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成为新现象级标杆之后,小鲜肉们还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708/7282164.html

文丨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王莹

一部《人民的名义》捧红了“达康书记”,掀起全民追剧的热潮,一时间,各种相关讨论与信息层出不穷。不少单位都还出了红头文件,要求集体收看,副处级以上干部更得“追剧”,七点半准时收看。包括BBC等国际大媒体也史无前例地对一部中国电视剧这样有兴趣,甚至将其与巜纸牌屋》并论。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剧中40位主要演员的总片酬共万元,“人民”导演、总制片人李路虽然没有谈及具体的片酬金额,但也透露片酬相较同行确实不高,“演员都是给的友情价”。这些消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讨论,因为相较之下,其总和还比不上如今某些当红明星的单人片酬。

+

演员高片酬已经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网友戏称:如今涨得最快的不是房价,不是油价,也不是大蒜的价格,而是当红明星的片酬。

老戏骨PK“小鲜肉”

《人民的名义》汇集了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等近40位资深演员。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剧总投资额1.2亿元,所有的演员总片酬共万元,不到电视剧制作总成本的一半。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4月11日,网上爆出一份当红男演员片酬和电视剧计划单。在这份名单中,鹿晗《择天记》片酬高达1.2亿,位列男演员片酬最高。突破5千万片酬大关的陈伟霆、霍建华、杨洋等分别凭借其热播电视剧获得高片酬,比如这两年热播的《如懿传》以及《老九门》等。这些天文数字瞬间让舆论炸开了锅,讨论不仅围绕高昂的数字,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演员的基本功——演技。因为很多年轻演员的演技不佳,有观点称“看来演技和片酬果然不成正比。”部分网友表示,如果演技过关,拍出高质量电视剧无可厚,但细数最近大火的明星,几乎都曾遭受过演技质疑。

+

比如,主演《老九门》的张艺兴的演技,有网友评价他表情呆滞,从头到尾一个表情,而同剧演员陈伟霆“除了耍帅不会别的”;唐嫣在《何以笙箫默》播出时,被吐槽“只会一个表情”;古力娜扎饰演的《轩辕剑》女主角小雪,被指表情做作、哭戏尴尬;李易峰在《麻雀》里只会“瞪眼”、“撑鼻孔”的表情包被同剧老戏骨张鲁一瞬间秒成渣。中国演员协会副会长、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贪官丁义珍的演员许文广,曾对当下普遍的“面瘫”演技发表看法:“你看任何电视剧他都是那张脸,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而且一年还能接那么多戏,文学修养在哪儿?人物形象在哪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则吐槽:“年比房价上涨更快的是明星片酬!去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电视剧成本3亿,演员就拿2亿。”演员究竟拿多少钱,该不该领这么高的片酬,多方意见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演员高片酬是由观众、市场所决定的,舆论再怎么有意见,也无法左右这只“无形的手”。有人则认为演员片酬已经畸形发展,不符合整体经济状况。此前,支持者普遍认为以小鲜肉为代表的当红明星自带流量,是电视剧收视率的主要保障,因此片酬“疯涨”也在情理之中,但《人民的名义》大火后,这种观点迅速垮台。随着“人民”热播,贬低IP剧、流量剧的声音越来越多,观众们一边看剧,一边将之拿出来和以前的“小鲜肉流量剧”做对比,痛斥后者不仅粗制滥造,剧情、演技还无比“脑残”。对于这种现象,“人民”导演、总制片人李路认为:《人民的名义》和IP、小鲜肉不应该站在对立面。因为“IP、小鲜肉有人家的市场,这种观念是挑动群众斗群众……我们为什么要对立起来呢?不需要的,各做各的,人家有人家的商业市场。”

+

《人民的名义》出炉后,深居幕后,很少讲话的李路,其难得一见的言论几乎都被各方引用、奉为经典,唯独这句话观众们丝毫不买账,相关贬低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围绕片酬和演技,还怒斥有甚者“拿钱不办事”,不好好演戏。这一点在业界也早就引发了各方不满。成龙曾称某当红演员拍戏时,全是替身代办,等到打戏拍完后才过来,在镜头前喘喘气做做样子,拍个面部特写还称辛苦。甚至他还当场放过狠话:“这种工作态度,我看你几时完蛋!”对于一些鲜肉演员一点皮肉小伤都忍受不了,他也相当不错满:“现在有些演员,啊啊啊!我扎了刺了,医生!医生!”

