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雀(学名:PasserrutilansRussetSparrow)是泰安常见的夏候鸟,不论是泰山全境,还是汶河流域、平原乡村,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山麻雀和我们最常见的麻雀不是一种鸟。他们体长都是14cm,模样也差不多,但麻雀是我们这里的留鸟,雌雄同色,全年可见,山麻雀是夏候鸟,雌雄异色,冬天看不到它。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鸟——麻雀)
(山麻雀,上雄下雌)
山麻雀一般4月中旬后陆续迁来,栖息于泰山全境各类森林和灌丛中,也到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在树枝或灌丛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活动范围比麻雀大。
(大汶河畔的山麻雀)
(泰山极顶的山麻雀)
求偶期,山麻雀成对活动,雄鸟鸣声多变,婉转动听。雌鸟停落在电线或树上,雄鸟在雌鸟左右忽上忽下地飞鸣,并不时停落在雌鸟身侧,伸颈、低头、垂翅,边叫边移近,这样嬉戏多时,雌飞去而雄紧追,在空中追逐似相互撕打扭缠一起,直落地面完成交尾,之后开始营巢。
(求偶期的山麻雀雄鸟)
(求偶期的山麻雀雌鸟)
(准备巢材的山麻雀,上雄下雌)
山麻雀一般营巢在墙洞、树洞、电线杆顶部凹陷处、人工巢箱等,还见过抢占大斑啄木鸟的巢穴。营巢期8-11天,雌雄共同参加。营巢完毕即开始产卵,日产1枚,一般每窝4-6枚。卵浅灰色或近白色,被有褐色或黄褐色斑点。产卵完毕开始孵化,孵化期12-13天,雌鸟负责。育雏期13-14天,雌雄共同参加。幼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喂食6-8天方能自食其力,跟随亲鸟活动①。
(山麻雀的巢穴:人工巢箱)
(山麻雀的巢穴:自然树洞)
(山麻雀的巢穴:监控器顶部)
(山麻雀的巢穴:监控器侧端开口)
山麻雀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育雏期几乎全为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植物性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和种子。
(山麻雀的育雏食谱)
一般9月中旬开始,山麻雀陆续迁离去南方越冬。我们最晚的一笔记录是10月3日。
山麻雀是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三有”动物。
(秋天的山麻雀,年10月3日,天平湖)
最后,有个现象请教方家,就是山麻雀雌鸟嘴巴的颜色问题。《中国野外鸟类手册》上写:山麻雀“嘴-灰色(雄鸟),黄色而嘴端色深(雌鸟)”。但是我们在泰山看到的山麻雀雌鸟大部分嘴巴是灰色的,嘴巴“黄色而嘴端色深”的只有1例。
(见到的山麻雀雌鸟嘴基部黄色的只见到1例)
(见到的山麻雀雌鸟嘴巴颜色大部分是灰色的,和雄鸟一样)
文字参考资料:《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山麻雀的生态资料》,吴丽荣等,四川动物,年第23卷第2期。致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