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播到大结局,话题不减的三十而已,剧中

《三十而已》找来江疏影饰演王曼妮。在收到了梁正贤的车,她不是欢天喜地,而是想先确认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收礼,被说服之后也没有跟对方撒娇要个停车位;为了省租金而搬到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梁正贤要为她另外租个房,她拒绝了;梁正贤给她一张可以随意刷的卡,她也还是拒绝了,最多就是约会的时候收下了对方送的手链、配件或华服美鞋,从她跟闺密的对话里,也没有显露出自己钓了金龟婿、不打算工作了的意思,以现实的角度来看,能坚守自尊到这程度,其实离真的虚荣拜金还有段距离吧?从开播到大结局,话题不坠的《三十而已》,剧中最令多数女性向往的角色,当然是顾佳,因为她活成了每个现代女孩最想成为的模样(也包括所有穿搭)。

《三十而已》顾佳是多数女性所向往的人设。顾佳的双商不只在线还高出水平。

首先,智商高。她能迅速操盘布局,当公司财务出问题,找到关键厂商开门见山谈条件,协商时舍得让利、妥协以达到目标,但一遇到对方性骚扰踩底线,转头就走,同时脑海立即规划另一个出路。她盘算着贵妇圈人脉广,容易获得订单,马上订定打入贵妇圈的战略、该花的钱咬牙花、目的达到了就不恋栈精品虚荣,转手因为别的理由可以马上再卖出。

其次,她情商也高,被贵妇提醒不够放得下,她随即调整态度,暂抛自尊,只为了能顺利让孩子进入好的幼儿园。被无视时也不生气,默默观察、伺机而动;公司有女同事意图利用姿色跟手段接近老公许幻山,她不动怒,第一次,短短几句话警醒,第二次,伤害公司利益马上将人辞退,还同时给了两个月的月薪当资遣费,处理得面面俱到不留话柄。

童瑶饰演的顾佳智商高、情商也高,面对每一次困境跟难题,也选择正面对决。

对自己够狠,才能活得更稳。最难的是,顾佳够狠,尤其对自己,特别狠。要知道,人是很容易逃避跟找借口的,但顾佳面对每一次困境跟难题,几乎都正面对决,不给自己懊悔跟疗伤的时间,直视它、处理它,放下它。我想应该不是剧集时间的关系,因为相较起来,王曼妮跟钟晓芹沉溺情绪的时候都给了很多篇幅。但别说三十岁了,多少人活到四十岁、五十岁都没能看得这么通透、手腕既能圆滑又能狠戾。太令人佩服、太令人羡慕、但也实在太难了吧!我想这是编剧理想中的一个模范,有为者亦若是的形象。因为顾佳太难太远了,所以我真正想谈的,是最接近真实的王曼妮。

很有趣,王曼妮这个角色据说是剧本设定中的真正女主角,但网友给的评价却不是很高,普遍觉得饰演者江疏影演技比较平淡、还有批评王曼妮的人设太过虚荣。演技的部分是非战之罪了,顾佳这一条支线的剧情是比较跌宕起伏的,而江疏影的戏,相对贴近人生,自然不会演成剧烈的曲线。至于虚荣拜金,说真的,看到批评王曼妮虚荣的留言跟评论时,我总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好像这么说的每个人不论在事业或情感上都没受过挫折,人生始终一帆风顺,三观从来没有被生活的重量辗压过、歪曲过,幸福而正直的成长了似的。

有钱的人比较容易善良?

在一本书中看过一段对话,一位修女提到了一个圣经的故事:一个富有的年轻人问耶稣,要如何才能得到永生?耶稣说,谨守十诫。年轻人说,我从小就信守十诫啊。耶稣说,那么就将你所有的家产变卖、捐给穷人,来追随我。年轻人懊恼地离开了。修女认为,耶稣的用意是,到目前为止你一直是个好人,但是要看你到底能好到什么样的境界?便得弃富就穷,在穷得必须靠偷窃跟诈骗才能活命时,还能谨守十诫,才有真正的资格说自己好,而那几乎是个不可能企及的目标。

王曼妮演出许多北漂女孩的真实心声。

假设钟晓芹未婚,如果是她遇到了有钱的梁正贤,她会不会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因为浪漫而心动?还是是因为对方有能力有钱堆砌出这些浪漫而心动?可能不会,因为钟晓芹跟王曼妮在背景上就有很大的差异。上海之于王曼妮,一直是活在其中的他方。是工作到腰背酸疼送急诊、餐餐吃盒饭,也想撑下去的地方,我用的词是撑,因为她缺乏足够丰厚的身家或能力,从来没有办法游刃有余。但钟晓芹不一样,她是上海本地人,爸爸妈妈家就在附近,跟陈屿吵架了,转头就有地方去,她不用太努力,也可以活得不费力。

