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儿的类型
现在鸟友们分享鸟况时,一旦有冬候鸟出现,就会有人响应:“它们已经回来了”。说到一些夏候鸟,也常会说到他们已经走了,这一回一走,说到的就是鸟儿的迁徙特点。
依据它们的这一特点,可以把鸟儿分为五种类型:
1、夏候鸟:夏季在南京繁殖,秋季到南方较暖地区越冬。
2、冬候鸟:冬季在南京越冬,夏季去北方繁殖。
3、留鸟:常年在南京地区栖息。
4、过境鸟:迁徙时短暂经过南京地区。
5、迷鸟:迁徙过程中偏离原分布区。偶尔在南京地区可见。
二、观鸟在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有两侯与鸟儿有关,鉴于此,我们特地邀请了江苏观鸟会资深会员蓝鸟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观鸟活动。
很多时候,走到大自然中,无需我们多说,只需要带上眼睛、带上心,大自然就会讲述给我们很多故事。
图片by绯红金钢鹦鹉
到达植物园时,还没有到开放时间,等待的间隙,可以看到绿化带中的挂满露珠的二月蓝已经在给我们上课。绯红金钢鹦鹉借了手机记录了下来。
进入植物园内等待的她继而发现了对面树上扎堆的灰喜鹊,
“他们是在开早会吗?”
"或许他们是在吃早餐?"蓝鸟老师接过她的话。
从举着望远镜看,到拿出本子开始画的功夫,小伙伴们陆续到来,已经都是熟人的朋友们一起很自然的就开始了交流。学习也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
所有的人员到齐,领了工具,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了解观鸟的基本原则,是开始观鸟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而声音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顺着声音去找寻,有着树叶的掩盖,不一定能够立马找到声源,但是一只灰头绿啄木鸟站在高高的树梢上让我们尽情看了个够。
说到了灰头绿啄木鸟,不禁想到上周在植物园时,绯红金钢鹦鹉小朋友发现了一片漂亮的羽毛。
(图片来自网络)
请教了老师,被告知是灰头绿啄木鸟的次级飞羽。
除了请我们观察到它的长相,蓝鸟老师还引导我们观察它的飞姿。灰头绿啄木鸟飞行迅速成波浪形,常单独行动或成对活动,很少看到集群。
而在南京,常见啄木鸟主要有四种(另外三种分别是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斑姬啄木鸟),灰头绿是其中体型最大的,有28-32cm长。而最小的则是斑姬啄木鸟,体长只有10cm左右。
(网图:左雌右雄)
常说人如其名,鸟也一样,从它的名字基本上可猜测到它的身上的典型特征,灰头却又因男女有别,男生头上常常会着上一点红。四种常见的啄木鸟都是留鸟,也就是说它们是南京的常住居民。在不远的地方,很快就看到了它的另一个伙伴:星头啄木鸟。(网图:黄腹山雀上雌下雄)
而我们今天遇到的第一位远途归来的朋友就是黄腹山雀,同样望名思义,其腹部的黄色格外亮丽。而其也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的特征。一上午在我们面前兜兜转转的紫啸鸫,待到下午时直接飞至面前。这也是可以另一个可以望名生义的物种,漂亮的紫色,自不必说,"啸"字代表了其声音特点,鸫代表了其类别。很多时候,鸟儿的名字都是根据其特点而来,而啸鸫另一个很有个性的特点就是如自带折扇的尾巴,收放自如。对于不常见的鸟儿,我们常常会给予更多的时间观察,而对于孩子而言,即便是常见的鸟儿,她们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喜鹊是其中之一。网图
"好大的鸟儿,看它的尾巴上下动?",孩子们忍不住分享自己的发现。而观察的角度也自己悟了出来,说到行为,老师引导大家观察喜鹊的走姿。同时可与它的亲戚灰喜鹊做对比。
此行集齐了鸦科四种常见鸟。
灰喜鹊
灰喜鹊,灰喜鹊的叫声很多变,不同的叫声代表着不同的语言,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蓝鸟老师还告诉我们,喜鹊的语言还会存在着"方言",我们这里的"喜鹊"和青海的喜鹊口音会有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在鸟身上同样合适。网图:灰树鹊一闪而过的灰树鹊。红嘴蓝鹊(图片by绿光)
一上午都躲躲藏藏的红嘴蓝鹊,等到下午则直接飞至面前,可以算零距离任由我们观赏。虽然多次看到红嘴蓝鹊,但每次看到都会向它们行注目礼。
