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开车去三圣乡玩。即使去过那么多次,依然没有转遍,三圣乡实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拆除商业设施,修建湿地公园……人类的“鬼斧神工”一直在发挥作用,每次去都有新变化。
在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上,那是一条山地摩托的车道,时不时会有一辆四轮摩托车呼啸而过。在路中间,我们发现了一只雏鸟。
01它或许已经不能算是雏鸟,因为它的羽毛已经长满全身。但它仍然是雏鸟,因为还不会飞,而且嘴角嫩黄。
可以肯定,它不是在学习飞行过程中“失事”坠落,因为看短短的翅膀和尾羽,还没到学习飞行的时候。
最大的可能,或许是前一天晚上的雷雨交加,摧毁了它们的窝,或者单独把它吹落树下。
不管怎么说,如果把它留在摩托车道上,可能下一辆摩托车飞驰而过,就会把它碾进烂泥。
就算侥幸逃过车轮碾压,它也断无独立生存的能力。一只不会飞,也不能自己觅食的雏鸟,等待它的下场,只有默默地死去。
于是,我决定收留这只坠落凡间的小鸟。
02识图软件说它是只山麻雀,相似度80%以上。
但我知道,它不是麻雀。我还能不认识麻雀吗?
只是因为它还小,毛色暗淡,看上去像麻雀而已。它的体型远远大于麻雀,嚓嚓嚓的叫声,也与麻雀完全不同。
我把它握在右手中,用左手抓草丛里的小蚂蚱。捉到一只,放到它的嘴边,它就把嘴张到最大,然后把蚂蚱吞下去。
一连吞了四五只蚂蚱后,才不再张嘴。原来,它的胃口也远远大于麻雀。
我把它带回了家,一个邻居把他家闲置的鸟笼给了我。放进去,它就静静地在鸟窝上面站着。
但只要有一点点声响,它就兴奋起来,张大嘴嚓嚓嚓地叫,并不停拍打翅膀。这是要求进食的信号。
03在沂蒙大山的老家,也有这种鸟。我没记错的话,方言叫它“xiaxiazi”。
不管是什么鸟吧,最首要的,是赶紧出去给它觅食。
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到小区附近的公园、荒地,弯腰、低头,踢遍了每一片杂草,眼睛都花了,竟然一只蚂蚱和青虫都没找到。
难道是我“飞”得还不够远?它爸妈是不是都飞到龙泉山上给它抓蚂蚱?
我只好去菜市场买了一丢丢切好的瘦猪肉,同样可以给它提供优质蛋白吧?我想。
多年——至少是二十年——以前,我曾养过一只小鸟,是从河边大柳树上掏的光腚雏鸟。没有蚂蚱、青虫和小鱼时,我就喂它猪肉,长得老快了。
猪肉买回来,塞进它夸张的大嘴里,脖子一伸一伸的,就吞了下去。三秒钟不到,它调转屁股,拉出一坨黑白相间的鸟屎。
这种行为,跟屋檐下的小燕子一模一样。这也说明,它还是个小鸟儿。
吃饱之后,它把头扭到背上,插进翅膀底下,睡着了。安安静静的。它好像挺喜欢新家和新家长。
04周日下午,我又拿上矿泉水瓶,再次出去给它觅食。
踢了无数片杂草、躲过许多坨狗屎之后,终于在一片草地上找到了许多小蚂蚱,还没蜕过皮那种。
同一片荒草地,周六傍晚一只蚂蚱都没抓到,周日下午却抓了几十只。我总结出了经验,觅食也要把握好时间。
为了让它营养均衡,我还捎带捉了一只小蜗牛。
我简直像只辛勤而不知疲倦的亲鸟,一只又一只地抓蚂蚱。好几个遛狗的人都像看神经病似的看我。
但我并不在乎,反正没一个人认识我。而且,养狗的他们应当理解,家里多了一张只知道吃饭的嘴,是件多么麻烦的事。
何况,这只小鸟的嘴是那么的大。
05在自然界中,巢中的雏鸟需不需要喝水,是怎么喝水的?
对此,我一无所知。看了那么多动物世界和自然频道的纪录片,也没get到这个知识点。
我找了个最小号的针管,在它张嘴乞食时,偶尔注入点清水。它吧哒吧哒几下,全部咽了下去。
这个操作,得益于小时候的实践。我们小时候养的每一只小鸟,都会给它喂水。
那时候没有针管,可以用一片树叶,从中间折一下,撩起一点水,顺着折痕,流进小鸟的嘴里。
时隔二十多年,童年时期的技能,在如今又派上了用场。这也可以说明,人在小时候,多掌握一些生活常识和经验,是何等重要。
我曾经想过,如果参加荒野求生活动,我肯定能依靠丰富的技能活下来。
但我现在不这么盲目自信了。比起去甘肃白银参加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跑的一众高手,我的生存技能算个屁?
为鸟儿觅食,不辞艰辛
06在抖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