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董问博鸟步匆匆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编者按

生活中充满别样的趣味,那是一朵花儿的灿烂绽放,那是一帘雨丝的悄悄滑落,那是风中夹杂着的泥土的芳香,那是雀跃的鸟儿轻盈的脚步,用心感悟生活中每一次的发现,那是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遇见。

鸟步匆匆

文/董问博

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校园里的麻雀要比街巷里的胖三圈。大概是因为学生们喜欢边走边吃,边吃边掉,那些面包屑、饼干渣、丢弃的食物自然成了麻雀们最好的美味。一上课,校园里立刻静寂了许多,麻雀们三个一群儿、两个一伙儿,停驻在食堂周围、校园路上、花圃角落,享受着一天中最欢愉的时光。你看,有的站在碎饼干屑中,大快朵颐,那是豪情的麻雀;有的一嘴吃食,躲闪一边,细细消化,那是内敛的麻雀;有的不惜翻脸,挤走别人,独自享用,那是自私麻雀……我站在教学楼的转角处,静静地观察这群小生灵,看着它们细细的双腿弹簧似的蹦蹦跳跳;我独自享受着“游人去而禽鸟乐”的欣喜,感觉时光都拉长了身影,放慢了脚步。麻雀正吃得尽兴,不想有人从它们身边路过,它们会在某个时间点上,一起四散飞去,霎时间,你会看见数十只麻雀轰然而散、齐飞空中的场景,不由地惊叹:哪来的那么多只!它们瞬间就栖息在树的枝杈上,隐匿在丛叶深处。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它们的身影的,但是侧耳细听,窸窸窣窣的声音隔着叶子传来,它们似乎在呢喃低语,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声,自是另外一种风景。有些胆大妄为的麻雀,为了口腹之欲,飞到教学楼中——教学楼的长廊里也有食物残屑,开始来了三五只,不多时,就越聚越多,有小十只呢!它们细细享用着美食,也留神观察周围的动静,等发现有人远远走来的时候,忽听一声令下,它们一齐向人的反方向飞。作为一名旁观者,就会发现这人似乎在行进的过程中,有一群麻雀鸣锣开道,似有武林大侠出场时鸟雀呼起的神采,威风之气顿生。我总是担心麻雀慌不择路,会撞到墙上或者玻璃上,但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们的机敏,方位判断的准确,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开了不大的窗子里四散飞去,留给我们一片惊叹声。记得还有一次,一只小麻雀误闯进教室,停在多媒体电视机上。学生们用尽办法:用扫帚赶,用校服轰,甚至做鬼脸,发怪声吓唬,都没能把它赶走。上课时,它与师生一起学习,有时候兴致来时,还会在教室上空盘亘一圈,以示自己的课堂参与性。那几天的课学生上得倍儿带劲儿,可能是有这么一位“旁听生”的缘故。后来,学生们备好水和饼干,打算和麻雀长久生活,哪知过了一个周末,就已然雀去屋空。这些学生们早已上大学,偶尔聊到初中生活,总不忘提及那只麻雀,也算是他们初中生活的一抹亮色。光阴如此,经年留影,不负鸟步匆匆!作者简介:董问博,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热爱古诗文、写作和书法。对书法教学、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内容,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十项,其中参与的《文言文教学研究》课题获得了年陕西省优秀课题,负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训练的价值和方法研究》获得了年西安市优秀小课题,《中华优秀文化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分析研究》获得了年西安市优秀小课题。曾参与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教材《汉字的正字和书写》和苏州科技大学本科教材《教师板书》章节的编写。写有生活随笔和写作指导类论文余篇并发表,作品散见在《作文周刊》《作文与考试》《思维与智慧》《语文报》《意林·作文素材》《辽宁青年》《三秦都市报》《教师报》上,指导学生发表作文余篇。在作文教学方面,擅长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从阅读中渗透写作思路,从互改中点燃写作慧心。往期回顾:第期陶艺人生第期最想苏州第期黑板上的老时光第期你的世界,我曾来过第期含笑奔跑的少年第期轻描淡写的美好第期与蚊子过招第期经年留影脉脉乡情本期责编:闫妍投稿邮箱:cgqmsgz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jj/7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