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可错过的朱小杰个展丨诗意的ldq

什么叫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jdsb/181208/6702244.html

前几天,干货君呕心沥血为各位整理了“北京设计周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展”一文,其中就有“’栖息’-朱小杰个展“的介绍,不知干粉们是否还有印象。

今天,’栖息’-朱小杰个展已经在北京今日美术馆盛大开幕,干货君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一睹为快,果然不虚此行,二十多件设计作品,件件创意无限,精美绝伦,让干货君心脏狂跳,于是迫(jia)不(ban)及(jia)待(dian)想跟干粉们分享这些让人”心动”的设计。

先来围观一下“栖息”-朱小杰个展开幕式现场,朱小杰老师早早就到了展会现场忙碌,而来参观展会的客人还没有到开幕式的时间,就早已等在门外,朱老师的人气简直要爆棚。

“栖息”-朱小杰个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会的主题是“栖息”,有木才有家,有妻才是家,有了家才可以体会,才可以安静只有安静下来我们才可以思考。把“栖”理解为“物质”,把“息”理解为“精神”,家有多么重要。展览试图从家的概念中梳理出一条线,在个人的设计思考与作品中,围绕以“栖息”为中心,用地方语言、材料语言、技术语言、西方语言、审美语言、老子语言去反映中国设计的一个现状,只希望从一个非常小的点去连接既宏大又世俗的一个面。

1.蝶椅

有时候与朋友、家人坐在一张椅子上聊天是会感到不方便或者别扭,这张椅子却会让你感觉亲切与舒适。

2.飞翔桌

这张桌子是给软椅组合配套设计的,有不同的高度,像直升机一样可以升降,可以当茶几,接待客人。升一点可以与朋友围着桌子喝茶聊天,最高时那就是餐桌,适合在大都市这种寸土寸金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功能,因为可以在限定的范围内,任意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需求。

三条腿采用直升机的螺旋桨的造型,寓意着可以自由升降。每只脚在制作中都会有一块零料,于是在桌面上的那个可以插鲜花的花瓶就出来了。它的造型不是特意地去设计,而是自然的,这个自然是利用了零料的自然的造型。

3.玫瑰餐桌

最初的设计想法院子对老款产品的改良,因为属于玫瑰系列,就想做一些大胆的尝试,让玫瑰花从桌面中伸出来,让桌面多一些绿色,最终就做成了这样一张桌子。

4.鸟笼吊灯

很喜欢麻雀,因为它普通。普通得没有人不知道它,整天人前人后唧唧喳喳。尽管人类有时对它有些偏见,但它却懒得理会人的喜怒哀乐,自个儿快乐地活着。小时候除了屋檐下的燕子,麻雀是最好的伙伴了。虽然燕子是鸟类最安全,与人相处最和谐的鸟,但它太高雅了,高雅得让我们不敢碰它。今天不知怎的,又想起鸟笼又想起麻雀。我应该做一只鸟笼,让麻雀自由地生活在鸟笼里外,而不是被关在里头。

5.钱椅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一种做人处世的艺术。这种艺术,就是把高尚的品格用很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无论处身何地,高与低、富与贫、吉与凶,都是如此。这把钱椅的外型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其还以中国传统家具为原点,用寥寥几笔将明式圈椅的精神勾勒出来。纤细的实木扶手与坐面在闪闪发亮的金属材料衬托下,如同稳稳站在那里仙峰道骨的道者。

6.清水长椅

这把椅子是十多年前设计的,那是第一次把明式家具理解后,用自己的一些手法进行了表达。传统的木作工艺,使这把椅子很简洁。因为几百年过去了,人的体征与生活有了变化,所以将椅子的尺寸做了调整。全是榫卯的传统工艺。座面采用了北欧的一种纸绳编织,后来还用了牛皮余料的坐垫。生活富裕了,就会有精神上的需求,不忘根,缅怀祖先,又能当下生活结合,也许这把椅子是个代表。

7.睡美人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线的运用,书法如此,国画亦是。明式家具也表达了这一特点。其流畅圆润的弧线让世人赞叹不已。很想把这种意境用一种方式表达,这把椅子是一种尝试。材料采用了木头的边材,因为边材的肌理也就像水墨画中的山水。特别是乌金木这个品种,深咖啡的纹理在米黄色木质的衬托下,就是一卷国画。

