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1打麻雀运动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www.csjkc.com/yydt/m/513.html

年2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国家曾兴起过一次很特殊的事件-“打麻雀运动”,如今还能记得住这几个字的人,都应该年逾古稀了,若不是万能的互联网,或许它早已被人遗忘

旧事重提,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讲述“打麻雀运动”的故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麻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亚、东南亚、东亚均可见到此物种。它们普遍在树上筑巢,身形比起其他鸟类来说比较小,身体大部分为褐色与白色,且相较其它鸟类特别的是,麻雀在陆地上移动时是用跳的,相当喜感。但是如今在国内,几乎很难再见到麻雀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理论上讲,麻雀应该至是很可爱的小鸟而已,由于个体小巧,中国古代有俗语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此来表达对于微小事物也应该具有足够的尊重之意。关于麻雀本身,在历史上曾经就麻雀的食性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并未定性质。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打麻雀呢?

·一念起,万念俱灰

所有的所有,只因为,一念起。

年,有农民反映麻雀祸害庄稼,也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属实。然而,年1月18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生物学家周建人(鲁迅的胞弟)在《北京日报》发表题为《雀是害鸟无须怀疑》的文章,就肯定:“麻雀是害鸟,害鸟应当扑灭,不必犹豫。”

周建人发表如此文章的用意,其实很容易被揣测。也就因为生物学家都发表了如此文章,很快,当局就认定麻雀会以谷物为食,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因而将麻雀定为四害之中的老四(另外三个是老鼠、苍蝇和蚊子),在中国大陆开展了除四害运动。

麻雀的食性是一个很长久的科学论证题,周建人先生作为生物学家,不知其是否有过周密的实验和数据支撑,也就因为一念起,麻雀这个物种在中国走上了不归路。

·过程只是个苍白的数字

年2月起,20亿只麻雀在中国被消灭。如今,对于消灭麻雀的过程,已经很难找到,只留下一个苍白的数字-20亿。

据一些参与过当年活动的人回忆,中国各地的老百姓敲打锅碗瓢盆,点燃鞭炮,挥舞旗帜,不让麻雀落地,让它们累得飞不动了,从天上掉下来摔死。打麻雀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生态平衡严重受影响

没有了麻雀,会怎样?在“打麻雀运动”之前,或许没有人多想,只觉得,没有了麻雀,庄稼收成会好多了,然而事实如此吗?

歼灭麻雀的结果使农田当中的害虫几乎没有了天敌,而让次年的粮食严重欠收。不久后,包括著名鸟类学专家郑作新在内的很多鸟类学者通过野外研究,证实了在麻雀的食谱中,人工种植的谷物仅占不到50%的比重,他们的研究成果甚至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可谓史无前例。

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张劲夫先生,综合生物学界的意见,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的报告”。随即在年3月16日,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改变了消灭麻雀的决定,提出麻雀不打了,代之的是打臭虫。

换言之,坚持了一年的“消灭麻雀运动”最终被叫停。

唤起运动,无比草率;停止运动,却让生物学家跑断了腿。

年4月19日,正式提请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向全国公布。从“承受不起麻雀造成的粮食损失而轰麻雀”到“全面权衡利弊、宁可遭受粮食损失也要容忍麻雀”,最后还是肯定了麻雀的作用,改变了“轰麻雀”的做法。可是由于生态平衡已遭受破坏,再加上各种此处无法言表的问题,最终还是改变不了三年大困难的发生。

·敲打科学家

在数年后开始的浩劫中,这些反对打麻雀运动的科学家被扣上“利用麻雀做文章”、反对“指示”等种种“罪名”,受到残酷迫害。

中国细胞学家,中国细胞学和实验胚胎学开拓人,朱洗先生在年就已病逝,但浩劫中仍被加以上述罪状,因此被砸碑掘坟、曝其尸骨。

·后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jj/13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