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图
陈爱莲
前言
“你太了不起了!给,这是给你的奖励!”说完,王光美随手从桌上抓起一把金黄的香蕉,一股脑全塞进了陈爱莲的怀里。陈爱莲是谁?她与王光美又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和毛主席跳舞,主席:哦,孙中山的老乡啊
年,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
快要下课的时候,班里十几名学生像麻雀出窝,叽叽喳喳地吵作一团。就在这时,一个校领导突然来到教室说:“陈爱莲,下课后到校办一趟!”
当时,陈爱莲已经在舞蹈界崭露头角,她哼着小曲儿走出了教室,一蹦一跳地跑到校门前。陈爱莲敲开了办公室的门,一问才知道,原来中央要选派文工团员和舞蹈演员,让他们到中南海与领导人联欢。
图
毛主席
陈爱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南海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啊?能有机会和老百姓心中的“红太阳”跳舞,这是真的吗?陈爱莲沉浸在幸福的眩晕中,不敢再想下去。
在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一辆中巴车停在了校园的花坛边上。车子载着陈爱莲和另外两名同学,飞一般地向中南海驶去。
下车后,陈爱莲和其他几位姑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餐厅就餐。吃完饭,大家穿过几道走廊,来到一个“工字型”的大厅,这便是中南海的舞厅。
陈爱莲用好奇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厅并不大,天花板上悬挂着玻璃灯,十几名乐队手悠闲地鼓弄着手中的乐器,调试着音响效果,厅内弥漫着一层温馨的气氛。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等待着那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晚上8点钟,门外传来一阵凌乱而且清脆的皮鞋声,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门口。不一会儿,一个魁梧的身影就闪进大家的眼帘。
图
陈爱莲9岁时的照片
“是毛主席!是毛主席!”人群中出现了一阵骚动。
“大家辛苦了!”一进门口,毛主席就举起右臂,用他特有的浓浓,亲切地给大家打了个招呼。
陈爱莲激动极了,她下意识地踮起脚尖,放眼望去,只见毛主席穿着一件雪白色的平布衬衫和一条灰色的裤子,脚上踩着一双黑色的皮鞋,显得朴素、干净、整洁。
尽管毛主席已经是62岁的老人了,但此时的他仍旧精力充沛、豪情满怀,就像他在诗中形容的那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主席对新中国的建设充满了信心,而在闲暇之余,他喜欢用来换脑筋的方式之一,就是跳舞。毛主席一边招手,一边走进大厅,身后是报纸上大家都熟悉的身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同志。
悠扬的舞曲声响起之后,女孩们排队朝毛主席的方向走去,大家都希望能有机会毛主席一起跳舞。为了照顾到每个女孩子,一首曲子下来,毛主席能换四五个搭档。
轮到陈爱莲的时候,她感到一只温厚柔软的大手握着自己的小手,毛主席望着陈爱莲,目光中流露出父亲般的慈祥,他轻声问道:“小同志,哪里人啊?”
陈爱莲扬起了自己的小脑袋,回答说:“广东人!”
“哦,孙中山的老乡啊!”毛主席顿时来了兴致,呵呵一笑,又问:“哪个单位的?”
“北京舞蹈学院!”
“好,好……”
两个人边走边聊,一曲下来,陈爱莲惊讶地发现,毛主席居然没有换人!可就在即将跳下的时候,毛主席又很快被其他的女孩“抢”去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十分短暂,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陈爱莲坐车离开中南海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十点钟了,街上晚风徐徐,华灯璀璨,整个北京城都处在万家灯火当中。回家后,陈爱莲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毛主席大方,就像自己的慈父一样。”
年,陈爱莲出演《文成公主》,轰动了整个京城
年10月的北京显得格外迷人,阳光灿烂,丹桂飘香,这种美好的氛围同样也投射在中国歌剧舞剧院内,院内清风荡漾,花草飘香,匆匆走过的行人脸上洋溢着笑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歌舞团院内传开了:
“《文成公主》要排练了!”
