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麻雀背后的深思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73005.html

毛主席发动消灭麻雀之战始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上演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消灭麻雀的全民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年3月到11月上旬的8个月的时间中,全国捕杀麻雀就多达19.6亿只!毛泽东主席从听取农民反映开始灭“害鸟”麻雀,到最终尊重科学收回了灭雀的成命,为麻雀“平反”,前后经历了5年的时间,也反映了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个渐进的过程。

被划归“四害”后,麻雀开始了其悲情时代。

年冬,毛泽东听到农民反映:麻雀成群,祸害庄稼,一起一落,粮食上万。在农村长大的毛泽东幼时就深知麻雀对农作物之害,他当即对有关部门发出指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刘瑞龙找到中科院动物所前任副所长钱燕文询问这一问题。钱燕文回答,我们对麻雀的食性还没有系统研究过,不敢肯定是否应当消灭麻雀。

点评:毛主席的出发点是好的,一切为人民,但是专家学者们的过度守护主席,不敢提反对意见,是对主席一世英名最大的伤害。毛主席天生对各方面事务保持好奇心和批判力。但是对于生态学,他的知识储备是比不上专家的。当然在那个时期,农业占据第一地位,其他均为次等学科的情况下,麻雀的损伤无关任何人的利益。顶多算玩闹。专家自然不会用自己的地位为小动物背锅。哪知政策的执行都是如火如荼,因而造成巨大伤害和长期负面影响,长久地影响了科学理性的决策。?此时,毛泽东正在组织起草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年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进人高潮,预计到全国农业生产高潮即将到来,并将转而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大发展。为了使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着手起草一个从年到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于是毛泽东决定把麻雀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作为必须予以消灭的“四害”写进纲要。

这一年的11月间,毛泽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位省委书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讨论并商定了《农业十七条》(即《年到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又称《农业四十条》的前身),其中第13条为:“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消灭老鼠(及其它害兽),麻雀(及其它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未研究),苍蝇,蚊子。”

在酝酿《农业十七条》的过程中,农业部一负责人曾约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研究员、鸟类学家郑作新,就该不该消灭麻雀听取意见。郑作新表示:国内有关麻雀的研究资料很少。麻雀在农作物收成季节吃谷物,是有害的,但在生殖育雏期间吃害虫,是有相当益处的。对付麻雀的为害,不应该是消灭麻雀本身,而是消除雀害。

情况还在存在,问题仍难解决。遗憾的是,郑作新的正确意见在当时没有被采纳。(为何没采纳,是被谁否定)

在年12月21日,以中共中央名义下发给中共上海局、各省委和自治区党委征求意见的《农业十七条》中;在年1月间,由《农业十七条》扩展的《农业四十条》中,都将麻雀列入“四害”之中。1月23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1月25日,经最高国务会议讨论通过的《纲要草案》,第27条是这样表述的:“从年开始,分别在五年、七年或者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至此,麻雀被定性为害鸟并判极刑,各地展开了捕雀运动。在年冬,甘肃省就有百万青少年齐出动,七天消灭麻雀23.4万只的报道。其它各省自然也不甘落后,一时间,麻雀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纷纷毙命。

那个地方愚昧,自此体现

?生物学家呼吁为麻雀缓刑,《纲要修正草案》提出了可以不消灭城市和林区的麻雀。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年秋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专门召开了一次麻雀问题讨论会。有几位专家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挺身而出,为麻雀鸣冤。首先发言的是实验胚胎学家、细胞学家、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朱洗。他引用了大量史料,尤其是年出版的经典著作《自然界的奥妙》一书中“麻雀篇”的许多科学资料,阐述了历史的教训: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也称腓特烈大帝),因为讨厌麻雀每天唧唧啾啾叫个不停,而且还偷吃樱桃园里的果子,就下令悬赏除灭麻雀,谁杀死一只麻雀就可以得到六个芬林的奖金。于是大家争相捕雀,结果麻雀没有了,而果树的害虫因没了天敌,越繁殖越多,把果树叶子都吃光了,结不出一个果子来。大帝不得不急忙收回成命,并且被迫去外国运来麻雀,加以保护和繁殖。朱洗在继续引用美国纽约以及附近城市、澳大利亚为扑灭害虫从国外引进麻雀的成果后说:我们如果公平地衡量利弊得失,应该承认麻雀在某些季节确实有害,更多的时间是有益的。他郑重地提出:是否应该消灭麻雀尚应考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研究员、鸟类学家郑作新接着发言,提出两点意见:一,防治雀害应是消除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本身;二,麻雀在饲雏期间是吃虫的,在这一阶段是有相当益处的。他说:对麻雀的益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辩证地对待。在农作地区,它吃谷物是有害的,但在城市、公园、山区、森林地带,它是否同样有害,尚属疑问。在农业发展纲要中关于除四害的规定,说的是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消灭麻雀。为明确起见,似乎应该改为在一切麻雀可能为害的地方消除雀害。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薛德焴、复旦大学教授张孟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院长辛树帜、福建师范学院教授丁汉波等几位动物学家认为,定麻雀为害鸟的根据不足,建议在没有得到科学结论之前暂缓捕杀麻雀,政府不要轰轰烈烈地发动灭雀运动;同时呼吁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麻雀的益害问题进行深人研究。

