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读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7月20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中国与意大利建交50年》。

对于意大利和中意关系而言,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由五星运动和民主党火速组建的新联合政府上台后,意大利重回欧盟主流政策框架。然而,意大利国内的一系列难题并未迎刃而解,经济再度接近零增长,社会形势依旧严峻,政党格局也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意大利令世界注目,而中意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则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两国合作也随之步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年度《意大利发展报告》的主题报告以“迈向建交50年的中国与意大利合作”为题,对建交以来两国合作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与思考。过去50年,中意两国合作的密切程度逐步加深,合作的方式与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建交至世纪之交,两国合作的发展虽也经历过波折,但是总体上较为快速平稳,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双边关系发展尚不够成熟,双方在经贸、科技和社会领域的合作以互补性为主,而人文交流与合作尚不十分活跃,第二个阶段从新世纪初到年,随着两国于年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两国合作步入战略性构建与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一阶段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经济结构逐步呈现出新的互补性,经贸合作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对意大利投资迅速增长成为新亮点,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双方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面开花、蓬勃发展的新态势。第三个阶段是年以来,两国合作开启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启主要得益于习近平主席年成功访问意大利。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等一系列重要政府间文件,两国企业还签署了价值约25亿欧元的合作协议。意大利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是欧盟创始成员国和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中意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无疑是对“一带一路”已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也将为“一带一路”在欧洲乃至其他地区的持续推进注入新动能。

总体而言,过去50年,中意合作经历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在国际环境与两国国内发展状况演变的共同推动下发生的。在此期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冷战结束、欧洲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以欧洲内部大市场建成和欧元问世为标志),中国加入WTO、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近年来欧洲一体化陷入低谷、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等都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是影响中意两国关系与合作发展演变的最重要变量。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意两国合作的潜力将得以更全面深入地释放。

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是中意两国合作的一大亮点。如果说过去50年来中意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那么中意文化交流与合作则给两国人民带来丰富厚重的精神享受。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至今仍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大国,目前两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分列全球前两位。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曾在东西方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无论是首创文化合作机制,罕见的大批量文物遣返,还是联合举办各类高水平的文化活动,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彰显着相互吸引、相互欣赏、互学互鉴、交相辉映的精神内涵。独具特色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的民心相通,也将继续成为未来两国全面提升合作水平与质量的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虽然建交以来中意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鉴于两国一向无重大政治利益冲突,而经济和科技上的互补性较强,文化上又相互吸引,务实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预计在建交50年的新起点上拓展与深化合作将继续成为未来两国关系的核心内容。

01

意大利尚未走出债务危机的困境,经济再次接近零增长

蓝皮书指出,自年底,意大利连续遭受多重冲击,经历了二战结束后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年至年,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了超过9%。年至年,该国经济实现了年均约1%的增长,GDP始终未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同期,失业率也由年的6.9%升至年的12.7%,此后虽略有下降,但是至年底仍高达10%,南方地区失业率为17.6%,青年失业率为28.4%。经济增长低迷与高失业长期共存导致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年意大利的人均GDP仅大致相当于年的水平。鉴于此,有意大利经济学家认为该国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自年起,意大利经济实现复苏,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但是自年底起,由贸易和制造业生产下滑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也使意大利经济开始步入大幅下行轨道,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再度接近零增长。除此之外,国内政治的起伏也使意大利的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抑制了流动性,提高了借贷成本,压制了投资活动,从而影响到整体经济表现。

年上半年,意大利出口的表现优于其他欧元区成员国。但是,年第三季度,出口却拖累了意大利的经济增长。随着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下降、贸易限制以及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预计~年出口对意大利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接近于零。

年,公共财政仍是意大利经济的大难题。实际上,受到欧盟紧缩政策的约束,自年至年,意大利已经连续八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红线以内。当然因为还无法抹平赤字,而且经济增长低迷,所以公债比重还在提升,至年年底为.8%,比年时高了将近30个百分点。年9月上台的“五星运动+民主党”的新联合政府在公共财政问题上不再与欧盟针锋相对,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年财政预算案。此外,由于利率走低,政府部门偿还公共债务利息的压力明显减小。然而,公债与GDP比例短期内难以显著下降。

意大利的经济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稳定的政治与政策环境,以及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意大利需要改革民事司法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减轻行政和规制负担、增加公共部门投资,需要进行全面的财政改革、合理化税收支出,需要进一步改革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应推行求职与培训项目,还应进一步改革养老金体系。从目前而言,这些结构性改革的前景仍不确定,而且与政治环境和政府稳定密切相关。

02

移民问题仍然是意大利的焦点问题,意大利谋求与欧盟各国一道解决

蓝皮书指出,自地中海“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共有70余万名移民以非常规方式进入意大利,给其公共支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沉重压力。民众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fz/4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