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麻雀存在于各个方面,比如语文书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我们小的时候,因为手机电脑还未发达,所以玩耍的游戏多是爬树、抓蜻蜓、抓蛐蛐等。其中麻雀也是小时候孩子的猎物,它们虽然体型娇小,但平时“叽叽喳喳”的总是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周围,所以即使没有抓过麻雀,也对麻雀有所了解。
麻雀在生物学界的记载中,麻雀在地球上共有27个品种,其中我们平时常见的多以树麻雀和家麻雀为主。麻雀体型较小,一般只有14厘米左右,因为双翅短小,所以麻雀通常只能飞行四分钟以内。麻雀常年生活在人类周围,比如树上或者屋檐下。不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房子也出现了变革,于是麻雀的生存场所也逐渐改变。
根据生物学家的了解,麻雀的寿命最长可达七年,一般在气候温和的春秋季都可以繁殖,一窝会有4个以上的卵,所以麻雀的繁殖力还是比较强的。不过在麻雀的生长史上,很多幼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正常生存,所以麻雀的繁殖率很高,但生存率却很低。麻雀虽然可以与人类共生存,但因为麻雀会食用人类的食物,于是也曾遭到过人类的捕杀。
“灭雀行动”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国内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粮食非常短缺,甚至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但就是这种艰难的生存条件,麻雀却依旧会“偷食”人类粮食,渐渐的人们也开始讨厌麻雀。到了年,随着麻雀在人们心中的“仇恨值”越来越高,于是人类也掀起了“灭雀行动”,甚至各种战术、方式方法也都不断推出,麻雀也成为了“老鼠”一般的存在。
根据年全年的数据统计,当时一年内就有两亿多只麻雀被捕杀,随着麻雀数量的急剧减少,生物界的相关学者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也表达了麻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好处,而这才最终导致“灭雀行动”的结束。在专家的研究中,麻雀能够捕食害虫,帮助农作物生长,但“灭雀行动”过于庞大,所以在年之后,麻雀甚至濒临灭绝。
随着麻雀数量的急剧减少,在刚刚停止对麻雀的捕杀后的第二年,国内粮食就遭到了众多害虫的侵扰,迫于粮食危机,我国甚至从苏联引进了数百万只麻雀来维持生态和保护农作物。虽然苏联的树麻雀与我国的家麻雀有所区别,它们除了身上不同外,生存场所也有所区别,不过好在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国的本土麻雀为何越来越稀少?其实经历过“灭雀行动”之后,我国本土的家麻雀也就变得不太常见,因为人为的过度捕杀已经让家麻雀失去了正常繁殖的条件,并且之后引进的树麻雀也占据了本土麻雀的生态位。再加上现在城市化导致家麻雀失去了原本的生存场所,所以众多因素加在一起,最终也就导致了本土麻雀的现状。
结语:
地球上每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即使有些生物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需要采取最科学的方式进行解决,否则大量的捕杀只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