8.细芽

万物周而复始,你常常为瞬间着迷。冬尽春来,细小枝头瞬息萌芽,衣架由此构想而生,手艺精湛细致,与温州话『细雅』相应,就有了的设计。

9.熊猫椅

熊猫椅,用一张金属板折弯而成。靠背以点阵的形式勾露出一只熊猫憨厚的背影。靠背剪出来的部分折弯成了椅子的支撑系统,一个弧形让椅子椅面充满弹性。无论坐姿与力度如何变化,靠背都会紧紧地托着你的腰。

整张椅子对金属板没有任何浪费。尖端的高科技与细腻的手工相结合,让椅子既充满现代感,又弥漫着传统的味道。

10.红色玄关

这个玄关是为世博会中国主馆做的设计,是我喜欢的设计之一。除了来源于传统的翘头几外,没有任何中国元素,但它很中国。典型的,神似形非。

11.麻雀名片夹

很想将麻雀造型做成一系列的东西,我想,一只小小的麻雀可以赋予其多少种功能呢?桌子上要一直放着名片,于是就有了这个麻雀名片夹,将原本有的麻雀切成两半,再配个木底座,一次可以夹10来张名片,用时抽出来即可。

12.陀螺笔

本来只是纯粹用于玩乐的陀螺,我把转柄换成了笔,这样赋予陀螺其笔的功能,学习累了,可以转转,放松一下。经常找不到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这样就不会。

13.蛋蛋茶盘圆形

这次让陶瓷回家的活动,在荷兰拉开了探亲访问,拜师学艺的序幕。我在欧拉的工作室见到了他的“插花”式花插,就建议以这种形式为原型,为中国的喝茶方式设计茶具。我们讨论了很久,欧拉说他已经有想法了。回到酒店我就有了蛋蛋茶具的想法。像鸡蛋一样的茶杯,一定借助于托盘才能立于桌面上,很有趣,“欲罢不能”地喝茶。

14.钵洗

这个作品由笔洗发展而来,除了像玉般还想表达器型的厚实稳重,一天吕越说将她作为西餐中的沙拉碗也不错,我说还可以做面碗、花盆,于是有了大大小小的系列。一天,赵广超老师来做客,看到大小套在一起的钵,他说:一汪涟漪,一桌餐。让设计变得更有功用与诗意。

15.香瓜罐

香瓜浑圆的外观,引起了我的兴趣。提炼了浑圆的香瓜外观,就有了香瓜罐。可放香粉茶叶等结合、不为人使用的玉璧底,不仅不会损伤桌面,而且它圆润光滑的底部造型,使整个器具的风格更加统一。

16.石头茶具

喜欢石头,喜欢温州的石头,特别是大罗山上的石头,几万亿年的修炼,石头看上去都是润润的,柔柔的。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道出了大罗山石头的独到之处,也道出了温州人的秉性,柔弱并坚强。以柔弱的石头为原型做成器具,可以倒茶,可以喝酒,可以点灯,可以贮存。

17.蜂壶

手头上有把茶壶,八角型,手工活很好,一天突然想到去改装它,摆弄一会儿就出来了,六角型的茶壶,木柄,加上六角的茶海,茶杯,放在六角的茶盘里,怎么看都象蜂窝,就把整个设计往里套,就有了这组蜂壶。

18.瓯江长桌

瓯江名字的来源,文献说古时候称温州为瓯,所以叫瓯江。。。。。

19.瓯江水鸟

家住瓯江边上,看惯了水鸟的起起落落。挥不去的记忆里有很多美好的联想,《瓯江水鸟》瓯窑作品是第一个写忆。瓯窑在温州有三千五百年以上历史,可惜绝烧几百年。《瓯江水鸟》运用了龙泉青瓷的工艺,然后融进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当代的技艺在水鸟的底部设计里金属盖圈,虽小极为精致。水鸟釉水圆润如玉,不仅有佐料瓶的功用,把玩掌手随心如意。《瓯江水鸟》的设计是儿时的记忆,用现代技术制作的金属与陶瓷的结合也是一种新的用意与尝试。

朱小杰,何许人也?

手艺人、策展人、澳珀家具艺术总监、温州家具学院院长、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国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qz/7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