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middot梦回彭城

今冬的第二场雪,虽然不大,却很冷很干,把徐州城来了个完美轻柔的纯白包裹,而且有幸下在了周六晚上,让我有了周日起早去拍照的机会。

有历史的城市才有韵味,有传统的文化方能触及灵魂。试问雪后的徐州哪里最有看头,户部山周边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方。

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部,是云龙山北缘的余脉,高不过数十米,呈圆丘状。“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是徐州流传很广的一首民谣。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为了躲避水患,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书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网上有一张有关户部山的民国徐州老照片,这是一幅惊人美丽的黑白影像,古民居如云而卧,层层叠叠,从户部山脚下一直起到戏马台,台上的小亭子为制高点,形成绝美的天际线效果。

深入雪后的古宅院深,亭台楼榭之间,翠竹梅香点缀,婉转曲隽;白雪轻盖的屋檐下大红灯笼高悬,搭上青砖灰瓦,端的绝配。寻高处鸟瞰之,则里外圆环相套,瓦面覆雪,纹理清晰,十分美妙;若只观局部,则似能掩去一切现代气息,又回到那个梦魂形胜的古彭城。

美则美矣,却有诸多遗憾!

据说梁思成力挽北京城墙被拆毁而失败,含恨临终的前夕说,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结果一语成谶,只是当大家真的后悔时,那时间还不到五十年。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徐州。户部山这一片,就是曾经的老彭城本该留下的最后记忆,却逐渐淹没在后续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大潮中,究其时间,也不过三四十年而已。

时光飞逝,可能是在上层推动下,也可能是旅游经济驱使下,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旗又一次徐徐拉开,户部山翻修,民俗馆重建,奎河上盖,城墙复拆等等,这周边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姑且不计较什么真古迹、假古董,既然推倒重来,理应借助白纸一张的有利条件。原本青丘之上层云般的庞大古民居群,只要合而为一就能呼之欲出,成为徐州能够拿得出手的一大特色盛景,在此基础上开发文旅商业,放眼全国,似乎也无可匹敌。

然徐州之造景,就如同徐州之城市本身那五脏俱全的麻雀般特性,麻雀毕竟只有麻雀大小,其肝脏终究不能养成珍馐的肥鹅肝。如今现实观之,传统的户部山景观,被割裂为东边的徐州民俗馆,西边的崔家大院,南半边的状元街,以及中央高坐的戏马台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北边再外围些,还有原本隔奎河相望的回龙窝。戏马台方寸之地门票高昂,隐隐的铜臭气息在外地游客间颇为流传;民俗馆与崔家大院、状元街,一生、一残、一死,互不相往;回龙窝独居一隅,地块逼仄空间狭小。缺乏长远、整体的规划,导致如此支离破碎,毫无规模效应,甚是可惜。

一场小雪,带来纯粹的黑白,勾起了两千年的彭城旧梦,然户部山的绝代芳华,何时能够彻底回归呢?

cookie8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dl/10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