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迟子建木器时代

树木

恐怕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深情的告白

木器

伴随我们走过漫漫长夜

一路留下微茫的遗迹

阅读木器

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

倾听属于灵魂的声音

迟子建

木器

时代

“散文是心灵的述说。好的散文,应该像一棵大树,自由地生长,朴实的情感和真诚的土地紧密地相连。”在白山黑水间长大的迟子建总是用朴素、宁静、忧伤的文字书写她的所见、所思,那种舒缓而温情的笔调总能治愈在喧嚣都市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灵。文中的木从亿万年前就生根、成长的树而来,带着天然、古朴的气质,是自然与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是这二者和谐共生的见证。文章以作者儿时的回忆开篇,将人生与木、木器的初识写得一派温馨,而这一切的获得都源自人类对森林对自然的索取。独特的视角和反省的意识,让文章的品位和格调陡然升高,引发深思。随后的行文,在此基调上延续,对木器的喜爱愈加浓烈,对木器的认知也愈加深刻和辩证。翻开这一页,一棵树,一件木器,一个时代,就这样铺展在眼前。木碗透出的茶香气使玻璃窗上的霜花融化了,这是外祖父撂在窗台上的一碗茶。外面北风呼号,霰雪狂飞,而木刻楞房屋里却炉火熊熊。木柴噼啪地燃烧,把热气播撒到每一个寒冷的角落。外祖母坐在灶房里用木梭子织网,家族的年轻女人则用木质的梳子挽起高高的发髻。狗、猪和鸡守着它们的木质食槽吃东西。狗将木槽子舔得光光溜溜的,使其透出木质本色;而鸡则用利喙将长形的木槽啄起一层茸茸的白毛。这时候我躺在木质的摇篮里咿咿呀呀地叫着,口水弄湿了脖子,我不时伸出手去拍摇篮的侧面,那上面画着荷花和鸳鸯的图案。大人们到江上去捕鱼,将捕到的鱼放到木盆里,然后回来用它炖汤,用木勺子吸溜吸溜地品尝着鲜美。我爬出木质摇篮上了大炕。炕沿是木质的。炕沿上放着老人们的烟袋锅,烟袋杆也是木质的。我抚摸着烟袋杆,然后仰起头看着头顶的房梁,圆木上吊着一块辟邪的红布。接着,我转过身去看涂着天蓝色油漆的木窗,可怜的蝴蝶被挡在窗外扑扇,而阳光却能带着天堂的气息越窗而入,透过玻璃爬上了墙面。夏天了。我刚学会走路,趔趔趄趄的步态惹得院子中的小动物的围观。我每一次摔倒哭泣时狗就上来用舌头舔我的泪痕,而坏蛋的鸡则趁机啄我的鞋底,因为那上面附着虫子的残尸。菜园的木栅栏像睫毛的倒影一样美丽。黄瓜、倭瓜和豆角浪漫地爬蔓时,大人们就把木杆插在垄台上,让它们张着嘴向上并且亲吻天光。傍晚的火烧云团团堆涌在西边天空时,家家户户的场院里就摆上了木桌和方凳,人们坐下来围着桌子用木筷吃饭,谈论庄稼、天气和生育。待到火烧云下去了,天色也昏暗了,蚊蚋蜂拥而来,人们就收了桌子,回屋子睡觉去。人们在梦中见到秀木在微笑中歌唱,盛着茶的木碗里有珍珠在闪闪发光。我看见了树,秋天的树。它们的叶子已经被风霜染成金红和鹅黄色。