+

陈道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自己跟很多年轻演员接触过,发现某些人的职业观不太对:“现在动不动什么手破了,什么哪儿摔伤了,什么冬天在水里头、夏天穿着大皮袄,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功劳。”他认为,这应该是演员的本分,“你的职业就是这个,然后还把它当作敬业?你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他觉得年轻演员片酬高低不是重点,重要的还是有没有尽到本分、对得起观众,“工作是怎么做的,我觉得我更看重的是这个。”知名编剧汪海林无奈地表示:“你去浙江横店影视城看看,就会知道替身有多泛滥了,一些明星的戏份,可能超过一半都是各种替身完成的。”他激动地说:“滥用替身意味着粗制滥造,演员演戏最起码的要求是把属于自己的台词说出来,属于自己的戏份演出来,你拿这么高的片酬,不演戏、不说台词,这就是艺德的沦丧。”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赵处长”的侯勇,将“小官巨贪”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被赞“神演技”,对于演员片酬,他也有话说:“如果一个演员有二十个亿的资产,我觉得这是对一名演员的侮辱。现在衡量一个演员,都在衡量他的收入了,那要企业家干嘛呀?当下一个怪现象是,我们的企业家都像明星,我们的明星都像企业家。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

值得一提的是,侯勇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十多年前就获得过华表影帝、金鹰视帝等诸多荣誉,但他没有经纪人、没有宣传团队,连助理都是前不久招的。舆论不满,业界的重量级人物也颇有微词,那么,到底是谁推高了国内电视剧当红演员的片酬?

电视台的苦衷

演员的片酬作为电视剧制作成本的一部分,和电视剧生产制作模式息息相关。不同于美日韩等国家,我国实行的是“制播分离”的电视剧生产制作模式:电视剧的制片方和播出方是分开的。

+

年,国内首轮制播分离政策出台,如今更是强调“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在政策的引导下,电视台淡出电视剧制作领域,民营公司成为电视剧制片方。“制播分离”改革是大势所趋,它在促进竞争、丰富节目来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电视台的运营成本上功不可没,但“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当红明星天价片酬也拜其所赐。电视台买电视剧属于“一锤子买卖”,付完制片方钱后的广告收益风险独自承担,而广告商则迷恋“明星”效应,一部剧没正式上映前,谁也拿不准究竟火不火,而相较之下,有当红明星出演剧目无疑占有先天优势,因此,“谁红买谁”逐渐成了电视台选剧的第一标准,甚至比电视剧本身的内容还重要。汪海林对此深有感触:“有个导演要给某电视台拍电视剧,是个小鲜肉组合演的,电视台里就一个要求:拍得脑残一点。”“可是拍得脑残我不会。”“那你就尽量拍得脑残一点。”一个电视台能对导演提出这样“奇葩”要求,说明电视台认为,剧情“脑残”程度并不重要,重点是要能吸引广告商,这样才能赚钱。说白了,电视剧和制片方中间的最关键点,只是当红明星的人气对收视率的拉动。

+

因此,当红明星的片酬水涨船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收视率”是电视台的“衣食父母”。但凡事无绝对,没有当红明星的剧,就一定没收视率吗?《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爆表,给行业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李学政透露称:“拍摄期间,有四、五家电视台都去现场探过班,但只有湖南卫视最先作出反应,而且三次探班,每次都去七八个人,可见他们很重视,也很慎重。剧没拍完的时候,最先拍板决定买断。”“就跟做梦似的,真没想到湖南卫视会买,还这么干脆。一共谈判了两次,从第一次谈到签合约,前后不超过1个星期。有点雪中送炭的感觉,在价格上一点都不欺负新手,我们都赚到钱了。”《人民的名义》制片人高亚麟说。一直走小鲜肉高颜值青春路线的湖南卫视,能迅速拍板买下《人民的名义》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收视率。因为某些数据表明,“小鲜肉”的作用未必始终是良药。

