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分析为什么说麻雀完全不如伪装

为什么说《麻雀》完全不如《伪装者》甚至不如《解密》?首先这种说法不是从表演上来比较,如果单纯从表演上来看,陈学冬是不如李易峰的;其次也不是从剧本上,三部剧的剧本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保证了一点:故事饱满,细节丰富,人物突出,从剧本上看是不分上下的。

之所以说不如,是从叙事结构、节奏掌控、镜头剪辑等硬件条件上,说白了,就是看导演会不会说故事。

用事实说话,三部作品全部都选第一集的前十分钟(真是想分析一整集的,但是一写才发现,会太长了。),告诉你我凭什么说《麻雀》不如《伪装者》甚至都不如《解密》。

《解密》

一句台词:这就是乔正义博士,他就是我们要保卫的人。直接提出任务,让人直接进入剧情“保护乔正义”。30秒内11--12个镜头,节奏非常快。

●开场这段其实是平缓叙事的,人物动作少也并不激烈,但是镜头给了很多推进和平移,自带动感,同时剪辑非常快,再配上疾驰的火车混剪,使得这段叙述平缓的交代剧情线变得很有压迫感。

第一个小高潮开始,这个镜头的引入非常有意境有感觉,无论是从画面构图上还是从情节交代上,都与众不同。

1分10秒左右的时间段内,镜头多达70个左右,剪辑太快实在是数不过来,数到40几个的时候就眼花。这段短短的枪战戏并不是一片混战,通过画面和剪辑的方式来控制节奏,使得短短的1分10秒的打戏里面有转折有高潮。

大概有4-5人参与暗杀,其中有一个人在高处,在地面上的杀手解决差不多的时候,这个时候高处的这个人被打中,碰到了花盆,花盆落地,吸引了我方一人的注意力,于是他开始对准杀手,却不幸被打中。

注意!在花盆落地前的这段枪战中,大概有40个左右的镜头,节奏十分之快。

然而通过一个花盆的落地将节奏慢了下来,无论是配乐还是镜头,都慢了下来,在紧张的氛围中平添一丝悲情。

而就在我们沉浸在悲情的情绪中时,马上被保护的重要人物乔正义就中弹了!!!猝不及防。

这个转折真是来的猝不及防,如果没有前面的快慢结合,想来这时的中弹并不会产生多少惊诧。

这段追车戏是上一段枪战戏的模式复制,同样的,先是快速混剪,印小天奔跑、枪击车子,趴在车上,一系列动作戏看的人眼花缭乱。突然,一个菜市场的空镜头,就慢了下来,市井气息让人恍惚刚才的枪战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然而迅速车子开进菜市场,紧张快速的镜头再度飞起。动作戏空镜交替,

动作戏空镜交替,快-慢-快-慢的节奏之下,让人感到异样的唯美。

●十分漂亮的开场7分钟,节奏、叙事、镜头都非常抓人,一气呵成。

故事转场,这种画面剧中随处可见,

一个转场都能转出屏保的气质来。

新人物登场

这个镜头给的非常漂亮,首先这个人物的出场就带着特色,一言不发、眉头深锁、计算公式,就连领导来了,他都能在所有人都站起来的时候依然坐在那里深思,让人不得不对他抱有好奇。