我有一位朋友,公务员家庭长大,认真向学,然后就像这类型的家庭里一般规矩的孩子一样,考上了国立大学。毕业时面临骤变,身上突然背了上百万债务,她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权利好整以暇选择工作,胡乱地有什么工作就做,眼前能领到两万八是最实在的,下了班再去兼个家教,其他还有什么零工也去打,为了攒钱还钱,一个月花不到五千元生活费。

这么熬了几年,到30岁的时候,薪水也只成长到五万元上下。没想到上天好像体恤她过去七八年的辛苦,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来了一个高富帅,她下意识地躲,觉得是不同世界的人,却不想白马王子对她特别有兴趣,第一次约会吃了精致的日本料理,第二次见面邀她去君悦饭店听爵士乐,坐的是包厢,低消五千元,王子开了一瓶八千元的酒,轻松自在、也没有要显摆的意思,因为那就是他的日常。不是炫富,却点亮了眼前女孩不敢期待过的未来。

我不知道曾经在生活里吃过苦的女孩,像我的朋友、像王曼妮,遇到了一个白马王子,真的会为了不能当个虚荣的女孩而拒绝吗?

长大以后拿什么确定我没走丢?哪些坚持是对的?答应交往前,她心中有各种挣扎,从小到大的教育里,好像刻苦才是真理,如果牵起了王子的手,她就不再是励志故事中值得赞许的钢铁女孩。可是近十年的苦日子她也真的是怕了,所以半推半就,点头跨进了王子的世界。交往期间她还是努力守住自尊。约会时,王子坚持付费,所以她挑礼物回送,两万元的高阶智慧型手机她咬牙买、下班时间晚,也婉拒王子的接送。问她为什么不撒娇、不依赖、不像其他女孩开口要礼物、她说:我只是刚好喜欢了一个有钱人,但我不想把自己给卖了。王曼妮其实跟我这朋友很像,在江湖里走跳哪能不湿身?戏里她曾经自剖说,初到上海工作时,遇到最景气的时候,见到最阔绰的消费方式,让她嫌弃了前男友一穷二白,后来才渐渐又调整回原本的价值观。

但见过了美好的事物,很难回得去,所以她把日子过得精致穷,想要有个舒心的阳台,所以宁愿吃泡面便当来付高房租;鞋子还是想买名牌,所以一年四季就买四双。这中间她也不是没遇过有钱人花大钱,醉翁之意在让她当小三或情妇,但她没有动摇过,只是梁正贤出现在邮轮上,犹如异乡恋情一样,那样浪漫的、不是财大气粗的相遇方式,芳心跃动也是自然的。她跟我的那位朋友一样,不是没有试图躲开过,但梁正贤就那么积极地找来,她只能沦陷了。曼妮有这种marryup的期待,一点都不特出于世俗,却被世俗批评拜金,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我不知道曾经在生活里吃过苦的女孩,像我的朋友、像王曼妮,遇到了一个白马王子,真的会为了不能当个虚荣的女孩而拒绝吗?多少电视剧跟电影、不分东西方国家,刻画的不就是这种跨越阶级的童话故事?《龙凤配》、《麻雀变凤凰》是不是?早期的香港电影《八星报喜》、《与龙共舞》?韩剧《巴黎恋人》?还有台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呢?太多太多了。还有个有趣的共同点,这些剧情里面一定会有男主角带着女主角去试衣间,享受华服一件又一件,完全具象化了灰姑娘获得法术妆点的魔幻时刻。江疏影被问到王曼妮被批评虚荣拜金的时候,她回答:找一个有点钱的男生,我们就是拜金的,难道我们就应该去找一个,30多岁还一无是处的男生,就是正确的吗?一无是处当然是有点极端,但这个社会再进步,还是一直存在着女人要嫁、就得往上嫁的期待,王曼妮有这种marryup的期待,一点都不特出于世俗,却被世俗批评拜金,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至于在发现自己是小三后,一度不打算放手,这大概是比较可以诟病的地方,但多少傻女还不都是被对方那句我真正爱的人是你,你给我时间,我会解决这样的老话骗过呢?她亲眼见证了梁正贤的谎言后,也算结束得很明快了。

《三十而已》钟晓芹虽然离婚,前夫却变得更好、甜蜜复合。

只是看着顾佳跟王曼妮都曾经挣扎往上流靠近,一个落得离婚、一个得去追债的下场,回头看钟晓芹,太过幸运到令人发指,虽然离婚,前夫却变得更好、甜蜜复合、迷迷糊糊有点喜欢的小鲜肉也温柔道别,甚至随手在网络写的文章就得到万人民币的版权费、连还没写出来的第二本也被买下来了,我几乎要怀疑编剧的主旨是要大家妥妥当当安于本分,别妄想更多了。你觉得呢?欢迎你来留言和评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qz/11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