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珠海航展正式开幕,社交媒体上曝出不少重量级新装备。其中,广大军迷多年来念念不忘的“一坑四弹”舰载垂发系统已经正式公开。
从图片上看,此次亮相珠海的国产“一坑四弹”垂发系统内装填的是FM防空导弹,FM源自红旗17,这是一种出口型中近程防空导弹,由此可知“一坑四弹”垂发的技术性能较为成熟,可以满足出口需要。
通常来讲,“一坑四弹”就是指在一个垂发单元中同时装填四枚导弹,最常见的就是美军的MK41垂发系统以“一坑四弹”的模式装填改进型海麻雀(ESSM)。
其优点是灵活实用,增加防空导弹的装弹量,节省发射单元用于装填其他导弹,显著提高中近程区域防空能力。但这种技术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些缺陷,一个单元塞进4枚导弹在面积上看起来紧凑,但也浪费了MK41近一半的深度,总体还是浪费空间的。
美国海军普及“一坑四弹”是因为MK41垂发已经大量装备,MK41的发射单元是63.5厘米的正方形,导弹要装进垂发必须符合这个尺寸,ESSM选择“一坑四弹”的方式适应MK41是权衡利弊后的最佳选择,极大地提高了执行任务的灵活性。直到现在的新型导弹不断增加,美军才设计了更大、兼容性更好的MK57垂发。
所以,要实现“一坑四弹”就要提高垂发的通用性与兼容性,我们的垂发系统也是遵循这样的发展方向。
第一代H/AJK03型垂发只能发射红旗9型防空导弹。
第二代H/AJK16型垂发已经考虑到兼容问题,既可发射红旗16防空导弹,也可发射鱼8火箭助飞鱼雷。
第三代通用垂发系统实现了冷热兼容,单元尺寸达85厘米,共有3种发射模块供选择,大型模块可以装载长度不超过9米的筒弹,中型模块可以装载长度不超过7米的筒弹,小型模块可以装载长度不超过3.3米的筒弹,每个发射架体有8个单元。
每个单元可装填1—4枚筒弹,这些在通用垂发系统的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目前可知,第三代通用垂发可发射鹰击18A反舰导弹、鹰击18对地攻击巡航弹、红旗9B型远程防空弹及新型中程防空弹。
因此,我们的垂发起步晚,进展快,在实现冷热共架的同时也预留了“一坑四弹”模块。但一直以来,我们并未发现海军的驱逐舰以“一坑四弹”的模式发射防空导弹,这不是垂发系统的原因,而是导弹造成的。
“一坑四弹”的本质是向下兼容小尺寸的导弹,ESSM通过更换新型小直径火箭发动机,以及用边条翼替代海麻雀原有的三角翼从而缩减了导弹的尺度。而ESSM导弹的性能却远超当年的海麻雀,最大速度4马赫,高机动有效射程18千米,最大射程30-50千米。
我们多年来一直想搞定这种50千米射程,5马赫速度,50G过载的中程防空导弹,但技术指标过高,所以迟迟没有出现“一坑四弹”。现在,“一坑四弹”对外公开了,则说明这种不同于红旗16的新型中程防空弹已经研发成功。
总之,“一坑四弹”的关键在弹不在坑。实现“一坑四弹”,最受益的不是型大驱,而是A这一类护卫舰,把原来的二代垂发换成通垂,哪怕单元少一半,战斗力一样能翻番。
可以设想一下,新型护卫舰的前甲板装16单元通垂,中部的箱式反舰弹换成8单元通垂,在实现“一坑四弹”的同时还可搭载其他导弹,作战灵活性将成倍增加,战斗力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