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底层生活的真实面纱,走进每一个有故事的家庭。
这一期的家居专题,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来自香港的一家四口的真实生活。四口人,要住进多大的房子内才合适呢?或许,在不少人看来,一家四口,至少也得是“三室一厅”啊!
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本期的香港家庭,31岁的夫妻和2个孩子的家,甚至不到5㎡。
提到香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殊不知,在这座国际化的金融都市里,也有令人心酸的一面。因为在香港,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精致的居住环境,甚至连公租房都住不进去。等待他们的,要么是劏房,要么是笼屋,甚至是GC房。
而本期要分享的一对小夫妻,虽然结婚已经9年,孩子也有2个,但是依旧居住在不足5㎡的劏房里。
接下来,跟随笔者的图文,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一家四口的吃饭场景:能坐在一起吃饭,才是家
小儿子搬好自己的凳子准备吃饭~
因为整个室内不足5㎡,加上开间又窄,所以摆放上一张正方形餐桌之后,一家四口人勉强可以坐下。
即便是这样一个狭小的劏房,每个月的租金也有多元。而男主在香港是做保安工作,月薪也就多元,所以算下来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即便如此,男主也比较乐观,毕竟与那些住在笼屋和GC房的人相比,自己的居住条件已经不错了。更何况现在一家人都在一起,这种家的温馨是很知足的。
虽然室内面积小,但是男主坚持要在屋里摆放一张餐桌。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坐在一起吃饭,才算是一个家”。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听到男主这样说,不少网友也是纷纷点赞。
确实如此,房子虽小,团圆便是家。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剩下的就是坚持奋斗!
小桌子,也有大用处:饭桌当书桌用
因为室内面积小,所以小儿子平常写作业,也都是拿餐桌当书桌用。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实话实说,小时候也是把饭桌当书桌用。虽然不及城里人的大书房、大书桌,但是心里也很知足。
平常小饭桌也用来当备菜桌,收纳桌。尽管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却满是烟火气。这种日子虽然拮据,但终究是幸福的。
万能的洗衣机:收纳、做饭通通不在话下
对于住进劏房的人来说,已经不再奢望有独立的厨房。毕竟有太多的人,厨房和厕所共用。所以像女主这样,在洗衣机上做饭,并没有觉得有多艰苦。
别人的洗衣机,就是单纯洗衣服的电器。而在这个四口之家,洗衣机的作用却不小。不仅承担着洗衣服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当“橱柜”的功能。
无论是电磁炉还是电饭煲,一切美食烹饪的用具,都离不开洗衣机的“顶面”(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侧开盖的滚筒洗衣机,价值体现出来了)。
没有油烟机的鸡肋之处
因为小屋内没有油烟机,所以女主做饭,基本都是先选容易蒸煮的食材。这样的食材基本不用怎么炒,所以自然会减少很多油烟。
“炒菜的时候,油烟会充斥着整个屋子,甚至周围全是油渍”,所以女主每次做饭都比较注意,每次做完饭,必然会拖一次地。
尽管住在劏房,但是女主依旧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态。不得不说,这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当当的室内
洗衣机、小冰箱、各种小电器,尽管室内面积小,但是家里真是什么都不缺。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于一家四口来说,这样的居住环境虽然差了点,但是这并不影响一家人对生活的期待。这,大概就是男主口中“知足”的根源吧!
提及未来:累并快乐着
如今男主已经在香港申请了公屋,虽然排了五六年了至今没能排上,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一家人最美好的期待。
生活拮据,居住条件差,这些都没能改变男女主对待生活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一对小夫妻的真实生活是值得我们点赞的。毕竟他们为了能够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在这里祝愿每个家庭都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期待(文字原创,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