凋零的树叶四处飞舞着,有的去了水里,有的跑了一圈却仍然又回到树下。还有的落到了我的头顶,大概想与我枕着同一个枕头说梦话。我明白那木碗、梳子、桌椅、栅栏、摇篮等等均出自于这一棵棵树的身上。当我们需要它们时,就切断它的咽喉,使它们不再呼吸。森林里的伐木声因为人类欲望的膨胀就从来没有止息过。树本来是把自己的沧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可我们为了利用它的花纹却把它拦腰斩断,并且虚伪地数着它的年轮赞美它的无私。木纹被分裂,它失去了自身的语言和立场。我走在木桥上看两岸的流水。这时一队送葬的队伍过来了。人们撒着纸钱,抬着显赫的红棺材。木为人的成长作为摇篮的材料后,又为他们归隐黄土做了永恒的栖息之地。阳光照着人们平静的脸,仿佛照着一尊尊木雕。谁的泪水滴落到河里了,河水微微地蹙了一下眉。我理解的死亡就是被木器环绕着的休息。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是这样选择了他们的归宿。当木桥因为流水天长日久的冲刷变朽时,我明白木是有血肉的。因为只有血肉才会软化。朽掉的木桥瘫在水里,流水依旧淙淙。我站在此岸,望着苍茫的彼岸,白雾使河水有了飞翔之感。朽了的木桥渐渐地幻化成海藻类的植物,而流水它依旧淙淙。我忆起了琴声,父亲生前拉出的琴声。小提琴的琴身是木质的,手风琴的琴键也是木质的,它们发出或者凄艳或者热烈的声音。木是多么温和呀,它与人合奏着岁月与心灵之音。我们依赖着木器生长和休息,也依赖着它远行。火车道的枕木是它铺就的,在水上漂泊的船也是由它造就的。划着木船在河上行走,桨声清幽地掠过岸上的林带,我们看到树木蓊郁地生长,夕照使其仿佛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圣殿。它无可争议地成为人世间最迷人的风景。我看见披枷带锁的古人从梦中走来了。木被制成枷锁后使人成为囚徒。有的囚徒是冤屈的,所以那枷锁上的血泪就格外醒目。刀与剑的柄也是木制的,有人用它去作恶,木被痛苦地授人以柄。神人诸葛亮使木器在战争中的发挥程度绝不亚于特洛伊木马,他的木牛流马千古传唱。而那战争中所用的一切木器都已灰飞烟灭,因为战争永远成为和平的囚徒。人类伴随着木器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树木与人一样代代相传,所以木器时代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把木椅放在碧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小憩。我们坐在书房里把一本书从木质书架上取下来,读不朽的诗句。我们把最经典的画镶嵌在木框里,使这画更接近自然和完美。我们用木勺喝汤,体味生活的那一份简单和朴素。我们用木制吊灯照耀居室,使垂落的光明带着一份安详与和谐。所有生者的名字最终都会上了墓碑。当木质的墓碑刻上你的名字时,不朽的雨会从天而降,使你墓旁晚辈栽种的小树获得滋润。你静静地在地下听树木生长的声音吧。本文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END-

