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叔”王劲松:30岁毅然北漂,半辈子演配角,曾怒斥年轻演员
人们总会对国家一级演员青睐有加,如李幼斌、张国立等人,他们的演技着实没得挑。塑造的荧幕经典数不胜数。
但是说国家二级演员,就比一级演员逊色很多。倒也并不见得,至少说起“东叔”王劲松,就是网络喷子,也不敢否认他的实力,他就是最好的演员之一。
01“东叔”之称
至于为什么叫王劲松为“东叔”,那就要从一部名为《破冰行动》的电视剧说起。这部剧是于年5月开播,反响很不错的一部剧。王劲松老师饰演了剧中的反派一号林耀东。
以往的大反派形象都是肥头大耳,身材壮硕,带着大金链子,大金表,镶着一口金牙,凶神恶煞。但是林耀东的形象却是阴柔、低调、儒雅,无比复杂的性格杂糅。
他狠辣,全剧中,最大的反派,幕后的操纵人,阴狠的制毒者,明明是一个招人嫌的角色。他却演出了一个反派的灵魂。
有一集,是在祠堂中,村民们的钱打了水漂,乱捉一团,咋咋呼呼。不耐烦的林耀东甩手就把碗一摔,霸气十足。但是站起来之后,他立刻变得低沉,开始了他的演讲。
情绪转变非常之快,但却不显得做作。从气愤到冷静,从霸气到低沉,只在一念之间,这种举手间的大气,使得一个反派的形象如此生动逼真。
02北漂缘由
看着《破冰行动》里的王劲松举重若轻,但其实,王劲松的前半生,却是碌碌无为。
王劲松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个地道的南方人。大学毕业后,就跟着话剧团表演,挣口饭吃。但是话剧团人多戏少,他们的工作算不上繁忙。
尤其作为新人的王劲松,更是无所事事,除了偶尔帮忙处理一下剧务
清闲的时候,王劲松就会看看书,养养性子。或许正是这段“碌碌无为”的时光,却是王劲松一身文化修养和儒雅气质的养成期。
后来王劲松回忆起那段清闲的时光,说道:“即使是卑微的,渺小的,也必须要承认那也是我,没有当年的一切,就没有今天的我。”
随时时间推移,话剧团出现了接拍电影、电视剧的生意,尽管团里有规定制止和减少这种行为。但是效果并不怎么明显。
王劲松也在这种潮流下,时常接一些小活。不仅能挣些外快,还能满足自己表演的欲望。这种心态可以很贴切的用“小富即安”来形容。
如果王劲松真的这么过下去,那么也就看不到日后的“东叔”了。所以,影迷们必须感谢一个人,谁?傅彪,一手把王劲松带到北京的伯乐。
那是在年,王劲松与傅彪在《等你归来》相遇,拍完戏之后,二人闲来无事,就跑到小茶馆,喝茶。这时候傅彪看着王劲松说道:劲松啊,你是个好演员,你应该去北京去。
王劲松听到这话,也是回顾自己这小半生,碌碌无为,有些触动。傅彪又问:你有想过去北京发展吗?带着对未来的恐惧,王劲松回答:不想去,我觉得在南京过得挺好。
“你觉得南京哪儿好?”傅彪问。
“我又不认识什么人,到北京去还得拿着照片到处给人家投简历,太没面子了。”王劲松答。
“你觉得你现在很有面子吗?”这一句彻底击碎了王劲松最后的一丝动摇。是啊,自己已经三十多了,再不去搏一把,就真的没机会了。
所以影迷们必须感谢这位伯乐,不仅因为他的识人之能,更在于,王劲松到了北京之后,又是傅彪一手帮助他站稳脚跟。
这个男人可以说一手塑造了一个“影帝级”演员的根基。
03艰难北漂,终成戏骨
年,这一年并不特殊。但对于陈劲松来说,却刻骨铭心。因为他的引路人、伯乐傅彪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嘱托王劲松:演好老生,演好这个,你就不怕没戏拍。
带着傅彪的弥留之言,也带着自己的追求,王劲松继续上路。
《麻雀》中饰演李默群
在年,应导演张黎之邀,王劲松来到了《大明王朝》的剧组。他将在这部戏中,大出风头。但刚入剧组的王劲松还在为角色而纠结。
他要饰演的是一个叫做杨金水的小太监,这个角色算不上大人物,只是一个配角,但是演绎起来,却十分的难,因为这个人物的经历,太复杂了。
甚至很多的细节都要体现这个小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上图,一个喝茶的动作,都要细细琢磨。而且这个人物的难度,更在于很多的难度镜头。
有一集,为了确认杨金水是不是真的疯了,要在杨金水的脸上扎针,为了保证演出效果的逼真,没有任何特效和后期处理,而是真的请来了一位中医,在杨劲松的脸上足足插了40多针。
就凭这样的演戏态度,王劲松不红,天理不容。这部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豆瓣评分足足9.7之高。虽然王劲松不是主角,但是他的表现还是让观众印象深刻。
因为这部戏,王劲松直接被称为“中国近三十年第一太监”。
随后,王劲松又塑造很多脍炙人口的角色。琅琊榜中的配角国舅爷言阙,也是王劲松老师为数不多的正派形象。
还有《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中的反派,蝎子。王劲松老师一改以往的形象,阴险狡诈的蝎子形象,让观众第一眼都认不出这是王劲松。
蝎子依旧只是配角,但是很多的观众却对他印象深刻。王劲松老师很少有主角的戏,但是每一次演配角的他,总能收获不亚于主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