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m.39.net/pf/a_5777843.html这是场库的第部每日一片前几天V姐介绍了一部关于海洋污染的纪录片《渔业阴谋》,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了我们以往对于海洋中白色污染的认知:实际上,塑料垃圾如塑料吸管只占海洋垃圾的0.03%。造成海洋生物灭绝的真正源头,不是白色污染,也不是气候变化,而是“工业化捕鱼”。拖网捕鱼对于海洋中鱼类的滥杀,相当于种族屠杀。文章发出后,评论区炸了。评论里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两个:是不是停止捕鱼才能拯救海洋?是不是只有人类毁灭才能恢复生态环境?最近新出的一部高分纪录片,就通过记录疫情爆发这一年地球发生的惊人变化,解答了这个残酷的真相——《地球改变之年》豆瓣9.2分,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大卫·爱登堡爷爷来做旁白。纪录片从全球各国人民开始“居家防疫”讲起。先说一组数据: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超6%,这是有纪录以来最大减幅;全球交通噪音减少超达70%。
尤其是海运交通,在疫情封锁的三个月内下降了17%。
没有游轮行驶,水下世界比以前安静了25倍。
鲸类联络距离增加了三倍,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大海,尽情离开幼鲸去远处捕食,不再担心幼鲸遭遇危险,幼鲸成活率显著增高。
由于游客骤减,非洲大西洋海岸海水清洁度评级从差跃升到良。
在英格兰,罕见的刺海马数量之多,至少是十年未见。
“是人类耽误地球了。”在这部纪录片的豆瓣页面下,有人这么评价。在人类生活按下暂停键的这一年。地球上的空气更加清新、水质更加干净,动物们开始以我们几十年未曾见过的规模繁衍生息。让人不禁反问:谁才应该是闯入者,谁才是地球上的破坏者?疫情爆发,城市封锁的几个小时后还记得吗?去年2月我们刚开始居家隔离时,就有新闻爆出:在雅安宝兴县的国道上,一只野生大熊猫正在国道上散步。它似乎是误入人类的领域,但是因为路上人烟稀少,它丝毫没有慌张,慢悠悠找着回家的路。这前所未有的画面,并不是偶然。纪录片中,摄影师们在疫情期间横跨五大洲,记录下了很多这样的画面。甚至在刚开始居家隔离时,这些“偶然”就已经显现。
首先改变的,是城市噪声。据统计,仅在城市封锁后的几个小时内,各地交通噪音就减少了70%。
整个世界安静了。
美国旧金山有一种名叫白冠麻雀的鸟。在过去,它们的叫声总是被车声淹没。但因为这次疫情,旧金山的交通降到了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噪声干扰大大减少。
它们迎来了多年以最好的繁殖季。
不仅噪音水平降低了。
全球的空气污染也降低了。
居家隔离不久,洛杉矶就迎来了40年来最好的空气质量。
印度,作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恒河的氧气含量增加80%。然而仅仅在城市封锁12天后,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就出现了。雾霾消失了。
天晴了。
一位印度摄影师说: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晴空万里,也是第一次知道,喜马拉雅山离自己这么近。
被雾霾掩盖了30年的喜马拉雅山,终于重见天日。他拍下了这惊人的瞬间,照片迅速在互联网传播。很多人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当人类暂时休息,地球开始改变。而这,仅仅只是城市刚开始封锁而已。城市封锁数周后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对旅游业来说冲击最大。全球的旅行航班量减少了90%。去年4月国际游客同一月相比,减少了一亿一千四百万。西班牙的游客人数从多万跌至0。原本挤满人的佛罗里达州海滩,空无一人。这让海洋生物有了更多繁衍的机会。尤其是海龟。近些年,海龟数量急剧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愿意到越来越拥挤的海滩上去产卵。研究人员记录,在过去的10年里,赤蠵龟的平均筑巢成功率只有40%。然而今年因为没有人,海龟终于重新“占领”了海滩。今年赤蠵龟的筑巢成功率骤增至到了61%。这是研究人员见过的最高数字。“因为海滩关闭,人类消失。这些动物终于有机会做几百年来它们一直在做的事。”这句话听起来又激动又无奈。不仅是海洋动物重新占领了领地。