除了其颜值,它的声音,也是让人过耳难忘。在远处看花的花友听到声音也过来询问是否听到象小猫叫的鸟叫声,这一客串也加深了同行人的印象。结伴出镜的黑领噪鹛和一直在用声音和我们打招呼的黑脸噪鹛.既然名字中都有一个"噪"字,那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听听就知道了!视频来自往拍摄。(视频来自之前的记录)
同样用声音和我们打招呼的还有灰胸竹鸡。
同样喜欢结伴出现的红头长尾山雀,和其它躲躲闪闪的鸟儿们不同,自顾自的在我们面前欢快跳跃。网图
趁我们不备,一只白鹭突然从林中飞出,近距离的看到它的"黄袜子"和飞姿,大家都仍不住感叹"真美啊!"。"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两个五年级的孩子,看着白鹭的身影从身边蹁跹而过,一直用目光送到看不到它为止,一定会比我们多一层感受,脑海里浮现的会不会是才学过的课文中这样的文字,最后问到大家喜欢的鸟儿,“白鹭”,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白鹭是水边常见的鸟儿,从林中突然出现,了解鸟儿生境的蓝鸟老师也觉得特别,常见的鸟儿也会出现一些不常见行行为。白鹡鸰是小区里的常客,在草坪上特意为青苔小朋友闪了一下,然后就成为这天她的最爱。而白头鹎作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鸟儿之一(它的常见度甚至超过了麻雀,而且多数时候都是成群结队),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它因为地区的差异,长相上也有差异域,在北方以白头命名的鸟儿,到了南方把白色悄悄隐藏了起来。基于这样一件事情,我去查阅了《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看到对于它的分布范围的描述是:中国南方、越南北部及琉球群岛。
而分布状况的描述是:常见的群栖性鸟,栖于林缘、灌丛、红树林及林园。为香港最常见的鸟种之一。亚种hainanus为留鸟于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及海南岛formosae为留鸟于台湾;指名亚种遍及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冬季北方鸟南迁。现于河北(北戴河)及山东有定期的报道。
这与我们现在的分布状况已经有所不同了。过程中,大家对于看过的鸟儿,还会围着老师一起观察照片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疑问,听其中的故事。认真的做着各自的观察记录。
三、额外福利当然鸟儿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在观看它的同时,总还是会有很多其它一些额外福利出现。白鬼笔or竹荪?抢眼的棒络新妇雌蛛,以其鲜艳的色彩、大个头和超大的网一次次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盆景园的墙上,甚至玩起了排排坐。多数时候,是雌蛛在家,难得这天雄蛛有空出现,可以让我们看到其体型大小的差异。已经红透了的高粱泡,某小孩子摘了一捧,只顾看它们吃,就是没想起来拍照。红枫岗上的枫树对于变色这件事还没有动静,先行部队已经红透了半边天,"好美啊!",孩子们看到一阵阵感叹!除了红叶吸引孩子们,还有这红枫岗上的红桥,孩子们爬上去,自成风景,当然行至高处,看槭树的翅果旋转着落下,是再开心不过的事情!同样以红色吸引眼球的红豆杉。接骨草的红果子,让人垂涎欲滴。叶片超大的通脱木,正值花期,想要捡拾一片叶子做面具,未果。一棵爬藤植物,引发细心的孩子的好奇,其它都有所依附才爬上高处,站在面前,我们一起进行了各种猜想和可能的验证,然后感叹神奇!细心的朋友回到家后,认真的做着整理,提出一些疑问并寻找答案。
现场的观察只是和大家一起打开看待自然的一扇窗户,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这种观察的习惯在生活中无限延伸!
对于我们自己,前一日结束观鸟,次日和女儿走在路上,一闪而过的功夫,她突然发现一只北红尾鸲站在树上,然后就听到观鸟群里的朋友说:"黄腹山雀、北红尾鸲都回来了!
是的,冬候鸟的归来,也意味着观鸟的黄金季节就要开始了,天气不再炎热,遮挡也越来越少,而那些爱美的留鸟们则会脱下漂亮的婚羽,换上朴素的冬装,这一过程又是怎样进行的呢?期待着新的一轮的观鸟之旅的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