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教学丨意大利文化与汉语教学指南

国家概况

地理环境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萨丁岛组成,其境内还有两个袖珍国—圣马力诺和梵蒂冈。

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意大利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10℃,7月23~26℃。国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大多信仰天主教,首都罗马。

政治

①国家体制

意大利属于典型的议会民主制政体。议会是最高立法和监督机构,具有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代表国家的统一,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理行使管理国家职责,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本届政府成立于年6月,系意战后第65届政府。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总理朱塞佩·孔特。

②国家符号

国旗

长与宽之比:3:2

颜色:绿、白、红

绿色:民族的希望

白色:国家的信念

红色:耶稣的仁慈

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正式规定绿、白、红三色旗为共和国国旗。

国徽

意大利国徽呈圆形。

五角星:意大利共和国

大齿轮:劳动者

橄榄枝:和平

橡树叶:力量与尊严

红色绶带:“意大利共和国”

国歌

意大利国歌为《马梅利之歌》。歌词由意大利爱国诗人戈弗雷多·马梅利(GoffredoMameli)于年创作。从年起成为意大利国歌。

经济(数据来源:意大利国家统计局)

①发达工业国,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

②服务业发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

③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

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⑤北方工商业发达,南方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为落后。意大利现行货币是欧元。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

(1)语音:

①元音发音要饱满清晰,保持肌肉紧张状态,元音没有弱化现象。

②辅音发音规则较多(清浊辅音、双辅音)。

③意大利语有大舌颤音r。

④复合辅音gn与gl的发音。

⑤意大利语的重音一般都落在每个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意大利字母表(意大利有21个字母,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16个,还有5个外来的辅音字母,J/K/W/X/Y用在外来词的拼写中。)

(2)词汇

①涵盖广泛,数量庞大。

②语义灵活,意大利语的词汇根据语境的不同意义会发生很大变化。

③变化性强。一个简单的动词各种时态语态的变化就有50余种形式;相同的词根可以通过词头词尾的变化组合成新的单词。

(3)语法

①意大利动词共有七个式(直陈式、虚拟式、命令式、不定式、分词、副动词、条件式)。

②意大利语动词有八个时态,分为主要时态:现在时、简单将来时、先将来时;次要时态:过去未完成时、完成时、超完成时、远过去时和愈远过去时。

③名词分阴阳两性,阴性主要词尾收a,阳性主要词尾收o.

重要城市

米兰:时尚之都

罗马:首都、世界天主教中心

威尼斯:水城

佛罗伦萨:文艺之都那不勒斯:南部的第一大城市

热那亚:海港城市

物质文化

建筑物和文化遗迹

罗马斗兽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

真理之口

圣彼得大教堂

万神殿

比萨斜塔(钟楼)

饮食

意大利地形狭长,南北气候风土差异很大,逐渐产生独特的地方菜系;意大利饮食烹调崇尚简单、自然、质朴,地方菜按烹调方式不同而分成四个派系:

北意菜系:千层面,意式多梭饭和米兰式利梭多饭,牛油。

(千层面)

中意菜系:多斯尼加牛肉、朝鲜蓟

(朝鲜蓟)

南意菜系:榛子、莫撒里拿芝士、佛手柑油和宝仙尼菌,橄榄油,香草、香料和海鲜。

(海鲜)

小岛菜系:盐渍干鱼籽和血柑桔,以海鲜、蔬菜、干面食为主。

传统服饰

意大利南部传统服饰,妇女常年披着头巾,即便戴帽子时,也要把头巾罩在帽外。盛装是宽松的黑色衬衣加上饰以红色缎带的白色围裙,衬衣外再穿上长袖的黑色或蓝色天鹅绒外套。

制度行为文化

风俗习惯

女士优先

在意大利,女士一直受到尊重,特别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女士处处优先。

宴会时,要让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动刀叉进餐,先生们才可用餐。进出电梯时,要让女士先行。

婚姻习俗

民政婚礼:

结婚当天新人先去市政府别墅大厅办理结婚手续,然后在当地酒店办喜宴款待客人。

宗教婚礼:

婚礼在教堂举行,新郎在教堂圣坛等候,新娘由自己的父亲带到新郎身边,由牧师主持,唱诗班唱祝词,童男童女撒花祝福。

丧葬习俗

意大利习惯对死者进行土葬。各地都有公墓。大城市的公墓十分讲究,就像一座花园,里面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爱迟到”的意大利人

赴宴迟到是常事。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特别是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时,经常迟到。他们晚到15或20分钟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迟到时间过长,他们常常会说:“交通太拥挤了,真是对不起。”

葡萄酒之乡

商店门口有插葡萄枝的习惯。意大利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过去,有些农民家里酿了许多酒,自给有余,便打算出售一些。他们将葡萄枝挂在自家门口,过路人一看便知道这家有酒卖。一旦酒已售完,绿枝就被取下。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有些商店门口仍然挂起葡萄枝。