当人类不再出门,城市看起来像世界末日一样萧条。
陆地上的动物,回来了。
南非的河马,慢悠悠走进了加油站。
以色列的胡狼,和人并行。智利的街头出现了美洲豹。南非的企鹅一排排走在公路上。
它们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城市生活。就像疫情前的我们一样。这其中,也包括日本奈良的梅花鹿。作为当地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奈良的梅花鹿此前一直享受着游客们投喂的米糠饼干。饼干,也成了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前有新闻报道,因为疫情旅游人数骤减,奈良的梅花鹿吃不到饼干,经常回去街边的小商店“乞讨”。梅花鹿会被饿死吗?纪录片里,摄影师记录下了梅花鹿的“求生之路”。由于食物匮乏,年长的老鹿终于不再等待人类投喂,带着鹿群离开公园进入城市,轻车熟路找到了一片片城市里残存的青草地。梅花鹿享受着新的食物,而且研究表明,新的食物结构对梅花鹿更合理,没有游客带来的塑料袋,也避免了小鹿因误食而死。事实证明。没有人类,梅花鹿过得更健康......到了非洲。原本夜间活动的金钱豹也出现在了城市里。
并且还是白天。
虽然这位看起来非常“绅士”的美洲豹,只是看了眼摄影师就离开了。
还是把摄影师吓得不敢动。
由于城市扩张,人类入侵,金钱豹失去了60%的家园领地,25年间个体数量下降了30%。现在,金钱豹又回来了。它在公园里追捕动物,慢悠悠躺在旅馆的门前。仿佛城市,是它的私人王国。不知道这算是入侵了人类领地,还是重返家园?这是否证明人类其实可以和动物共享同一片土地?城市封锁数月后当人类“消失”的时间持续够久后,让新的一代动物收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人类干扰,动物繁衍速度加快。孕育新生的存活率也显著提高。在英格兰,罕见的刺海马数量之多,是至少十年来所未见过的。
、
濒临灭绝的山地大猩猩,全球现存不足千只。
生育的幼崽数量是以往的两倍。
可我们都知道,地球只是暂时得以休息。疫情过后,人类还会重新占领城市。届时,动物的命运是否又会回到过去的境地?这也是纪录片最后,需要我们思考的。虽然最近印度的疫情失控让人担忧。但在和动物和谐共处的方式上,印度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参考。过去,印度人和大象因为领地之争,经常发生冲突。大象会突然冲进农田,毁坏农作物,农民为了保护庄稼,不得不举起火把把大象赶进森林,可没多久,大象还是会回来。每年约有人和头大象,在冲突中丧生。当地的一家自然保护基金协会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在农作物和村庄的周边,给大象专门种上了大象吃的食物,食物沿着森林,充当起了一条缓冲带。因为疫情,外出务工的人回到家乡,也为这个项目提供了急需的人手。这种食物成熟快,也不影响农作物生长。不多久,食物成熟了。人们期待着大象的到来。没想到大象真的吃了这些食物,并且吃完后不再踏进村庄,而是消失在了森林里。人类和大象,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多年的冲突得到缓解。正如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爱大象,那大象也会爱我们。”现在,印度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效仿,为大象种植食物。不难看出,未来大象的生存环境将得到改善。至少,比什么都不做好。当每个人改变一小步,自然就会改变一大步。以前我们每次推荐自然纪录片,评论里都会有人说;“只有人类毁灭才能拯救地球吧。”而现在看来,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是非常强大。仅仅只是人类减少出行,就已经看出了改变。毕竟在这地球上,从人类还未繁衍开始,从几百万年前动物就存在了。地球不该害怕,该害怕的是人类。我相信,短短48分钟的纪录片,不足以记载自然界在疫情期间的所有改变。但纪录片中的画面也提醒了我们,人类可以与野生动物共享空间。这是我们的家园,但这并非只是我们的家园。如何和自然界共享家园,将会是人类现在到未来永恒的课题。我们如何才能和野生动物共享家园?更多精彩,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