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508/4620782.html
学校发展规划上承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下接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利益。在五育并举的大背景下,系统思考如何调配好五育资源,落实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这些资源配置错位普遍存在学校不重视“体音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可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惯性思维,对传统考试科目非常重视,片面强调“智”育,把“体音美”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学校过分强调“一育”“两育”。有的学校统一为学生选一两项体育或美育特色项目,名曰为学生好,省了钱,认为学校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特需求。
学校师资、场地不足,五育存在明显短板。学校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对需要配齐的专业教师配不齐,对需要支持的场地、设备等支持不到位,对应的五育课程开展得不够,也没想好如何突破瓶颈,无法做到“因地制宜”。
学校已有规划,但没有很好地调配。学校五育处于放任发展的情况,学校的五育资源被“束之高阁”,五育发展很随性,没有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应思考如何更好调配学校的各类资源,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路径。五育资源调配要着眼于未来,更有指向性、发展性。
二从顶层理念到操作系统融入五育并举的要求学校文化主题内涵传达五育并举精神。我们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基本都会进行学校文化凝练,提炼出学校文化主题,来表达学校办学主张和教育价值追求。作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内涵里,融入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尤其重要。
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应传达和倡导五育并举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等,其中对五育的正确理解尤其重要。可以说,学校文化理念系统深刻影响“五育”资源的调配。
发挥办学理念的导向性、精神性、独特性、渗透性和相对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五育关系、调配好五育资源的办学理念,也是科学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也就是学校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有学校的育人目标表述是“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全面少年”,进一步强调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学生。
一训三风是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训三风不是用来摆花架子和装门面的,要落到实处,必然要处理好五育资源的调配。
1
要辩证地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
在“一育”中发现、渗透、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把握、实现“一育”。五育要“融通”“贯通”“穿透”,实现整体育人功能。五育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同时“五育”并举不是“五育”平举。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全能人才,不加重学生负担。
02
要充分理解五育的融合特性
五育并举是动态发展的,与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相一致。五育本身就有着天然的融合特性。所有教育活动对人产生的育人成效,很难截然分离为这是德育,那是智育、体育,或者美育仅在这里体现,劳育只在那里浮现……只有与其他各育融通并实现日常化,才最有生命力,也才最为持久。
03
要消除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
有的学校各“育”都有,但是彼此孤立。提升各“育”之间的关联度、衔接度。体育美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不然它的存在有可能对其他各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
04
要重视教师队伍结构缺失现象
具体事例有两个。一是音乐、美术老师经常缺编。比如番禺石碁针对条件不达标的“麻雀”学校音乐、美术老师缺编的情况,采取“集团化”做法,共享师资,基本满足了学校学生的音乐、美术上课要求。
二是没有心理健康老师,“心育”开展不到位。比如广东某校以前心理健康老师由班主任兼任,因为班主任常感觉孤立无援,“心育”专业知识不到位。后来采用共建方式,由几个班主任建起“心育”工作室,大家集中学习,邀请专业老师培训,彼此探讨、鼓励,“心育”成效也明显提升。
05
要争取更多有利因素
一是利用规划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对学校场地、硬件不够、师资不足的现状,敢于谋划,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落地操作方案,争取更多资金投入。
二是争取社会、家长的理解。开展宣读活动,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