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一日在君山墅遇见28种鸟儿,在此过冬各有绝招,蓝鹊守洞待鱼,田鹀组团觅食,红尾鸫捡拾干果……
1月24日是个多云的星期天,早上气温零下3度,不戴手套感觉冻手。8点20从君山墅桥西的停车场开始起步作本月的鸟类调查。刚下车,一波鸟影就扑入眼帘。
从金银木灌木丛飞起的是红尾鸫,它仍在寻找枝头剩余的干果作早餐。一群燕雀,至少30只以上,从高高的杨树梢群飞掠过。虽然燕雀没有鸿鸪高飞的志向,但结伴生存、抱团取暖的智慧,可以帮助它们度过北方的寒冬。可谓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小树林中传来“笃笃笃”敲木头的声音,寻声而望,一只小小的星头啄木鸟正在埋头找食。
北红尾鸲雄鸟羽毛蓬松,贴身的绒羽保暖性很强。(北红七哥摄)
忽然一只色彩鲜艳的鸟儿从灌木丛中飞上槐树高枝,变成一个毛茸茸的剪影,用望远镜细看,原来是一只北红尾鸲雄鸟。橙红的下体胸腹,配上黑翅白斑,颜色与夏天没太大区别,但羽毛更加蓬松,用保暖的羽绒抵御寒气。它的大多数伙伴早已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能留在这里的北红尾鸲,经过前段时间袭击华北的零下十几度严寒的考验,还能活跃于枝头的,都是生命力相当顽强的个体。
空中响起“滴儿滴儿“的一串鸟鸣声,几只小鸟落在高高枯枝上,这是一小群金翅雀。它们在君山墅四季常见,在全国也分布广泛。
两只沼泽山雀也在凑热闹,吱吱嘿嘿互相招呼着,在枯枝干叶中寻找虫子或虫卵。一只珠颈斑鸠忽然飞起。两只白头鹎低调地现身枝头,没有了夏天的聒噪,冷得一声不吭。
走在白河西岸,站在北桥上观望,四周悄然,河道雪白一片,远山带雾,云蒙山上的“京“字若隐若现。想起一句小学时的学过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古人所见的貌似萧杀冬景,其实真是细细观察,鸟儿仍在,只是隐身在草木之中,没有那般活跃罢了。
一对山斑鸠小路信步。(北红七哥摄)
沿西岸北行,一路有鸟相伴。两只山斑鸠在小径上结伴散步,走走停停,翅膀上的鱼鳞斑相当漂亮,与珠颈斑鸠灰扑扑的翅膀区别明显。一只沼泽山雀在河岸边的草木间叫个不停,找食忙个不停。
飞过白河上空的猎隼身强力壮,是国内体型最大的隼。(北红七哥摄)
天色渐亮,一只鸟影出现在白河上空,从东往西疾飞而过。个头比鸽子大,应该是一只猛禽。飞得很高很快,拍下细看,发现竟然是一只猎隼。它急急忙忙地奔西边远山而去,鸟过无痕,但它的矫健身姿定格在图片中。红尾鸫的叫声不时响起,在君山墅留下越冬的个体数量不少。一只红嘴蓝鹊飞过白河河道,消失在西岸。
沿西区小路走到西侧,草坪空寂,唯有喜鹊相逐。走到南端未开发的那片原生态荒野,却是过冬小鸟的乐园。
为小伙伴放哨的田鹀。(北红七哥摄)
从京密引水渠西边的村庄飞来一群田鹀,落在荒野干沟杂草中,消失难见。用望远镜搜索,发现它们埋头在地上枯草中找食草籽,羽毛的颜色与土地枯草落叶浑然一体,是天生的保护色。即使如此,它们仍保持高度警觉,在众多田鹀埋头觅食的时候,总有一只田鹀站在灌木枝上放哨,一有危险,马上报警飞走。田鹀哨兵要防范的鸟儿杀手,来自天空了,也有地面。除了猛禽之外,野猫是鸟儿的天敌。
苇鹀飞上玉米杆观望动静。(北红七哥摄)
荒地的草籽是苇鹀的冬粮。(北红七哥摄)
大群苇鹀也在这里寻找冬粮,一粒粒草籽给它们提供飞翔的能量。一只三道眉草鹀从草间飞上大树顶端,四下张望。一群上百只麻雀是这里的老住房,它们不时飞起,换个地方继续找食。其中混杂了一只棕眉山岩鹨,它的棕黄眉纹明显区别于麻雀,混在麻雀群中,寻求集体的保护。从去年秋天10月份就发现有棕眉山岩鹨在此活动,看来它要在这里度过严冬、迎接春天了。
一只棕眉山岩鹨混在麻雀群中活动。(吴小卫摄)
麻雀群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虽然没有鸿鸪的高远志向。(吴小卫摄)