文化禁忌

(1)认为“3”和“13”是两个不吉利的数字,也不喜欢“星期五”。

(2)他们忌讳将盐撒落在地,因为盐对人类非常重要。

(3)送给女士的鲜花以单数为宜,送玫瑰表示求爱,菊花则用于丧葬。

(4)外出会客前不要吃大蒜,忌以手帕送人,因为手帕是擦泪用的。

(5)不要谈政治特别是黑手党、腐败等问题,也不要谈美式橄榄球。

(6)意大利人喜欢绿色(象征春天);蓝色(吉祥)、黄色(美神);忌紫色、忌仕女像、十字花图案。喜欢动物和鸟类的图案。喜欢狗和猫。

重要节日

精神心理文化

国民性

崇尚艺术的精神追求

热情轻松的人格倾向

优越自豪的民族认同?

宗教信仰的双重态度

文学

古罗马:戏剧

(1)普劳图斯:《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一坛黄金》。

(2)阿非尔:《岳母》《两兄弟》。

(3)维吉尔(前70-前19):古罗马最重要诗人,《伊尼德》《牧歌》《农事诗》。

(4)塞内加:《美狄亚》(血亲复仇)、《费得尔》(强烈情欲)、《特洛伊妇女》(命运残酷)。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

但丁,与美国的莎士比亚和德国的歌德并称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大巨匠。代表作有《神曲》。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名作。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十四行诗》。

薄伽丘的《十日谈》

但丁的《神曲》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

近现代意大利文学

20世纪,意大利文坛出现“微暗派”、“隐逸派”和“未来派”。代表人物:

(1)夸齐莫多:诺贝尔文学奖。

(2)蒙塔莱:年诺贝尔文学奖。

艺术

绘画

达?芬奇:不但是画家,而且是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达?芬奇绘画特点是:精深。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歌剧

意大利歌剧产生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之交。它是一个综合艺术体裁,是由音乐、戏剧、舞蹈、舞台设计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但歌唱是其主要部分。用美声唱法,意大利语言演唱。意大利歌剧分为:狂欢节的演唱、幕间小表演、田园戏剧、牧(情)歌剧。代表作:《图兰朵》《摩西》《茶花女》。

《茶花女》

《图兰朵》

《摩西》

赴任指南

(一)意大利教育体系

1.按照意大利相关法律,6至16岁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完全免费。

2.意大利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国家拥有高水准的公共教育,超过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全国约有60%的幼儿园、90%的中小学、80%高中及90%以上的大学属公立学校,学费低廉,家长的经济负担极微。

3.意大利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均为九月开学,采用两学期制,每年2月和9月开始新学期,大学则为10月开学。

4.意大利全国现有大学88所,其中国立大学54所,私立大学13所,专科学校11所,共有个系,个专业。其中美术、设计、音乐、体育等专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5.意大利大部分小学和初高中学校上课时间为8:00—13:00,剩下的半天时间是由自己自由支配。

(二)意大利汉语教学情况

1.汉语教学的历史

2.汉语教学现状

(1)中小学汉语教学

意大利中小学的汉语学习包括四种形式:

①必修课,纳入到常规国民教育体系之内来学习。在意大利的很多国立高中,有把汉语作为学分制的必修课程学习2年的(主要针对科学方向的高中生),也有学习5年的(主要针对语言方向的高中生)。意大利的汉语老师按照意大利教育部指定的汉语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毕业前进行汉语考试。

②选修课。

③中文学院面向中小学生的中文课堂和教学点的汉语学习。

④在意大利小学开设的的汉语兴趣班学习,学习周期短。

截至年底,全国约有高中生学习汉语,占意大利高中生总数的0.7%,开设汉语教学的高中共有所,占全国高中总数的8%,其中41%的高中已将汉语作为高中毕业考试的一门科目。

(2)《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

——标志汉语文化教育首次纳入意大利国民教育体系

《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特点

1)注重适应本国教育标准与保持汉语的自身特点相结合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意大利外语教学影响最为深远,《大纲》在教学理念、语言能力分级标准等方面都充分参考了《欧框》的标准。

A.教学理念:《大纲》贯彻《欧框》提倡的“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重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大纲》将学生们的语言行为视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将“交际活动”分为:语言输出、语言输入、互动活动。

B.语言能力分级标准:《大纲》沿用了《欧框》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

2)注重语言功能与语言要素学习相结合

《大纲》采用交际法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交际话题和语言功能的学习。

A.交际话题(18个):个人情况、外表性格、情感情绪、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家居环境、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节日假期、交通住宿、购物服务、健康保健、其他服务、环境、学校生活、紧急情况、社会问题。

B.语言功能:《大纲》也选用了社交表达、情况表述、态度表达、情感表达、使令表达和谈话技巧6个类别中的多项语言功能:问候、约定、询问、说明、批评、表扬、喜欢、中立、请求、建议、列举、比较等等。

