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纪公园早上8点以前不用门票可以进,你们都知道的吧?
暑假里依依因为要做一个白头鹎鸣叫调查,好几次都是早上5点起床,赶早出门去拍摄鸟鸣素材。这一天,我们六点刚过就赶到了世纪公园7号门,跟一大波早锻炼的大爷大妈们,一起进了公园。
清晨的世纪公园很美,镜天湖静静地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绿树,阳光给一切镀上一层金黄。我们很幸运,一走进7号门正对着的那片小树林,就发现了目标鸟种——白头鹎。
依依连忙拿出手机,近距离拍摄到了正站在柳树上叽叽咕咕的一对儿。只可惜它们发出的只是单调的警戒叫声,另有一只叫得婉转动听的,却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没有拍到白头鹎的鸣唱,我自然不满足,就循着鸟鸣,在水杉林里到处寻找。依依却被湖边芦苇丛中那几只黑水鸡给吸引住了:“妈妈,快来看,这里有几只黑水鸡幼鸟!”
唉,这孩子!总是不知道轻重缓急。我没搭理她,继续找白头鹎。
水杉林又高又密,实在是不方便拍摄,只能继续往前找。
路边的灌木里,一大群灰喜鹊拖着长长的蓝色尾羽嘎-嘎-嘎叫得热闹又难听——不是目标鸟种,忽略;一身乌黑的乌鸫站在树梢倒是叫得好听,不负它百舌鸟的名声——不是目标鸟种,忽略;大草坪上成片的麻雀在悠闲地走来走去找草籽吃——不是目标鸟种,忽略……
世纪公园鸟种是真多呀,可偏偏最常见的白头鹎怎么却不多见呢?我正找得心浮气躁,再回身一瞧,娃呢?
仔细一瞅,远远地趴在大草坪上的那个小小身影,不就是嘛!
过了一会儿,她带着满身的青草气息奔过来:“妈妈,草坪上好多好多麻雀呀,我正想拍呢,那边有个爸爸却抱着孩子甩着转圈,还‘喔喔喔’地叫,都被他吓跑了。”
我忍不住了:咱们今天是来拍白头鹎的,能专心一点吗?这个白头鹎的课题可是你的任务,妈妈只是来陪你。观鸟咱们可以下次再来。
依依扁了扁嘴,不吭声了。
接下来一路无话,我们俩闷头在公园里转来转去,拍到的白头鹎素材却依然不多。
穿过一片林间的小路,准备返回的时候,依依突然叫道:妈妈,等等!我好像看到戴胜了!
什么,戴胜?有着漂亮羽冠的戴胜?!这个我们还没亲眼瞧见过呢,只在书上看过。
我跟在娃身后,悄悄地靠近。果然,林间一片草地上有一对戴胜正在闲庭信步,一会儿又竖起羽冠飞了起来。
观察了好一阵,直到这两只戴胜飞进树林深处,我们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依依有点得意:你看,还是我眼睛尖吧,差一点就错过了戴胜呢。接着又说:世纪公园这么多鸟,既然来了,为什么不顺便观鸟呢?反正也不影响拍白头鹎。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我一想,娃说的没错呀。
于是,我也放松了心情,陪着娃一会儿逗逗红蜻蜓,一会儿从树上扒下个蝉蛹挂衣服上,一会儿拔一根狗尾巴草,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
二
这件事也让我反思了一下。
我一直自诩于自己的专注能力。常常开玩笑,自己是嚼着口香糖就不会走路的人。
读书时最烦同桌上课时唧唧歪歪跟我说话,闭嘴行不行?我都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啦!课间休息时,无论教室里吵成什么样,都不能影响我做作业。专注,让我学业优秀。
工作后,我的专注能力继续进阶,干起活来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说话也充耳不闻,常常得叫我两遍名字,我才会反应过来。专注,让我工作效率超高,多出很多空余时间。
家长们谈起自家孩子,总觉得他不够专心,希望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其实,专注也不尽然都是好处。
太专注的人目的性太强,只专注于赶路,而错过了风景;只专注于做事,而忘记了做人。
就像这次陪孩子去世纪公园一样,我执着于寻找一种鸟,而忽略了所有其他事物;我执着于帮助孩子完成任务,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执着于做事,而忘记了陪伴孩子的初衷——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共度人生的好时光。
太过专注,还容易让人产生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