一群30多只棕头鸦雀在荒地野草中呼朋引伴,这里是它们常年活动的根据地。在堆放绿化垃圾枯枝落叶的野地,鸟影更多。一只北红尾鸲雌鸟时隐时现,一只环颈雉雄鸟忽然惊飞,掠空几十米后落在荒草中隐身匿迹。
红尾鸫渴了就喝融化的冰水。(北红七哥摄)
绕到白河西岸南侧,白河仍是冰封一片,一群灰喜鹊在东岸啄雪解渴。靠近西区楼房的内河已有解冻迹象,鸟儿们相当活跃。红尾鸫飞落拦水石坝喝水,一只赤颈鸫飞上树梢。三只红嘴蓝鹊在楼房前的花园里寻找树上的残果。
戴胜有个"花冠道士"的绰号。(吴小卫摄)
在南桥西端南边的小坡上,保留着一小块原生态的绿地,各种灌木和百草丛生,少人打扰,这里成了一些胆小鸟儿的庇护所。一只红胁蓝尾鸲雌鸟窜出来到草地上找食,又迅速消失在灌木丛中,胁部一抹橙红给冬天增添一分温暖的亮色。一只戴胜在枯草地上用长长的嘴插进地里找食,飞起来时翅膀黑白分明,不愧“花冠道士”的绰号。
冬天的银喉长尾山雀像个小茸球。(北红七哥摄)
南桥西头的光秃秃的树枝上,传来阵阵细碎的叫声,来自两只银喉长尾山雀,一会儿倒挂金钩,一会儿凝神定格。夏居高山,冬迁平原,这种垂直迁徙的鸟儿在君山墅找到了过冬的家园。“三水夹两水“的自然环境,成了鸟儿栖息的宝地。一只远东山雀也来搭个伴儿,和两只银喉长尾在同一棵树上觅食。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只弱小的鸟儿要想在自然界生存,往往也得加入团伙,依靠集体力量,找到食物同共分享,遇到危险报警逃生。鸟儿混群杂居也是很常见的现象,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但鸟儿的世界略有不同,同种类的鸟结伴当然没问题,亲缘关系近的鸟儿结群也容易,比如太平鸟和小太平鸟在君山墅的停车场附近就结群吃小红果。但鸟儿混群不一类非得都是同类同种的鸟,有些八杆子打不着亲戚关系的鸟儿,也可以结群混居。云南盈江的森林中,有一种叫的白喉扇尾鹟的小鸟,总爱混杂在各种雀鹛形成的鸟浪中,而且总是一只方尾鹟随群移动,没见过两只同行的。也许弱弱联手也是一种生存智慧,毕竟多一双眼睛,多一分安全。
红嘴蓝鹊飞落到水洞边,不只是为了喝水。(北红七哥摄)
走过北桥,到白河西岸,鸟况一般。不过,红嘴蓝鹊在水边上演了鲜为人知的一幕。先后有四只红嘴蓝鹊,不时飞落到内河岸边,朝一小块融化的水面探望。它们翘着长长的蓝底白边的尾羽,鲜红的大嘴朝着水洞,神情专注。
原来是守洞捕鱼。(北红七哥摄)
开始以为它们是准备饮水,但没见仰脖喝水的动作。忽然有一只红嘴蓝鹊探头往水洞一啄,迅速起身飞向树梢。赶紧用相机一串连拍,放大画面细看,发现那只蓝鹊嘴尖叼着一条小鱼,尾巴还在淌水。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红嘴蓝鹊之意不在水,而是伺机捕鱼。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蓝鹊捕鱼。这种杂食性的鸟类,什么都能吃,不挑食,适应环境能力强。但它还能知道冬天冰冻的水下有鱼,守洞待鱼,一击成功,真是有本事。
鸦科鸟类红嘴蓝鹊领地意识很强。(吴小卫摄)
红嘴蓝鹊不仅有头脑,可能也有情感。曾经有一段网上流传甚广的视频,一只红嘴蓝鹊用长嘴脚爪和一条落在地面的长蛇搏斗,半小时不懈气,蛇欲逃不能,最终毙命。有好事者剖蛇视之,腹中露出一只幼鸟。原来是那只红嘴蓝鹊发现归巢时幼鸟被长蛇吞食,于是报仇雪恨。
这一次君山墅鸟类调查,观察记录到28种鸟类,超出预期。北京奥森公园面积不小,还有片不冻的湿地,严冬时节也就20多种鸟类。以下为本次鸟类调查记录鸟种:
1红尾鸫
2燕雀
3沼泽山雀
4金翅雀
5北红尾鸲
6星头啄木鸟
7珠颈斑鸠
8山斑鸠
9猎隼
10大嘴乌鸦
11红嘴蓝鹊
12山噪鹛
13田鹀
14苇鹀
15三道眉草鹀
16棕眉山岩鹨
17环颈雉
18棕头鸦雀
19斑鸫
20赤颈鸫
21戴胜
22红胁蓝尾鸲
23银喉长尾山雀
24远东山雀
25灰喜鹊
26大斑啄木鸟
27喜鹊
28麻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