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壳到独立IPO,巴九灵能否摆脱ld

6月11日晚,大V吴晓波又一次刷屏了金融圈。

曾经在去年试图通过借道重组登录A股而折戟的吴晓波,这次改走IPO之路。

倘若一切顺利,吴晓波将成为继罗振宇、袁岳之后成为出现在A股市场的第三位大V,其他两位早已在IPO辅导的路上,而袁岳甚至已完成了其名下零点有数的科创板上市辅导。

继去年的借壳失败后,以“企投家”和“新匠人”为特色的巴九灵能让自身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吗?

比较矛盾的是,巴九灵从吴晓波的热度中生根发芽而成长,但其花开之时却被吴晓波的影子所遮蔽——去年的借壳上市之所以终止,源于深交所对于其业务独立性的质疑。

1.借壳之路上尴尬的绊脚石——财经大V的热度

作为媒体出生的自媒体操盘者,曾经是财经记者的吴晓波似乎比传统的金融人士更了解热点和情绪的重要性,在众多大V当中,吴晓波财经的影响力要超出同行,尽管在资本市场的道路上他已落后于罗振宇和袁岳。

作为财经记者从业13年之后,通过《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的热销,吴晓波在财经的江湖圈子里坐上了最高处的几张座椅之一。

吴晓波开始将自己通过长期一线访谈而积累下来的行业内容筛选整理后输出,尤其是对商业的理解。在众多财经媒体只是单纯地评论宏观形势和给所谓的小白观众普及理财概念时,吴晓波将商业解惑与商业投资作为主力课题,开发出企投家和新匠人的个性化模块,并结合泛财经传播和知识付费,奠定了自己在财经类知识付费领域中的头部地位。

而吴晓波的巴九灵公司为人所熟知,则更多地是在去年携手全通教育借壳一事之后。

年3月18日,全通教育公告,公司拟开展重大资产重组,具体内容为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交易);随后,全通教育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进入停牌状态。

随后便是一波三折。深交所年3月31日就此事出具问询函,主要问题在于:相关知识付费业务是否具备资质;拟收购标的巴九灵的业务是否过分依赖个人IP。

第一个很容易回复,第二个就不只是一个问题这么简单了。

什么叫依赖?

很简单,像今晚这种,巴九灵接受IPO辅导,吴晓波被刷屏,这是不是对个人IP太过依赖已经很明显了。甚至在全通教育的相关讯息上,都已经充斥着吴晓波和巴九灵的名字。

所以去年全通教育收购巴九灵一事,最终结果是年9月,全通教育公告,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而在全通教育与深交所的相互问答中,有一个词比较有意思,个人IP证券化。

可能令吴晓波自己都没想到的尴尬之处在于,巴九灵因吴晓波而成名,却也因吴晓波而在资本市场前止步。

2.新中产,其实只是最忠实的粉丝?大V一人撑起公司近九成业绩

自从年的AI兴起之后,以抖音和快手为主力,个人IP经济开始兴起,随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ly/4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