再次转场,这个构图啊,我真是心水。

●总结一下,《解密》开场十分钟,发生了一场枪战,一场追车戏,一次任务失败,死了一个人,两位主要人物亮相。

《伪装者》

资料图配文字交代故事背景,进入第一个场景。

在一阵混乱的翻箱倒柜之后,第一个人物亮相,

她出场后台词不多,大多是“抓人”“冲进去”“有意思”。但是通过镜头,汪处长的形象就非常立体了。比如这段汪处长下楼,色调和够都给足了压迫感。

比如这段汪处长“深度”亮相

三个角度,这种拍摄不新鲜,但是很符合汪处长的气质。

●3分43秒的时间内,一场枪战、一场看不见的审讯、一场枪决,推出一个特别鲜明的女性角色,同时带出了“钩子”,有动有静。

2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该剧的第一场暗杀上演。明诚出场,

明诚出场后全部没有给到正脸,全部是细节:车子、鞋子、牌子、拖把、背影等等,

然后第一次正脸亮相吓死观众。

这次谋杀进行的悄无声息,连全景都给的很虚,

而最后收尾时,前面给到特写镜头的地方,全部再次给到呼应,就像一个括号一样,有前有后。

在这么一场漂亮的暗杀之后,明诚的名牌贴出,真是一幕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亮相。

开场后第一个让人特别惊喜的镜头,将前面的暗杀和此时的闲聊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个冰冷一个浪漫,交汇在这一幕。让人对这两个人物充满了好奇,特别是此时还没有出现名牌的明楼。

●这段暗杀戏配聊天戏,一紧一松,一静一动,节奏掌控的非常好,剪辑虽然不快,但是镜头很多,特别是特写镜头很细致,最后两场戏的男主相逢,让人有一种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结构感。

开场快9分钟,男一号明楼的名牌才亮出。

通过明楼的嘴带出汪曼春,与开场戏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环形线,观众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圆”的幸福感。

●总结一下,《伪装者》开场十分钟,发生了一场枪战,一场枪决,一次暗杀,死了好几个人,多位主要人物亮相。

《麻雀》

旁白解说交代背景,

同时李小冉出场。

旁白结束后的在24秒的时间内,李小冉独自漫步在雪中,配乐舒缓,人物动作缓慢,从李小冉切换到空镜麻雀点题

再切回李小冉的镜头,有大概3组。

●这组镜头很美,但是信息量太少,几乎没有。

开始了一场审讯,审讯的镜头给的很漂亮

慢镜头带出主人公出场,

将近20秒的时间,李易峰从大门走到了舞池里。

从歌舞升平的场景转到阴森的审讯室,同时带出主人公名牌,

这个镜头给的很特别,之后还有正常的镜头。

两个镜头交替,同时张鲁一开始说出全剧的第一段台词,非常有哲理性的一段台词。

转场到歌舞厅,李易峰和李小冉处在同一个空间内,一分钟的时间内,李小冉独自坐在桌子前的镜头和李易峰跳舞的镜头交替出现大概5组,或者更多,极为拖沓。

李小冉和李易峰对话,话中有话,接头完成。

审讯完成,麻雀代号亮相,任务不明,张鲁一让人叫陈深,埋下线索。

●10分的时间内,审讯完成,引出代号麻雀,李易峰和李小冉接头完成,但目的和任务都不知情,且李易峰身份不明。

●总结一下,《麻雀》开场十分钟,发生了一场审讯,一场斗舞,一次接头,没有死人,两位主要人物亮相。

总结陈词:

三部剧全部选取开场十分钟的内容,如果这样还看不出为什么《麻雀》不好看,我只能给你个大致横向对比。

开场:《解密》《伪装者》都在30秒内交代完了时代背景或者任务目的,而《麻雀》花1分钟。

前戏:《解密》两场动作戏,节奏凌厉,《伪装者》一场抓人一场审讯一场枪决,而《麻雀》只有一场不明所以的对话。

信息量:《解密》因保护任务失败,引出急需破解“紫密”的主线任务;《伪装者》军统和中共安排在情报处的情报员被发现,引出汪曼春的诱敌计划,观众获知明楼名诚的伪装者身份;《解密》李小冉与李易峰接头,但具体情况不明,张鲁一审讯犯人获知麻雀任务,但任务内容观众不了解,叙事交代不清楚。

如此,大家总该知道,《麻雀》到底差在哪儿了吧?

不过十分钟,《麻雀》的拖沓和琐碎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虽然只分析了十分钟,但每部剧的风格是贯穿始终的。

《麻雀》与《解密》、与《伪装者》之间,高下立现。

yangongzikanju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qz/8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