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我都会前往成都的爷爷奶奶家过年。在此期间,我造访了不少景点,也整理出一份“成都冬日观鸟胜地排行榜”。
NO.5武侯祠
这是成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虽然是人文景观,但在这一栋栋古朴的建筑,一群群密集的人流间,也常常有鸟儿出没,为武侯祠平添了几分灵气。
常见鸟种:白头鹎,白颊噪鹛,蓝翅希鹛等。
“你瞅啥?”——蓝翅希鹛:一种在中国南方较为常见的林栖型鹛,体型较小,容易辨认。
仰望天空——白头鹎:中国南方的优势物种,无论是在成都还是上海,都是一抬眼就能见到。
“形象是什么?我不想知道。”——白颊噪鹛:一种多见的杂食性鸟类。图中的它正在清水中沐浴。它也是本文的封面。
NO.4浣花溪公园
一座大型公园,植被种类丰富,水域面积大,几乎是成都所有常见鸟类的乐园,又处成都市区,交通便利,适合入门级观鸟者。公园中不但有鸟类,还有松鼠等其他生物。
常见鸟种:白鹭,苍鹭,小??,黑水鸡,骨顶鸡,棕头鸦雀,雨燕等。
静静守候的“长脖老等”。——苍鹭:大型涉禽,较为常见,很好辨认。由于其耐性极好,常常站在一个地方等候食物“上钩”而几乎不动,因此有了“老等”这一形象的外号。
“我每天都在游泳,几乎从不上岸,厉不厉害?”——小??:常见游禽,身形较小,不善于飞行。它有宽阔的蹼,潜水是它们觅食或受到惊扰时的“绝活”。
NO.3望江楼公园+四川大学
在我看来,这里是成都市区最佳观鸟点,植被覆盖率很高,环境优美。在这里,别处不太多见的鸟类也频频现身。
常见鸟种:夜鹭,白鹭,池鹭,红头长尾山雀,红耳鹎,白鹡鸰西南亚种,各种椋鸟,有时也能见到普通鵟等猛禽。
猜猜我是谁:与前文中哪只鸟的品种一样?
“没错,我就是这么可爱。”——红头长尾山雀:长相喜感的常见鸟类,个头极小,大约只有麻雀的一半大。在成都,它们总是成群结队,身影随处可见。
“腊梅是最能衬托出我颜值的植物。”——褐胸噪鹛: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地区,并不常见。它们喜爱的栖息地是亚热带及热带较为湿润的树林。
“瞧!我的发型多漂亮!”——红耳鹎:在成都较为常见的鹎,在上海却几乎无法见到。红红的“耳朵”及头顶高耸的羽冠是它们标志性的特征。它们喜欢的生存环境是各种树林,灌木丛及农田。常常成群结队地活动,也会与其他鹎类混群出现。
“别打扰我!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夜鹭:在成都与上海都很常见,却有着不俗的长相。图中的它正在揪银杏树的树枝,用于搭建鸟窝,准备繁殖。
“感受到我不凡的气质了吗?”——普通鵟:中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南方城市中不算罕见。虽然长得酷,但它喜爱的猎物却是各种老鼠。这张照片是去年的大年初一拍到的。大过年的,它一定也正在准备改善伙食。
NO.2丹景山
位于成都郊区,不算特别知名。正因为没有太多游人打扰,这里有着种类丰富的栖息地,环境不错,各种漂亮的鸟类都可能出现。
常见鸟种:领雀嘴鹎,灰胸竹鸡,棕脸鹟莺,黄腹山雀,白冠燕尾,普通?等。
“丹景山,我的乐园。”——黄腹山雀:小型鸟类,中国特有物种,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稀有,南方地区性常见。纯黄的腹部是辨认它们的最好特征。昆虫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不许笑话我的天生肥!”——灰胸竹鸡:南方较多,常常三五成群地在山地、竹林、草丛中觅食,并不十分怕人。它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后引种至日本。它是陆禽,不善于飞行,但善于鸣叫,色彩丰富的羽毛使其容易辨认。
“我爱啄木,啄木使我快乐!”——斑姬啄木鸟:小型啄木鸟,不常见。动作灵敏,甚至与山雀有几分相似。萌萌的它是啄木界的高手:更多精彩,请戳视频。
纯色之美。——白冠燕尾:尾巴很长,黑白相间,十分醒目。它喜欢单独行动,常停歇在水边的石头上,性格胆怯,以水生昆虫为食。
NO.1青城山
AAAAA级景点,其人文部分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赘述。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极美的自然景观,空气清新,树木丛丛,树叶绿得发亮,山顶更是云雾缭绕。这样的环境,当然不乏鸟儿们的倩影。
常见鸟种:领雀嘴鹎、红嘴相思鸟、绿背山雀、台湾雀鹛、红嘴蓝鹊、普通?等。
红嘴相思鸟:在我的“名篇”《我是!我不是!》中出现过。
“爬树?小菜一碟!”——普通?:广泛分布于我国山林中,与啄木鸟一样,属于攀禽,叫声多变,动听。性格较为活泼,最爱吃昆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