3)《大纲》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继承了交际法教学的理念,采用螺旋式安排,在同一话题上学生学习的语言功能和词语的难度逐步提升。

4)注重词汇的应试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大纲》和《HSK词汇大纲(年修订版)》对比情况

(3)大学汉语教学

大学的汉语教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把汉语作为专业来学习和研究的中文系的汉语教学。比如,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罗马大学、威尼斯大学、都灵大学等都有中文系,师资力量较强,学生人数也相当可观。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文系有逾名学生;威尼斯大学中文系有约名学生。培养体制也是从专业本科生(3年)培养到硕士生(2年)培养,再到博士生(3年左右)培养,各个阶段都有。

②把汉语作为公共性质的大学课程学习。以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为例,除了中文系学生学习汉语之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比较文学和考古等专业方向的学生也在学习汉语。外语系的学生还把汉语当成第二或者第三外语来学习。

③中国中文学院开设的大学汉语课程学习。中文学院在意大利大学开办已有10余年的历史,主要服务于大学,又不局限于大学。开设的课程多是对大学汉语课程学习的强化和补充,《商务汉语》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4)华侨华人子女的汉语学习

意大利有不少华侨华人开办的中文学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类型的学校学生人数众多,目前国务院侨办正在加大投入,尽力使类似的华文学校的汉语教学更加规范。

(5)汉语辅导和培训学校

这些语言学校,除了提供英语、德语等外语培训之外,还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类汉语课程培训,如《航空汉语》《旅游汉语》《银行汉语》等专业汉语学习;还有专门针对汉语水平考试如HSK、HSKK等“考试型”的辅导课程。

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

孔子课堂

汉语教学模式

教师素质

意大利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制约志愿者敏感度和效能感的发展。志愿者在意期间的交际呈现交际圈狭窄、交际单一浅显的特点。志愿者的义际对象主耍有两大群体,一是中国同事和同期志愿者,另一个是意方同事和合作教师。

(2)语言障碍制约志愿者效能感的发展,影响交际信心。志愿者在意面临的最大跨文化交际障碍就是语言障碍,语言不通严重阻碍了志愿者与当地人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影响交际信心与交际效果。

(3)文化差异引起一定交际障碍,影响志愿者的交际效能感。中意间的文化差异,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时间观的差异,非语言行为的差异以及对待外来人员态度的差异等给志愿者带来了不少跨文化冲突和障碍,从而影响了志愿者对自我跨文化效能感的判断。

(4)个体差异制约着志愿者效能感水平的发展。志愿者之间的男女性别差异、人格差异和自我民族中心主义的程度影响着志愿者的交际效果和交际效能感。

意大利志愿者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对策

(1)提高志愿者的跨文化意识。

(2)提高志愿者的语言能力。

(3)促进志愿者交际圈的扩大和深入。

(4)培养志愿者的多元文化人格,提高“共情”能力。

教学资源

(1)《意大利人学汉语》目前意大利使用面比较广的汉语教材。其主要适用对象是大学生。

(2)《汉语乐园》适合中学生及儿童。

课堂管理

(1)学生喜欢在课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氛围较为活泼也较为松散。

在第一节课上,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纪律规则,在小组讨论、全班投票表决之后,确立班规,明确奖惩,并以此为依据,规范课堂纪律。

(2)学生迟到现象比较严重。

采取表扬鼓励积极行为与惩罚消退不良行为相结合的方式。

(3)汉语教师威信力不高,对学生、学校了解不够。

在课堂管理模式上,采取学生自主管理、中方教师课堂管理与意方当地学校教学主管管理三者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

意大利汉语学习者采访

我们小组采访了目前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汉语的意大利学生巢国雷(中级班,学习汉语2年),就学习汉语的原因、经历、难点、意大利汉语教学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访谈,以下是采访录音。

参考文献:

[1](英国)雷蒙德?弗拉,亚历山德罗?法拉希著.王慧姑译.文化震撼之旅—意大利[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朱勇,孙岩.意大利汉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4).

[3]许舒焙.意大利中学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初探[J].国际汉语教育,(1).

[4]金志刚,史官圣.《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分析与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3).

[5]金志刚,庄瑶瑶.意大利高校汉语课程设置模式及其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

[6]张胜林.浅谈意大利的汉语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3).

[7]赵秀英.意大利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演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

[8]朱勇.意大利歌剧艺术的早期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3).

[9]郎亚鲜.赴意志愿者跨文化能力研究:敏感度和效能感[D].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龙则灵.意大利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策略研究——以比萨孔子学院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姚涵.意大利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基于新闻网站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陈晨.意大利孔子课堂的发展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闫明度、关梦洒、邱昰逾、廖毓红、罗雯雯,华中师范大学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粟沁维

编审:陆方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sc/4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