟,看着就不会飞

图源:ianimal.ru

鸵鸟所在的古颚下纲大家族也是现代鸟类中最早和其他鸟类分开的一个分支,和其他鸟类分开时间大致在白垩纪的最后三四千万年。在和鸡鸭麻雀等鸟分家了一段时间后,一类叫作石板鸟(Lithornis)的鸟儿出现在北半球的大地上。

现代鸟类演化各个谱系图,其中最下侧为鸵鸟目,倒数第二个为?(gōng)形目,它俩所在的古颚类早在1亿多年前左右就和其他鸟类分开。

鸵鸟目在现在所有的古颚鸟类里面率先和其他古颚鸟类分家,在多万年前首次在非洲大地上登陆,进入欧亚大陆的鸵鸟也是有的,例如数百万年前中国甘肃的临夏东方鸵鸟(Orientornislinxiaensis),还有早新世的维曼鸵鸟(Struthiowimani)——它们出现的时候,南方古猿已经在非洲草原上同其他远古的鸵鸟见面了。

临夏东方鸵鸟的骨盆处骨骼

冰河世纪的中国也有安氏鸵鸟(Struthioanderssoni)出现。在冰河世纪以后的今天,鸵鸟家族只剩下索马里鸵鸟(Struthiomolybdophanes)和普通鸵鸟(Struthiocamelus)两大家族——它俩分开已有将近万年,前者的分布主要在非洲东部,后者则占据非洲东北,西北和非洲东部与南部的不少地方。

普通鸵鸟,颈部发粉色,这个是普通鸵鸟中的马赛亚种,而普通鸵鸟的南方亚种脖子则更接近于蓝灰色的索马里鸵鸟。图源:Wikipedia

索马里鸵鸟,颈部发着灰蓝色

图源:Wikipedia

脚趾点地跑得更快!

作为平胸鸟类,鸵鸟没有修长的翅膀也没有发达的、利于附着肌肉的龙骨突。那它们跑那么快是靠什么?大长腿,毕竟现代的两种鸵鸟拥有相对自己体型最长的腿部,最多可以一步迈五米。腿部的主要长度被小腿和脚掌占据,它们的大腿其实不很长——这样的配置可以加大步幅,马科马属动物也有类似的配置,小腿长大腿短。

作者拍摄的鸵鸟骨骼,其中大腿是红色圈,显得短粗,小腿是蓝色圈。像短跑运动员也是小腿长的更有天赋。

一些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为提升速度退化了部分脚趾,比如狼等犬科动物后肢的第一脚趾退化,马属动物更是前后肢退化的只剩下中趾。鸵鸟更是把从很多兽脚类恐龙老前辈那里传过来的四足脚趾退化到只剩下两根。这剩下的两根是鸵鸟的第三和第四脚趾,走路的时候第三脚趾尖用于加速,而脚趾的柔软底部具有肉垫用于缓冲冲击力,外侧的第四脚趾则是保护平衡和辅助支撑的好工具。

鸵鸟脚部,其中第三脚趾有利爪而第四没有

图源:Wikipedia

作为趾行动物,鸵鸟跑步的时候是脚趾着地,而脚后跟位置则是同人类一样高了。鸵鸟跑起来的时候,它们的大腿并不会和人似的大腿垂直于地面,但腿部韧带却一直在奏效,短粗大腿上附着的大量肌肉也成为鸵鸟的神装,双大腿上的肌肉几乎占了体重三分之一左右。踮脚尖的走路姿势,和蹲踞式起跑更为相似,可以让鸵鸟在走每一步时都把加速度“调”到最大。它们伸长的踝骨和脚掌骨二合一,形成粗大的跗跖骨,以此承受跑步时候的剧烈冲击。

鸵鸟骨骼,其中紫色部分为跗跖骨所在的位置,红色箭头是脚后跟的大致位置。图源:Wikipedia

我在加速度,是我的脚步~~

图源:YouTube

凭借跑步的优良配置,超过每小时六十至七十公里的速度对于鸵鸟是家常便饭。虽然这个速度远远低于游隼的冲刺,也不如猎豹超过百公里每小时的爆发。但这个高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维持数十分钟。没有人和马一样发达汗腺的鸵鸟,依靠气囊系统带来的双重呼吸和散热功能,提升了自己的续航能力。肺和气囊用来续航,而短小的翅膀也并非无用——这是它们跑步的时候用的风帆,得以让鸵鸟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鸵鸟脖子的气囊膜和血管等,它冬天体测长跑的话不像你呼吸道那么难受

头埋进沙子是假的?

鸵鸟的奔跑一生,其实小时候就已初具雏形。鸵鸟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就是长满绒羽的早成雏,腿部也显得颇为粗壮。它们是在父母交替轮流的孵化之下诞生的——白天被亲娘孵化,晚上被亲爹孵(很恩爱吧,据说河南晨跑的雄鸵鸟也是为了找雌鸟)。经过40多天的孵化期,它们从一两公斤重的大蛋里面孵化出来。

生下来就有装备的鸵鸟宝宝

图源:Wikipedia

当然,也有天敌会在父母看管不慎的时候,偷袭还在蛋中或者尚未成熟的小鸵鸟,如白兀鹫、黑背胡狼、棕鬣狗,长大后的鸵鸟可能还会被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偷袭。对此鸵鸟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毕竟一般来说极速奔跑就足以让猎手望尘莫及。其锋利的脚部爪子也是踢打和抓伤敌人的利器,鸵鸟也凭借这一利器成为为数不多有杀死成年人记录的鸟类之一。

掐架的鸵鸟

图源:YouTube

而关于“鸵鸟遇见敌人时会把头埋进沙子”的故事,其实是委屈它们背了个“逃避现实”的名号。它们在和敌人距离较远且俯下身子休息的时候,会使头部和脖子贴近地面,让自己远远望去就类似一个土堆,从而骗过敌人的眼睛。

这张是p图!它们脖子低头也不是这样弯的

躲开了敌人,也要找一找地上的美味大餐。它们的嘴巴形态倒是接近“通吃型”嘴巴,主要吃禾本科植物的花和叶,还有地上各种昆虫以及小型蜥蜴,掠食者吃剩下的尸体它们也不放过。吃完饭还需要吃点小石头沙砾,以此来辅助自己高效的消化,这些小沙砾是会在它们体内磨碎食物。但无论是为了沙砾还是美餐,很多人在看到鸵鸟低头之时,都以为鸵鸟“在埋头躲敌人”。其实这是人类一厢情愿的错误想法,鸵鸟要真这么干可能直接窒息而死。

两只低头干饭的鸵鸟,左雄右雌

作者拍摄于南非开普敦鸵鸟养殖场

有些不了解鸵鸟的人开始听信谣言,而一些真正学习和实践的人,则选择了把鸵鸟作为自然界值得保护的生物,还有的开始大规模养殖鸵鸟,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以此致富。朝鲜就有人在鸵鸟牧场的工程中起家,生产鸵鸟皮鞋和肉类,厚重蛋壳也做成了装饰品,还有鸵鸟骑行和喂养等牧场旅游活动。内蒙还有扶贫干部借鉴山东省鸵鸟产业,在历经波折之下带着村民们脱贫。

北朝鲜鸵鸟养殖场

图源:TheKoreaBizwire

鸵鸟蛋雕艺术品

河南新闻中的鸵鸟则是个人的宠物,养如此大型宝贝的朋友还是把它在家里看管好哈。

鸵鸟,并不是新闻里的抢镜者,也不是谣言里的胆小鬼,而是带着演化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和自然之中,值得我们探索的生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jj/12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