当然,讨论会上也有不少学者不同意以上专家的观点,坚决拥护捕杀麻雀。鉴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而且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决策,主持会议的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李汝棋在会议总结发言时说:“目前对这个问题我们很难作出结论。希望大会将记录整理出来送农业部参考。我们建议所谓的为麻雀“缓刑”和修改政府法令,是不适当的。”(见《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关于麻雀问题的讨论记录》)

会议过后,麻雀益害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上海《文汇报》于年冬至年春,陆续刊出一些生物学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

赞成并拥护消灭麻雀的代表人物的是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生物学家周建人(鲁迅的三弟)。他的文章《麻雀显然是害鸟》刊于年1月18日的《北京日报》。《北京日报》编者所加的按语,明确指出编发这篇文章,是针对朱洗在中国动物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有关麻雀益害问题的发言,以及《文汇报》刊出的几篇文章。周建人以自己幼年在农村的体验,在其文章中断言“麻雀为害鸟是无须怀疑的”,“害鸟应当扑灭,不必犹豫”。

在专家们的争论声中,《纲要》草案做了修正。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经过修改后的《年到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修正草案》)中,“除四害”的条文改为:“从年起,在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

年掀起全民灭雀运动的高潮,8个月内捕杀麻雀19.6亿只!

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总路线提出后,举国“大跃进”运动很快就开始了。《纲要修正草案》曾经作出的关于在城市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的规定,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中央要求在几年时间内提前实现《纲要修正草案》。消灭“四害”尤其是消灭麻雀的期限自然也随着大大地提前。

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指示提出“消灭四害,不但可以在十年内实现,而且完全可能提前实现”。2月13日《人民日报》在一篇社论中称:除四害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要争取在十年内甚至更短时间内,在全中国除尽“四害”,使我国成为富强康乐的“四无”之邦。3月17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卫生部联合召开除四害、消灭疾病竞赛会议,口号是:“争取提早成为四无国”。

从年3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民灭雀运动的高潮。

全民围剿聚歼麻雀运动首先从四川省开始,自3月20日至22日,全省灭雀万只,毁雀巢8万个,掏雀蛋35万个。随后,天津、哈尔滨、杭州、长春、镇江、北京等城市纷纷效法,这些城市到4月6日共灭雀万只。截至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不完全的统计共捕杀麻雀19.6亿只。

毛泽东终于发出新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

经此浩劫,麻雀数量锐减,人们无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忽视生态平衡,必然要受到惩罚。年春夏,上海、扬州等城市树木害虫大发生,有的地方人行道树的叶子几乎被害虫吃光。生物学家更加强烈要翻麻雀冤案。

但此时,毛泽东还没有意识到发动消灭麻雀的全民战争之错误。年7月10日下午,他在庐山会议上讲到《农业四十条》即《纲要修正草案》时,又提到了麻雀问题。他不无情绪地说:有人提除四害不行,放松了。麻雀现在成了大问题,还是要除。(背后还是官僚主义大惊小怪)

一些生物学家继续呼吁为麻雀翻案。理论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京华甚至说:为麻雀翻案,比替曹操翻案意义大(见年9月26日《科学简讯》新第28期)。

专家们的疾呼终于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以党组书记张劲夫的名义,将《关于麻雀益害问题向主席的报告》送请胡乔木转报毛泽东。随《报告》附送了一份《有关麻雀益害问题的一些资料》。《资料》共三个部分:一、外国关于麻雀问题的几个历史事例;二、目前国外科学家的一些看法;三、我国科学家的一些看法。

毛泽东很快看到报告,并于11月29日签署:印发各同志。这个报告后来作为中央杭州会议文件之十八散发给与会者。

毛泽东在3月18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至此,消灭麻雀的运动终于划上了句号。但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其中一项虫害,或多或少与麻雀数量大减有关。

度尽劫波的麻雀,也终于过上了相对平静的日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dl/4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