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办好九江这所麻雀小学,这位校长真是拼

九江镇海寿小学位于西江中的一块小洲渚——海寿岛上,只有人。但就是这么一所小小的“麻雀小学”,居然创设陶艺室,引入太空种子种植课程,与区文化馆合作开设艺术教育,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建设“高效课堂”,甚至把日本老师都吸引过来学习!

谁能想到,昔日破旧、封闭甚至面临撤并的海岛小学,能有一个如此华丽的转身?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海寿小学现任校长,张永辉。

今天,九姑娘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凭一己之力改变一座小岛,一代人的故事。

人物档案

张永辉,九江镇海寿小学校长,严于律己,每周上14节课是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他担任校长的八年,是海寿小学从面临撤并到富有办学特色、屡获殊荣的八年。他凝聚教师团队力量,提出绿色教育理念,把海寿小学从一所萧条落后的乡村小学,建设成为一所致力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模范学校。

从普通老师到校长,他一直在想

如何才能让老师凝聚起来

4年,初登海寿岛的张永辉看到这所岛中小学时,曾感叹破旧的校园环境与高速发展的南海不相匹配:“南海发展这么快,想不到还有这样一所学校。”

岛上封闭的环境也造就了人心的自卑,“自卑的情绪笼罩着这里两三代老师。”张永辉说,这种自卑感让老师们在外面甚至不想承认自己来自海寿小学。

“我对老师们说,这个学校要重现生机,老师自己先要坚持下去。”从普通老师干到校长,张永辉不仅思考着自己该怎样走,还思考着如何推动学校前进。

他以身作则,自己任教语文,还兼任其他科目,每周上14节课是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因为自己是校长就不上课,在困难时刻自己不做,不树立起榜样,别人也就不会听你的。”

在严于律己的基础和前提下,张永辉还确立了教师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坚、忍、诚、谦”。坚即坚持;忍即经受寂寞,方可静下心来工作;诚与谦,指的是坦诚接受办学条件差的事实,谦虚向外学习,引入先进理念。

在张永辉看来,唯有把上述四字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构建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老师安之乐之。在他的带领下,教师团队逐渐被凝聚起来,放学后一起学习、备课、研讨,有时到晚上9点才搭乘最后一班渡船回家。

此外,张永辉还提出要创设平台,让老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于是,他为美术老师争取经费创设陶艺室,让陶艺课程成了学校一大特色,学生制造的陶艺品广受好评;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建设“高效课堂”,年轻老师的公开课吸引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乃至日本关西大学、明治大学的研究团队听课评课。

历经撤并风波,他开始立下目标

要让海寿小学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榜样

“如果没有要做榜样的想法,就会变得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张永辉决心把海寿小学建设成绿色教育学校的榜样。

但在把海寿小学建成为特色学校之前,张永辉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它生存下来。8年,由于学生人数太少,上级部门考虑把海寿小学撤并到九江镇上,这意味着以后学生都要搭渡船上学,安全问题让人担心。在学校、海寿村委会及九江教育局的努力争取下,海寿小学成功保留下来,而张永辉也在那一年开始担任校长。

“如果学校保留下来,却不尽心尽力去建设好,只能说这样的学校应该关闭。”学校保留后,张永辉第一步就是开展调研。“我花了四个月时间开展调查,把学校、学生、家庭、社区的情况都写进报告里面。”在此基础上,张永辉独辟蹊径推出他的“绿色教育”理念。

这种绿色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天性和才能,实现学生的和谐持续发展。而海寿岛优越的自然环境正是“绿色教育”理念的完美前提。于是,学校引入太空种子种植课程,开设陶艺课程,与区文化馆合作开设艺术教育等。其中,陶艺课程还让岛外游客慕名而来,渐渐成为了海寿岛的一大亮点;每年十月海寿村委会举办的文艺晚会,海寿小学学生的表演必定是“保留节目”,学校成为了社区教育的基地。

“学校从社会上获得支持,也必须为社会做事,成为一个社区的教育、文化、活动中心,让学生及早融入社会,这才是教育回归社会的体现。”张永辉认为,这种结合社区开展的绿色教育理念,能够让师生发展创新精神,获得可持续的成长

如今,海寿小学屡获殊荣。先后成为“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系统-学年度先进集体”、“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国家试点、“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改革试点,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下展现天性与才能。

来源:珠江时报

编辑:广佛都市网南海九江编辑小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sc/8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