“谁当A角?谁当B角?”紧接着,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传了出来,演员们在排练厅里叽叽喳喳地猜测着,每个人都希望这个好事能落在自己的头上。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排练历史题材舞剧《文成公主》,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文艺界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文化部和舞蹈界来说,更是一件大事。
《文成公主》这出舞剧取材于唐朝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分三幕六场。
故事发生在公元七世纪,游牧在西藏高原的藏族首领松赞干布,派人到唐朝都城长安求婚。经过选拔,唐太宗灞桥折柳送文成公主赴藏。
于是,相关领导把目光投向了北京舞蹈学院,这是当时中国舞蹈界的最高学府,也是陈爱莲的母校。随后,出于信任,领导们把任务交给了这所学校的师生。
首先,校方选择了三四名资历较深的编导:李正一、刘振一、唐满城和许淑英,他们都是中国古典舞和藏族舞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
编导确定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演员的选择,可是一眨眼半个月过去了,仍旧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时,有人说话了:“陈爱莲挺好的,我看行!”
这里,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陈爱莲,她在学生时代就表现优秀,刚刚在美国、香港饰演了《春江花月夜》中的A角,而且每场演出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国际金牌演员。
很快,这个建议便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陈爱莲才艺绝伦,让她当A角,我赞同!”“让陈爱莲排演《文成公主》,一定能产生轰动效应!”
最终,编导组经过表决一致通过:让陈爱莲出演A角。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陈爱莲高兴的就像个孩子,她穿上舞蹈裙在家中的镜子前转来转去,反复问自己的女儿她是不是又年轻了几岁?女儿告诉妈妈,她很漂亮。
转着转着,陈爱莲停下了脚步,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历史给了自己这样一个重要的机会,陈爱莲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看到了一束光,怎么能不高兴呢?
苦尽甘来的陈爱莲陷入了幸福的漩涡当中,她迎来了人生艺术历程上的第二个春天。
后来,陈爱莲生了一场病,一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爱莲的心里便油然升起一股无形的力量,她不停地叮嘱自己,一定要挺住,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即便如此,陈爱莲还是因为大强度的训练一天天消瘦了下来,动作也开始走样。最终,在编导的劝说下,医院看病,医生检查过后,对她开玩笑说:“艺术家,你患的是一种不吃药的病啊!”
陈爱莲笑着说:“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吧,时间我可赔不起,我还要去练功呢!”
“你被判处‘死刑’了!”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你再说一遍!”陈爱莲不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
“你患的病叫过度训练症,也就是说从今以后,你不能再跳舞了!”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不能跳舞,这对陈爱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她声音颤抖着说:“大夫,舞蹈是我的生命,不能跳舞,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医生告诉陈爱莲,她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疗养,时间需要半年至一年,康复之后还需要观察。听完这些,陈爱莲万念俱灰地倒在沙发上,她不能接受自己将不能从事舞蹈艺术的可能。
悲伤袭来,陈爱莲踉踉跄跄地走回家,可一股信念又猛然占据了上风:我就不信这个邪,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把《文成公主》演好!陈爱莲下定决心,要自己治疗。
上天似乎被陈爱莲的执着打动了,没过多久,陈爱莲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
年年初,舞剧《文成公主》一炮打响,轰动了整个京城,陈爱莲的名字像一股旋风刮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如此,这一年,该剧还获得了文化部大奖,又获得中直文艺系统汇演一等奖,先后在全国各地演出了多场,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
《文成公主》成功了!陈爱莲成功了!想到两年来艰辛的一幕幕,一天晚上,陈爱莲偷偷跑到学校的一个角落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反串《奴隶之歌》,王光美:你太了不起了
舞剧《文成公主》的成功,给陈爱莲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在那之后,陈爱莲时常在暮色降临时,独自一人徘徊在剧院深处,享受着成功给她带来的快乐。但很快,她就觉得回忆有些乏味了,她知道成功仅仅代表过去,如果只会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用不了多久就会止步不前的。
陈爱莲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除了正常的上班排练,还有什么其他事情是她可以做的呢?