+

今年,Angelababy主演的《孤芳不自赏》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上映。尽管启用了自带收视率光环的当红明星,但由于粗制滥造的制作水平、不入流的浮夸演技,剧集收视率仅有1.2%,豆瓣打出了3.5的低分。这让湖南卫视意识到,“小鲜肉”、“颜值高”的演员不在像以前那样好使,甚至会拖收视率的后腿。相比之下,《人民的名义》虽没有当红小鲜肉的加入,但切合现实生活的题材和优秀的制作班底,让湖南卫视最终以高于投资成本一倍的价格买断了该剧五年内的台网播出及分销权,甚至没有签署收视率对赌或者广告额对赌的附属条约。最终,市场给予湖南卫视“独到眼光”最丰厚的回馈。截至目前,《人民的名义》以即将破4,有可能破5的超高收视率强势刷新多项纪录,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至9.1分,树立了年度电视剧品质与收视双标杆。

制片方的无奈

由于电视台与制片商不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制片方为了保证电视剧能卖出,必须迎合市场喜好、电视台标准和广告商的眼光,其卖出风险很大程度取决于“明星”效应。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称,很多制片公司在参与决定演员上,非常看重一位演员有多少粉丝,因为粉丝数据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影响。当红人气偶像杨洋的微博近万粉丝,其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上线16个小时播放量就突破3亿。据华策影视年年报,《微微一笑很倾城》成为全公司收入前5名的影视作品之一。娱乐数据分析机构艾漫数据称,从播出期间粉丝活跃度对收视率影响的数据分析,男主角杨洋一人对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的贡献率就高达41.8%。显然,对大多数制片方而言,当红明星粉丝数量的多少和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已直接挂钩。如果没有“小鲜肉”的加盟,制片方在融资环节就非常被动。

+

据了解,《人民的名义》成本万元/集,总投资额1.2亿元,最后以2.2亿元的价格卖给湖南卫视,相当于万元/集,投资收益率几乎为%。但谁能想到,这部大剧在融资时却遭到50个投资方集体“跑路”。甚至,有的是昨晚签完合同,今天就说要撤资,一度令导演李路处在崩溃边缘。没有钱,电视剧就无法正常开拍,在经历了几十次被毁约后,最后留下来的5家投资方:天津嘉会文化、北京正和顺文化、上海利达影业、大盛国际传媒、凤凰传奇影业,基本上都是首次投资电视剧的小公司,完全是“硬着头皮上”、“赶鸭子上架”。投资方中途“跑路”,一方面是对反腐正剧的送审迟犹豫态度;另一方面,投资方坦言,就是没有所谓“小鲜肉”来捧场,担心收视率,收不回成本。事实表明,投资方即使对题材、剧本、导演、编剧都满意,决定是否投资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压在当红明星的身上。当红明星自带收视率和流量,在投资方眼里,是最有把握的投资筹码。

如何破局?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制片方,都将当红影星视为最重要砝码,这样的局面似乎无法改变。我国广电总局的审查机制是必须拍完所有剧集一起送审。制片方即使片子拍完了,也有可能过不了审查;电视台对电视剧剧情无法实时控制,不可能像美剧一样根据市场需求中途调节剧本。

+

对制片方而言,电视剧拍完后期即使通过审查,也未必卖得出去;对电视台来说,花钱买来电视剧,不一定就能赚钱。因此,双方在题材、剧本、演员、导演、编剧的选择博弈中,把赌注压在当红明星身上是风险最低的。两头都有强大需求,而眼下当红的明星总计也就那些人,自然可以坐地起价。比如,今年年底要播出《如懿传》制作成本共3亿,而女主角周迅一人的片酬就占到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一,令人乍舌。实际上早在年,演员暴涨的片酬就引发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sc/10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