往期精彩

状物篇秋天里的植物

秋天的音乐/冯骥才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林清玄:城市不是没有秋天

荐读

罗兰:秋颂

最好的相处: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贾平凹

冯骥才《猫婆》

一个失血的村庄

美文张晓风:我喜欢

贾平凹:终南山的秋天

林徽因

十月独行

林徽因:秋天,这秋天~

诗享

《秋日黄昏》海子

舒婷《秋天的情绪》

央视主播李修平朗诵:《月光下的中国》

贾平凹:落叶,欢乐时须尽欢乐

赵丽宏西湖秋意(节选)

泰戈尔《生如夏花》

林徽因《一片阳光》

三毛:母亲一生的故事

冰心:荷叶母亲

美文

《听听能冷雨》

余光中经典:天真是我们重新出发的起点

吴念真:我们的孩子很寂寞

池莉:一生只做一件事

陈忠实丨火晶柿子

舒婷最美诗歌:《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林徽因《雨后天》

林清玄九首唯美小诗

路遥:你只有依靠自己,不能混着活下去

余秋雨:坦然的心,最美

老舍|我的理想家庭

梁实秋:把快乐装进心里

储存阳光,必有远芳

席慕蓉那一轮明月

季羡林:缘分和命运

迟子建:萤火虫一万年

《瓦尔登湖》:心宁静,行更远

余光中:绝色

北岛:枫叶和七颗星星

林徽因:十一月的小村

杨绛:喝茶

海子《以梦为马》

余光中:猛虎与蔷薇

拜伦:她走在美的光影里

朱自清经典名句

浅醉流霞,轻付梅花

汪国真:冬天

林清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宗白华:《流云小诗》二首

冬天的美,尽在这十首诗词里

季羡林:喜鹊窝

汪曾祺:随遇而安

梁实秋:北平的冬天

泰戈尔:美丽的邻居

毕淑敏:青虫之爱

丰子恺论时间、梦与闲居生活

梁实秋: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

林徽因《静坐》

梁实秋:雪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迟子建:暮色中的炊烟

鲁迅:《雪》

现代诗《过去的年代》

贾平凹:进山东

席慕蓉诗歌《回眸》

毛主席《心之力》全文

林海音

贾平凹:中年人最好的活法

中国最美十首现代诗

散文

看10位名家笔下的雪景

苏轼笔下的冬天

冰心:谈生命

春天: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迟子建:时间怎样地行走

赏析题丨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梁实秋:谈考试

蔡元培:读书的经验

过年作者:老舍

毛姆:生活的答案

贾平凹:河在峰头流过

名家散文孙犁《老家》

美文春天的诗,丰子恺的画

名家笔下的春天

宅在家,像汪曾祺那样,尝试自己做美食

贾平凹:月亮是一面镜子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醉冬酿

中国最美的10篇古文

杨绛:久处不厌,才是家

莫言:拾馒头的父亲

周杰伦:你可以不平凡

生命赋

贾平凹《喝酒》

毕淑敏:幸福需要被提醒

贾平凹: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季羡林:听雨

林徽因:一片阳光

艾青:愿春天早点来

贾平凹:要活得有趣

我对黑暗的柔情(迟子建)

贾平凹:关于写作的建议

周作人精短散文:鸟nbsp;声

乡土散文:小小煤油灯

张炜散文:人生麦茬地

余光中:好好说话

席慕容:中年的心情

在文学中寻找光

梦里槐花香

席慕容,写给幸福

张爱玲《迟暮》

叶芝:披风、船与鞋子

三毛:惊梦三十年

茅盾:樱花

叶芝:披风、船与鞋子

陈忠实: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张抗抗:富贵随处可见高贵屈指可数

韩少功:怀念劳动

池莉:阅读,让生命高贵而优雅

课文

蝴蝶的家

麦田里的童年

叶嘉莹:如何读书

泰戈尔:生如夏花

美文

五月的语言

汪曾祺:《结婚》

好好睡觉,好好生活

梁晓声|眼为什么望向窗外

一碗故乡的面

生命的馅

布谷声声催麦熟

桑葚红了

蝎子山中的精灵

余华

麦田里

乡土散文:儿时的麦草垛

看日出——蔡淳佳

作家笔下别样的夏天

迟子建|光明在低头一瞬

杨绛《读书苦乐》

蝎子山中的精灵

经典

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

叶圣陶名作《稻草人》

席慕蓉:中年的心情

不只是一棵树

梁实秋:早起

冯骥才

感觉

冯骥才:苦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毕淑敏:柔和

贾平凹:地平线

苏童:生活是音乐剧

夏天

村上春树

张爱玲:心愿

汪曾祺《夏天》

赫兹利特:愉悦的恨

安房直子《萤火虫》

夏天的一条街道

季羡林:听雨

汪国真:雨的随想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父亲爱的粽子

贾平凹《风雨》

村上春树丨猫的冷酷与智慧

梁实秋:谈考试

月光手帕

莫言:陪女儿高考

培根《谈读书》

余秋雨沙原隐泉

泰戈尔经典:美

泰戈尔:路在脚下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纪伯伦:四季

梁实秋:女人的艺术

席慕蓉:种种可爱

季羡林:清晨是可爱的

丰子恺《梧桐树》

 萨缪尔《青春》

汪国真诗歌

李森祥:台阶

张爱玲:完不了的话

琦君:桂花雨

地瓜芽地瓜蔓(泥土芬芳)

