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秦岭路7号院健康驿站有点叫板医院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027/detail/

70平方米左右的临街门店,社区居民只要进门刷一刷身份证,妥了:身高、体重、体温、体脂、血压、血糖、血氧、尿酸、骨密度、肺功能、心电图、尿常规……最多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在家门口查个明白,还是免费的。专业的医生、护士“伺候”着,顺带还能体验中医的拔罐、刮痧。这就是中原区秦岭路的“7号院健康驿站”,目前在郑州,还是“独一份”。

以前这里是修电动车、卖早点的小店

“7号院健康驿站”位于秦岭路与棉纺路的东北角,紧挨着7号院小区大门,临街的两间小房子打扮得挺扎眼,变体的大写“7”字,是健康驿站的醒目标识。自从1月18号开业,这里便“顾客”盈门。

驿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南北两间小房子,南侧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体检,除了人工项目,担当大任的主要是两台器械:一台是相对简易的体质测量仪,主要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压、脂肪肌肉比例等;一台是“高精尖”的数字化健康工作台,可以测量血脂、血糖、血氧、尿酸、骨密度、肺功能、心电图、尿常规等等。用驿站负责人黄斌的话说,“到医院体检的项目,来这儿基本都能做。”

北侧是相对较有“中国特色”的康养区,开设有推拿、中药溻渍、艾灸、三伏贴、耳穴压豆疗法、拔罐、刮痧、红外线治疗、中频治疗等服务。

正在“享受”免费推拿的孙大爷是附近的老门老户,他是上午在街上遛弯,无意中发现的这个“好去处”,“这里以前是卖早点的,还开过电动车修理铺,乱糟糟的。你看现在多好,政府想的就是周到。我一会儿回家,叫我老伴儿也来享受享受。”

驿站负责人黄斌特意提醒孙大爷:“这是因为刚开业,推拿这些中医康养项目,暂时还免费,以后还是要收费的。”

鸟枪换了炮,效果嗷嗷叫

“驿站是1月18日上午开的张,目前配备了两名医师和4名护士,都有专业资格证书,每周从周一工作到周六上午,正常工作日是早8点半到下午6点。居民可以自主选择测血压、血糖、心肺听诊、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随访、家庭出诊等17项健康检测和11项自助体质检测,还能体检多种中医药特色项目。”黄斌说起驿站项目如数家珍,甚至有点兴奋,“从开业这两天的效果来看,驿站的影响力、辐射力还是相当大的。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开业一天半的时间,来体检、体验的居民将近人,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年轻人光顾。”

黄斌之所以兴奋,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秦岭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3年前,他们曾在距此不远的地方,开设过社区卫生工作站,“一间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主要是搞体温、血压等一般测量,每周进社区义诊一次,服务对象集中在老年人,模式比较传统,也没啥先进设备,平均每天接待的居民也就10多人。”卫生工作站“升级”健康驿站“,顾客立马多了20倍,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鸟枪换了炮,效果嗷嗷叫”。

“作为7号院老旧小区改造的配套升级,驿站光设备投入最少不低于30万元。”秦岭路秦江社区书记邵婷说,“7号院健康驿站”的设立,可以说是走在了中原区,乃至郑州市社区基础卫生服务的最前沿。

驿站有谋划,社区要走“三步棋”

从年起,郑州市全面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两年来,中原区个老旧小区先后“整容”“塑身”。“秦岭路7号院原来是省一纺器家属院,小区占地面积3平方米,共有5栋楼,户人,其中70%以上都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邵婷书记介绍说,以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承载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中原区卫健委的支持下,“7号院健康驿站”应运而生,“目前,这个服务点面积很小,但我们给这个点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健康驿站’,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守门人’。”

按照邵婷书记他们的谋划,社区将把健康驿站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建,建成居民健康的“前哨站”:

一是每天开门,邀请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生、退休医生轮流到驿站义务坐诊。同时,提供特色中医康养服务;

二是将驿站建设与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有机结合,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随访,对于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出诊上门服务。

这两项谋划正在进行中。秦岭路办事处工作人员孙小雪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该办现已建立健康档案份,涉及社区群众户,覆盖率达75%。健康驿站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建,预计惠及周边7个社区3万余居民。

三是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智慧医疗,医院网上挂号业务、远程视频问诊服务。

关于这一点,邵书记特别做了解释,就是要尽力让玩不转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通过驿站的硬件与服务,与时俱进地“聪明”起来。

不摆花架子,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咨询近距离、服务易获得、检查够方便、信息更快捷”,这是7号院健康驿站给社区居民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诸如社区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等,类似的基层惠民性质公益服务设施和项目,在省会各辖区并不在少数。而社区居民更希望的,是多办实事少摆花架子,让基层惠民服务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郑州某社区的居民向记者反映,两年前,社区利用小区内空闲房间,添置器材成立了公益性质的健身房。前期由社会力量托管,收取很低的费用,居民便可以享受到私教等服务。居民如果不交费,健身房则提供限时服务。那时候健身房天天开着大门,附近居民选择服务,可以随时去锻炼。“听说后来上级过来检查,说收费违反相关政策。于是就把管理方撵走了,结果虽说是免费纯公益,却导致了无人管理。后来健身房干脆常年落锁,关门大吉。只有到上级检查工作的时候,才装模做样开开门。”

“‘7号院健康驿站’就开在街面上,居民随时可以监督。体检区常年提供免费服务,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补贴。中医理疗区算是驿站的特色服务,眼下是免费的,考虑到成本,以后还是会收取保本的合理费用。”黄斌坦言,要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就不能摆花架子。基层公益服务项目既要考虑群众满意度,也要考虑市场规律,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sc/11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