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爱民
“麻雀蛋”其实就是一种像麻雀蛋样的面食点心,甜甜的酥酥的,我们老家叫”果子”。连油条都叫“油果子”。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吧,当时物质真的很匮乏。那一年正月初三,舅舅到我家来,拿了一包用黄色的草纸包的点心。舅舅给我妈妈说:“大姐,过年了。来给你拜个年。不好意思拿包’麻雀蛋’给外甥吃”。舅舅顺手就把“麻雀蛋”放到我家的条桌上。我那时开心极了,想到有点心吃了,口水都流出来了。
舅舅走后,我想拆开吃,妈妈把我的手打了一下。就把那包“麻雀蛋”拿走不知藏哪儿了。
过了一个多月,我二姨“坐月子”,给我添了个小弟弟。妈妈带着我,拿着那包“麻雀蛋”去了我二姨家。我妈妈坐在二姨床边,我站在床面前。妈妈拉着二姨的手说:“本来是想给你买包黑糖的。但那要开证明还买不到。就给你拿包’麻雀蛋’你自己吃吧。增加点营养。”我二姨说:“姐姐,别那么客气,现在大家都不容易。谢谢姐姐有心了。”二姨夫的妈妈我叫“干奶奶”,她还给我冲了一碗红糖水,我喝了真甜。
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反正天气热了,我穿汗衫裤衩的时候。我外婆砍柴时扭了腰,脚也摔伤了。我妈妈在家里拿了八个鸡蛋,找邻居借了两个,一起凑了十个鸡蛋,还拿了半斤粉条,两个“大头菜”{襄阳特产一种咸菜},在供销社商店买了五毛钱的海带。妈妈说:“回娘家凑四样东西好看些”。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看外婆。我舅舅看到我特别高兴,拉着我手说:“哦,我宝贝外甥来了。来,我给你拿’麻雀蛋’吃。你二姨前两天来看外婆拿来的。”
妈妈瞅了我一眼,没说什么。我舅舅就从他卧室的箱子里拿出一包黄色草纸包的点心。拆开了准备给我吃,一看傻眼了——“麻雀蛋”都发霉了。还有的长了绿毛,本来一颗一颗的,现在连成了砣。我舅舅尴尬的笑笑,苦涩的说:“可惜了,这不能吃了。甩了它。”我妈妈拦住说:“莫甩,用火烧烧还能吃”。我舅舅可能也舍不得甩,就拿去在灶里用火烧了烧给我们吃。我妈妈吃了两颗说:“还好”。但我看到妈妈的眼泪要出来了。我也吃了几颗,真不是味儿,完全没有“麻雀蛋”那种香甜味儿了。涩涩的,还有一股苦味儿。
张爱民,男,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生于年1月,当过兵,做过警察,当过干部。业余时间主要从事小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创作。曾在《深圳法制报》《湖北电力报》《襄阳公安交通报》《谷城报》湖北《治安丛横》《阳江文艺》《山海经》和湖北《襄阳日报》等报刊及《华文原创小说》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