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奋
#《艺苑手记》#
YIYUANSHOUJI
讲收藏故事
品名家书画
一个工薪阶层,常常囊中羞涩,却对书画收藏乐此不疲,数十年如一日;一个资深媒体人、业余游于艺,在艺苑集珍,积累了藏品,累积了故事,老沈邀你一起在《艺苑手记》,赏析名家书画如数家珍……
01/ONE
陈子奋四屏花鸟画的得失传奇
第一次见到陈子奋先生的《牡丹蕉雀图》是一九八一年春天,那时,我刚涉足收藏不久,每逢周末,骑自行车在三坊七巷转悠。有一天,在光禄坊往西的桥头边一座老宅的厅堂上见到陈子奋先生所作四屏花鸟画,内心为之一震。在征得一老先生同意后,入厅仔细观摩。老先生见我看的那么仔细,主动凑上前来说:“这位同志若钟情这四件东西,我可以转让。”我说:“太谢谢了!请问,您想多少转让?”于是,双方一来一去谈定了四屏八百元。之后,我对老先生说,我身上只带四百元,容我回家凑足后再来买,并再三嘱咐老人家,我一会儿就返回。
《牡丹蕉雀图》陈子奋作
骑上自行车,我飞快地赶往岳母家,问岳母能不能借我四百元?不料岳母一听说我想借钱买东西玩,顿时火冒三丈,指着我的鼻子大吼:“你的老婆住我这里,生活费还没给我呢,还想借钱……”正数落间,岳父下班回来了,他向我问明情况后,和蔼地说:“不要吵也不用买,以前你岳母在制药厂工作时,有个玩伴叫十三妹(陈子奋先生的夫人董珊)送我们四条屏陈子奋的花鸟,你拿去玩好了。”
哇哈!家里居然也有陈子奋四条屏,我迫不及待,进屋翻找。岳母听声响后,立即冲进屋内:“借不到钱自己找啊?告诉你,屋后除几个破箱子,剩下全是柴火。”我说:“不是有四张陈子奋吗?”“你找那东西?过去家里烧柴火,找不到点火的东西,我每次从里面撕一点,早就被我点火点光了。”末了,又用福州话愤然补了一句:“子鳯东西‘没勒希’,点火都点不着”听到这,我脑子轰的一声,傻了……
《牡丹蕉雀图》局部陈子奋作
再多说无益,我返抵光禄坊,诚实地对那老先生说很抱歉,没借到钱,能不能拆两张卖我?老人家坚持不能拆开,只好作罢。过了一星期,我再次来到光禄坊,老先生告诉我,东西己卖。我非常难过的对老先生说,陈子奋先生的东西可遇不可求,您的四屏陈子奋没买到,让我终身难过;我岳母把四屏陈子奋一点一点撕去点火,让我难过终身!
十六年后,一九九八秋天,福州藏天园一古董店老板电告,有一境外人士寄售一件陈子奋的花鸟画条屏,我赶到后惊呼:《牡丹蕉雀图》!这不就是当年那四屏之一吗?店主表示对另外三屏一无所知,向我要了八千元和少量佣金,此画归我。
《螃蟹清笋图》陈子奋作
我扛着画轴往家走,心想,要是我的岳母健在,我定会跟她说,当年你不借我钱,四屏八百元没买成;今天我以八千元才买到一屏,多可惜啊!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购得了一件陈子奋作品……想到这,跨入家门时,竟然有点雄赳赳气昂昂之感。
当晚,便电请圈内收藏好友来我家品茗赏画。朋友们在欣赏中说,这幅画的主体寓意“大业富贵”。寓意大业的是芭蕉,那蕉叶造型奔放,叶脉如弦,轻拢慢捻,错落有致,韵味十足。蕉叶间,掩映着风姿绰约的牡丹寓意富贵,其枝叶遒劲,花儿盛开。令人如痴如醉的画面,引来麻雀在枝叶间嬉戏,花香鸟语跃然纸上。全图呈现出欣欣向荣和勃勃生机。
《闲看蜻蜓立钧竿》陈子奋作
02/TWO
陈子奋书法:书名惜为画名掩
纵观艺史,溯古及今,其历史留名而艺道卓然者,皆书画兼能,或以书入画,或以画入书;或以画名世,或以书养心。此述用于陈子奋先生,颇为贴切。
同光诗人陈衍评陈子奋先生印:“融冶皖浙二派於一炉,而追摹秦汉,瘁心力以赴之,故其笔力苍劲深厚,驳驳乎奄有完白、冬心之长焉。”此语用于评陈子奋先生之篆书,亦恰如其分。
陈子奋先生此篆为年9月9日《福建省美术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陈子奋诗书画印作品展》展品之一,作于年春节,纵,宽34,纸本,诗曰:
新春里来百花开,五湖四海唱开来。
歌唱伟大共产党,人民江山春常在。
篆书条幅陈子奋书
陈子奋先生此作力追“鼎”“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金文笔法,运笔欲进还却,似曲还宜,似柔还刚。其篆法参用邓石如、莫友芝诸家,舒徐而流转,聚头而申脚,将绘画之笔墨意趣置于书中,笔意虚实贯通于书画之间,气象构成超脱于法理之上,既有绘画之意趣,又突出书写之夸张,两相兼容,别样美妙。
陈子奋画作举世闻名,独创白描之功更是遐尔,惜其画工画名已然深掩先生书名。陈子奋先生在其著《颐谖楼印存》言:“余学篆治印垂六十年,求其一画圆融藏锋而迫似甲骨、钟鼎、玺印者,接前贤之步趋,冀发扬光大。”今人未闻陈子奋先生精通三代、两汉篆字的线条形迹和造型变化规律,用之刻印则印从篆出,用之书写则古风跃然;未闻其书或甲骨、钟鼎、汉篆;或皖派、浙派,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古茂闲雅,神韵跃然;未观其一生所精诸体书作,成就几可震古烁今,何其惜哉!
(文章略有删减)
《鼎铭文》陈子奋书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CN35-
新媒体责编: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