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也被称作"家雀",虽然名字中带有"家"字,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被人类驯养。它们性格倔强,一旦被关进笼子,往往会拒绝进食,最终因忧郁而死。在我小学时,曾在课本上读到过这样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季,人们会用绳子将筛子固定,用木棍支撑,筛子下撒些小米或谷物,等待麻雀落入陷阱。捕捉麻雀或许不难,但想要驯养它们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被囚禁的麻雀会不断挣扎,试图逃脱,对放在笼子里的小米视而不见。故事的结局是,麻雀的母亲找到了被囚禁的孩子,用嘴喂给它有毒的小米,结束了它的生命。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失去自由,这便是麻雀的倔强。有人称麻雀的脾气大,这并不夸张。如果它们没有这样的性格,又怎会选择饿死,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生命呢?麻雀难以驯服,是否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有人成功驯养过麻雀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索麻雀倔强背后的奥秘。
麻雀的生活习性在探讨麻雀能否被驯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麻雀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只有3到5年,与一般鸟类相比,它们的寿命远不及鹦鹉,后者可以活到80至年。麻雀的繁殖期较长,通常在春季,有时甚至延续到夏季。在求偶成功并准备繁殖时,它们会选择在树洞、空地或建筑物的屋顶上筑巢。在麻雀的世界里,抚养后代的责任主要由雌性承担。麻雀在饮食上并不挑剔,它们以各种谷物为主食,偶尔也会捕食昆虫。当你看到麻雀在地上跳跃觅食时,那一定是它们饿了。尽管我们经常能在街头看到麻雀,但它们实际上是群居动物。在食物稀缺的秋冬季节,它们会聚集成群,依靠集体的力量寻找食物。
麻雀能否被驯服?在了解了麻雀的生活习性后,我们对这种热爱自由的小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它们短暂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食物。人类深知"鸟为食亡"的道理,因此在秋冬季节,人们最容易捕捉到麻雀。许多人捕获麻雀的初衷是想好好照顾它们,但往往以悲剧告终。那么,麻雀是否真的无法被驯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成年麻雀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们的胆子很小,一旦被关进笼子,就会因应激反应而不吃不喝,最终饿死。然而,如果是雏鸟,情况就有所不同。许多驯鸟者因为缺乏耐心,当鸟不听话时,会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养不了鸟,连狗都可能被养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驯服麻雀。
"手养麻雀"是否可行?如前所述,成年麻雀难以驯养,但刚出生的雏鸟则有一线希望。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不急功近利,以下方法就可能有效。雏鸟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因过食或寒冷而死亡,因此在照顾它们时需要格外小心。在它们还小时,最好喂它们小虫子,因为小虫子易于消化。如果没有小虫子,用玉米面喂养也是一个好选择。在喂养麻雀时,要保持静止,避免惊吓它们,否则它们可能会因应激反应而拒绝进食。在喂养初期,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否则之前的努力都会白费。当麻雀开始长出羽毛时,可以开始用手喂养它们。一旦它们熟悉了你的气味,不再害怕你,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给它们取名字,并在喂食时呼唤它们的名字。这样,当它们建立起条件反射后,你一叫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飞向你。到了这个阶段,驯服麻雀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当麻雀一听到你叫它的名字就飞向你时,就可以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训练,即"叫远"。将麻雀的笼子打开,在手中放食物,引诱它们在笼子门口进食。适应后,逐渐增加距离。熟练后,无论笼子的门开多大,只要手中有食物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飞向你。虽然"手养麻雀"的方法听起来很可靠,但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麻雀是受保护的动物,私自饲养可能会触犯法律。因此,我们最好只是欣赏这些小精灵,而不是因为它们而影响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