席慕蓉:心灵的对白

林清玄《阳光的味道》

李汉荣:星空

贾建霞:为美负责

三毛:我喜欢你

陈忠实:生命之雨

池莉《晤雨》

雪莱诞辰

《致云雀》

莫泊桑:幸福

蒋勋:叶子

王鼎钧《脚印》

泰戈尔《榕树》

《屋檐下的麻雀》

韩文友

孩子,你那边有雨

李汉荣:夜晚的河流

伞下人生,开合之间

张炜:荒岛上的小屋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

安房直子《狐狸的窗子》(节选)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贾平凹:听,生命的水声

韩少功:生命

余光中:花鸟

冯骥才:老夫老妻

张爱玲:落叶的爱

林清玄:美丽的心

北岛:桔子熟了

林语堂:生活的乐趣

《风筝》贾平凹

陆蠡《秋》

余华《家徽》

林语堂:循着季节去生活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魏巍《我的老师》

毕淑敏:造心

李文莉:叶子

王朔:谁也不会年轻很久

叔本华:论健康

林徽因笔下的秋天

鲁迅《秋夜》

鸟的天堂

巴金

冯骥才:黄昏时听音乐

张晴:心中盛开的向日葵

刘亮程:永远一样的黄昏

黄永玉《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村上春树:请认真生活

《乐命》三毛

林清玄《麻雀的心》

沈从文

月下

侯志明|灯如红豆

叔本华

论心灵的宁静

林徽因:彼此

毕淑敏:目光就是镜子

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

川端康成:石榴

杨绛

《风》

韩青:无我之境

高尔基:早晨

贾平凹《对月》

汪涵:叙述总是力不从心

屠格涅夫一朵小花

林清玄丨晴窗一扇

莫言:文学使人胆大

梁实秋:衣裳

留几枚柿子在树上吧柯灵:红叶心灵登高

冯骥才

冬日絮语

曹文轩:乌鸦

周涛《秋光里的黄金树》

张爱玲《秋雨》

蒋平:凝望生活

贾平凹:冬花

铁凝:真实的心跳

季羡林:听雨

林清玄:秋天看枫叶

宗璞:报秋

钱钟书《吃饭》

泰戈尔:昼夜

安徒生:好心境

王安忆:关于幸福

林清玄:惜福

巴金《海上日出》

雪的散文

苏童:走到大街上去迎接冬天

梁实秋:把快乐种在心里

余秋雨:《阳关雪》

郭沫若《银杏》

李晓光《红泥小火炉》

毕淑敏:附耳细说张晓风

我有

贾平凹《冬景》

丰子恺:初冬浴日

毕淑敏:柔和的力量

林清玄:至死靡他

汪曾祺

故乡的食物

高尔基:时钟

阎连科《冬天,园子里的流浪猫》

林海音:冬阳·童年

曹文轩:柿子树

严歌苓:蛋铺里的安娜

铁凝

火锅子

茅盾:冬天的味儿

冰心:《梦》

面对孩子(余秋雨)

王蒙:冬雨

杨绛:人生的价值

贾平凹:心系一处

史铁生:没有生活

李娟

恰好

太宰治:心之王者

毕淑敏:恰到好处

梁实秋:雪

林清玄:什么是有品质

王安忆:夕照

刘墉:你是我绑来的人质

林清玄:发芽的心情

张晓风:缘豆儿

三毛:《不死鸟》

三毛:不负我心

梁实秋:中年

松浦弥太郎:人生的行李

三毛:饺子大王

梁晓声:墙

蒋勋

不忍

范曾:灵魂·眼睛·语言

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

与你共黄昏,问你粥可温

冯骥才:远去的故乡

丰子恺:离开太久的地方是故乡

林语堂丨论躺在床上的妙处

丰子恺:水仙花

老墓碑

安徒生

亦舒:四季

季羡林

花花世界梦

贾平凹:从容安宁

冯骥才:时光

汪曾祺吃事

朱自清:看花

冯骥才:年意

林清玄:《谈过年》

丰子恺:一年好景

林海音好日子

莫怀戚家园落日

贾平凹:风筝

汪曾祺:葡萄月令

爱默生相信你自己

杨绛:让对方放心

冰心《笑》段奇清底蕴

刘绍棠《榆钱饭》

宗璞《花的话》

余秋雨闲读梧桐

梁遇春:春雨

张中行春风吹又生

张晓风:温馨的瞬间

季羡林:槐花

毕淑敏:家问

徐迅|春天的速度

毕淑敏:回音壁

(苏)沃罗宁白桦林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余秋雨|夜雨诗意

王安忆:从黑夜出发

柯灵:故园春

陈忠实:收获与耕耘

丁立梅鸟在啄我的窗

刘江滨:草的事

罗兰:心灵上的舒展

朱自清《春》

林斤澜《春风》

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顾城:读书让人心生苍凉

李娟

读书

梁实秋:顺理成章

叶圣陶安静的睡眠

林清玄精短文10篇

清明节话“清明”

杨绛:喝茶

毕淑敏:童话中的苦难

陈忠实:蚕儿

毕淑敏:爱惜灵魂

季羡林:一寸光阴不可轻

张抗抗《向日葵》

贾平凹《晚雨》

冯骥才:麻雀

朱德庸:窗子里和窗子外

王小波:向限度挑战

琦君:童眼观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jj/7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