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三十年一支如阴影般沉寂的乐队,穿

特别策划之中国摇滚三十年二篇

①本篇导言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山音乐工作室”系列摇滚合辑收录的乐队,后来发过专辑的很少,而“阴影”是其中之一。

那是“青山垃圾拼盘”这个时代专有名词已基本被遗忘、当年连影儿都没有甚至对摇滚乐的理解还处于一知半解阶段的如今的中生代乐队开始显露头角的年代,悄无声息,年夏,《一斤理想》发行。

之后,大概年,在一次活动上,和乐队贝斯手北川遇到一起。那时候,他正掌舵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的江湖唱片,帮助过不少地下乐队。

这次做特别策划“中国摇滚三十年”系列,一下子就想起当年写的这篇碟评。我记不起是否在哪个杂志发表过,但十几年过去再翻找出来,依然感慨。

我一直认为,《一斤理想》的意义远超过唱片本身。在和“青山垃圾拼盘”饱受口诛笔伐十年之后,它的发行,代表了曾经一代人的梦想和坚韧。在二十年之后的今天,更代表了一种伟大存在。

阴影的作品大多苍凉、茫远,我甚至认为,如果生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作品都足以毙掉如今至少90%、以抄袭著称的所谓民谣大V。或者,还可以贴上一个暗黑民谣的标签。

而青山,再回过头看,这位为中国摇滚乐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制作人、音乐家,是经受住了多少短视的非议和委屈。是青山,让那个年代真的死磕人群有机会发声,让那个年代还一知半解的我们听到更多不同的音乐……

我和北川商量,怎么才能更好的让更年轻的一代,领读阴影,领读那个年代的真的纯粹。

之后,在北川的《阴影轶事》,在平时记述、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在有时候忍俊不禁的背后,我看到了曾经一代摇滚人真的醇厚,更看到了苦涩。

北川记录了“阴影”的各种轶事,只是没有他自己。

我印象里的他,高高壮壮,笑容憨厚。作为贝斯手,乐队的作品多由他创作。所以,我说他和别的贝斯手不一样,堪称奇才。

所以,我说他的身边从来不缺美女,他说不能这么说媳妇会不高兴、会施家法。我说那就是媳妇管得紧,所以漂亮媳妇也多年未换。

我说,你才是贝斯手的骄傲……(刘浪)

②刘浪评碟

假如没有那次偶然,我不知道是否还可以听到这张专辑。与摆放在我唱片架上的数千张CD不同,只这个名字,“阴影”,就带给我足够伤感。并能驱使我放下手头刚刚拿到的几十张原盘和数张台湾本土独立音乐,而一口气听下来。

这是纯粹从青山合辑起步的乐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几年时间里。它几次露面,也几次和青山这个名字一起,饱受口诛笔伐。而后,也和青山,杳无踪迹。

《生命中的阴影》、《雁》,是早熟悉过的,并依次摆放在这张唱片的前两位。那已久未相识的声音,重又在我耳边流淌。它们依旧自然,音乐清新、清晰、清逸。但开首合唱音色下分解和弦及扫弦的伤感走向,却显现着这张唱片的悲剧本质。其实,这也更贴合“阴影”这个名字,是属于一个人内心里的黯然神伤。

我喜欢撕扯在《我是好人》里,那其实并不完美的人声。反复着,“我们种树、我们努力,相信我、我们还有希望”。如果,这是一种刻骨表述,我更愿意相信,是如阴影一样已老去并终归落拓了的这整整一代人的悲剧自嘲、自省、自励。这种感觉,其实缠绕在“阴影”的大部分歌词,并在偶尔失真音色的点缀下达到高潮。但这是否源自于阴影的“民谣心情”,我不得而知。只是,我相信,他们骨子深处的莫名感伤。而最后一首歌《迷失》里,那长达数小节的凄凉合音,又怎能不让一样老去了的更多人心生感慨。即便,多年以后,再回首,又怎能淡然?

我没有再去那落满尘灰的唱片架,翻找过去阴影的痕迹。我明白,不管编配怎么变化,阴影依旧还是阴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而他们所阐述的,是一种随时可以聆听的音乐概念,即便永远不会大红大紫。

事实上,相对于这个年代,他们的音乐是否时髦,是否能够在重说、Punk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找到知己,是否能够被新生代托儿和铁托儿们接受,是否会被国内摇滚乐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dl/4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