在一个冬日的雪夜里,外面正下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院子里寂静一片,陈爱莲的丈夫和两个女儿都已经熟睡了,她蜷缩在被窝里,靠在床背上看电视。
拧到西藏台的时候,电视机的画面刚好是一群衣着破烂的藏族农奴,他们正在奴隶主的鞭赶下,艰难地抬着石头盖房……低沉凄婉的乐声,残忍血腥的画面,让陈爱莲的心不由的跟着颤抖起来。
电视机播放的是一个十分钟的纪录片,反映的是解放前西藏农奴生活的片段。陈爱莲忽然想起,她小时候看过一个叫《奴隶之歌》的节目,是个男子独舞,反映的也是藏族奴隶的生活。
陈爱莲眼前一亮,何不排排这个节目呢?她顿时兴奋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陈爱莲便敲响了邻居黄伯寿家的门,直接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黄老师,我想排奴隶之歌,但节目的主角是个男的,我能不能饰演?”
黄伯寿拍了拍羽绒服上的绒毛,笑着回答道:“怎么不合适?可以反串嘛!”
陈爱莲一听,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内心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虽然黄伯寿鼓励了陈爱莲,可这件事到了真正要做起来的时候,还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这是个男子独舞,在力度、技巧等方面与女子独舞都迥然有别;其次,藏族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与汉族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开弓没有回头箭,陈爱莲觉得,既然已经决定做了,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努力把这件事做好。为此,她又拿出了当初排练《文成公主》时那种“拼命三郎”的劲头,每天早出晚归地排练起来。这回,陈爱莲不仅自己排练,还带了自己的女儿一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年底,在天桥剧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综合晚会上,陈爱莲表演的《奴隶之歌》也上演了。报幕员小姐手里拿着话筒走到台前,用很甜美的声音说道:“下面表演的是《奴隶之歌》,表演者——陈爱莲!”
话音刚落,台下马上“哗”地响起了一片掌声,陈爱莲的粉丝们纷纷挺起了身子,瞪大眼睛望着台上。
随着猩红的大幕拉开,大家不禁一愣:一个衣着藏族服饰的“男孩”出场了!
很快,台下响起了一阵骚动,人们议论纷纷:“报错了吧?怎么回事?陈爱莲是个女的,这怎么是个男孩子啊?!”
慢慢地,半个小时过去了,台下的粉丝们也渐渐平静了下来,他们认出台上的这个“男孩”正是陈爱莲。节目结束时,全场观众一片欢呼,异口同声地夸赞道:“陈爱莲太厉害了!”
此时的陈爱莲是十分忙碌的,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天一早,她便匆匆赶往阜成门附近的全国政协礼堂,参加一次政协联欢活动。
走进礼堂顶层的小礼堂,里面正稀稀拉拉地坐了一些人,大家正在低声地交谈着,桌子上摆满了茶杯、香蕉、苹果等物品。
陈爱莲找了个角落刚坐下来,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就飘了过来:“爱莲哪,你可来了!”
陈爱莲转身一看,是王光美!她慌忙站起了身,笑着迎上去:“王大姐,您好!”
王光美举止得体,气质高雅,虽然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可眼前的她仍然光彩照人,身着毛裙的她,浑身上下散发出典雅的风采和高贵的气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陈爱莲每次见到王光美,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爱莲,我有个朋友,是湖南省政协主席,他告诉我说,你昨天演了一个男子独舞,是真的吗?”王光美拉着陈爱莲的手,笑着用疑惑的口吻问她。
“您信吗?”陈爱莲没有直接回答王光美的问题,而是歪着脑袋反问。
王光美沉吟了一下,摇起了头:“我不信,我说陈爱莲整天饰演的都是公主什么的,怎么能跳男子舞呢?不可能!”陈爱莲一听王光美这样说,呵呵笑了起来:“大姐啊,那位同志说的是真的呀!”
图
王光美
王光美瞪大了眼睛,感觉更加困惑了。她笑着把那位同志招呼过来,相互一问,这才水落石出。
“你太了不起了!给,这是给你的奖励!”说着,王光美随手抓起桌子上一串金黄的香蕉,塞进了陈爱莲的怀里。见状,三个人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奴隶之歌》反映了陈爱莲的一个艺术侧面,她不仅能教学,而且还能当编导;不仅能演女演员,而且还能演男角色。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陈爱莲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为观众奉献出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年11月21日凌晨,陈爱莲因病逝世,享年81岁。陈爱莲把舞蹈跳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创下了“年纪最大的登台表演舞蹈艺术家”的世界纪录。
陈爱莲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挚爱的舞蹈事业,如今,她的人生已经完美谢幕,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