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知名财经作家,著有《激荡三十年》、《大败局》、《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华为是四十年企业史上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年,华为取代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者。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超过多年盘踞第一的美国高通,跃居全球公司之首。在年的世界强榜单中,华为以.1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中国民营公司第一名,全球第83名。
年5月,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大会,轮到任正非发言时,他说:“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熟悉他言行的人都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表现得忧心忡忡,随时准备迎接“大限”的到来。
任正非似乎是一个笛卡儿式的怀疑主义者,他们承认知识的有限程度,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缺乏信心,因而更愿意以系统性的怀疑和不断的勇猛考验,达到求知求实的目的。放置于中国,他则类似于商鞅、曹操这样的人物。
多年以来,他一直拒绝与媒体直接见面,只在年的6月,接受过一次并非事先安排的、短暂的记者群访。外界对他的思想的了解,全部来自那些有意无意“泄露”出来的内部讲话或信件。
年,华为跃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他发表《华为的冬天》,提出“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年,他写下《北国之春》,认为:“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在一份内部讲话中,他更直率地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向死而生”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元命题之一,死亡在存在论上不是一个事件,而是存在本身,因此萨特才说,“我不是为着死而是自由的,而是一个要死的自由的人”。在任正非的所有传世文本中,均未见他言及任何哲学家思想,这只能说,是生命的苦难和磨砺让他成了一个悲观的勇敢者。
*摘选自吴晓波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新浪理财大学——吴晓波讲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为你解读任正非、李书福、许家印、雷军等人的创业故事,分析三鹿、吉利、恒大等企业盛衰的案例,再次共同经历这改变了每个人的十年。周内特价
18节音频课仅售19.9元!
9月6日19:00恢复原价58元
扫码立即抢购
小福利
扫码加小助手,将有资格优先参与免费大师课,还有不定期送课福利哟!
Tips:购买课程后,你的课程可以在“新浪财经APP-理财大学-已购”界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