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
/
的雨
家乡在汉中盆地周围的巴山,每到晚秋,家乡总会滴滴答答的落雨,山顶云雾缭绕,但每次下雨虽冷却并不冷清。
记得小时候,下晚自习骑着自行车回家,看着沿途人家屋里亮着的温馨的光,水摊倒印着窗子里泛黄的灯,慢慢也就到家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窗外不停地落雨,屋子里更是一片喧闹,窗外的雨声似乎掩盖了屋里人的喧闹,点着蜡烛,一群人喝着刚烧热的酒,聊着今年的收成好不好,谁家的女儿有没有嫁人……村子的灯光慢慢熄灭,伴随着几声狗叫,在雨声中慢慢地睡去。
第二天醒来,树叶被洗刷过,山顶云雾缭绕,连绵的山峰焕发出新的色彩,有的百尺峭壁、陡峭险峻;有的从远处看像接连着天空,千奇百怪,如果从空中看,又像是雨后春笋,扎根在这大地,缠绕其间的公路,连接着稀稀落落的村庄,像是有仙人矗立。突然明白了古人为什么将道观修在深山之中,这里雾气缠绕、飘渺莫测。
雨后河里更是一片气派,汉江从这里起源。下雨后水位猛涨,水流拍打着岸边的河堤,卷走了许多黄土,浑浊而磅礴,反复奔腾、激流勇进,有着江河之气势,几个年轻人拿着鱼竿,在河边垂钓,似乎是由于下雨缘故,鱼儿格外的活泼。
雨悄无痕迹的洒落在高高耸立如同宝塔般的大巴山麓上,前人硬生生挖出一条石道,通向一座幽深古老的道观,各种道教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怒目圆瞪,檀香烧了一半,留下刚刚祭拜过的痕迹,每到庙会时节,香火鼎盛,陆陆续续的人行走在崎岖的山路,虽然路很窄很陡,却也挡不住香客虔诚的心,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姻缘或者家人平安,将人生期许寄托在这大山道观中,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座山修饰成宝塔模样,也惊艳于前人锲而不舍,在陡峭山中开辟的羊肠小道。正是因为地势险峻,听说民国时期的麻匪也正是因此而选择居住于此,取名同心寨,勠力同心。后来麻匪被赶走,依靠附近乡邻捐赠修建成了现在的道观,时代变迁,祭拜的香火却从未熄灭。
雨洒落在油菜花苗上,为来年的菜花盛开孕育力量;雨散落在松林中,麻雀偶尔的叫声打破了宁静;松鼠前来觅食,警觉的左顾右望;雨滴散落在水库里,激起阵阵涟漪,鱼儿欢快的摇曳着尾巴;农人扛着锄头往树下跑,借着这场雨得以休息,洗脱疲惫。
洒落在深山的雨,像是汇入江河的细流,没有踪迹,偶尔的惊雷在苍穹回荡,深山如同大海一样风平浪静,却不知道,里面有着许多素未谋面的动物也做着我们的邻居,大自然用它宽旷的胸怀,容纳着万物。
雨后的小镇,到处都充斥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高山是那么陡峭、遥远,不禁让人心生敬畏,人依靠这自然的风雨雷电,滋润着庄稼,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又相互和谐。(原料监督站薛兴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