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布谷鸟叫了杨进荣

故乡的布谷鸟叫了,叫得我数夜做梦:梦见,我回到了故乡,在故乡疏松的土地上,翻着滚滚……

故乡的布谷鸟叫了童年时代,故乡是有很多鸟的,除麻雀、野鸽子、乌鸦、喜鹊,还有候鸟布谷鸟了。喜鹊是报喜鸟,故乡人喜欢听它们嘎嘎嗄的叫声,更愿意它们落在墙头窑顶上。布谷鸟晚秋离开故乡,在每年的清明谷雨节气,它们飞越万水千山,重新在我的北国故乡安家,完成生儿育女。布谷鸟,故乡人叫它"宝沟",这是根据布谷鸟的叫声,故乡人对它们最接地气的称谓。布谷鸟是一种异常聪明的鸟,瞅准其它类鸟巢,趁其它鸟孵蛋飞出巢穴外觅食,它便快速进入巢穴,推出其它鸟的蛋,把自己的蛋产在其它鸟的窝内,让其它鸟为它代孕、喂养子女,直至雏鸟引出窝,能在自然界独立生存!出巢的布谷鸟和它的代孕妈妈,俨然一位侏儒母亲,托着她十五六岁的儿女,总让人产生惊叹悯怜之情。医院的某位产妇,错抱养育了别人家的孩子而多年不知其情。故乡的布谷鸟不多,但老远听见它的"宝沟、宝沟”的叫声,没有人嗔怨它们不养育子女的责任,反而感到它带泥土清香味的叫声,那么让人亢奋,有种不下地开犁动耧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感觉。

每年布谷鸟鸣叫的时候,大都是天朗气清,阳光温润,土地彻底解封,野草山花欢快地生长,云彩不时地遣隽徘徊,风斯文地象个秀才般地悠哉,雨在夜里悄然而临,不大,似倩女细步。有布谷鸟叫声的季节,故乡不热不冷,空寂一冬的山谷川塬被布谷鸟唤醒,农人们知道必须抓紧,否则,误了农事,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东方泛白,吆驴喊牛的声音通常会在巷道、庄前的路上听得分明。女人孩子帮助家里的男人,扛背农具,化肥籽种,脚步匆匆地走向自家的田间地头。故乡老宅前是一川的坝地,一绺一绺的土地上,牛一对,驴一双,有的驴牛或骡驴搭配,把休息了一冬的土地犁翻的新鲜干净。土的香,大概只有到这个季节,味道才不同寻常。清淡而醇厚,洁纯却绵柔。童年不知父辈们的辛劳,放学回家的途中,脱掉烂单裤,倒在书包中,把书包和烂布鞋放在田埂上,一群孩子在刚犁过的土地上追逐打闹,耳朵鼻子头上,全被湿潮的酥土粘满。特别上学要经过的后川社,贠国庆老汉是爱地如命的人,他越是在地埂前堵说,孩子们越是趁他不在,要把他家的土地,擦攘个脚印遍地,老汉原本不大的说话声,因为喊孩子,更是沙哑。无奈了,他三天两头地找家长,没进家门,我们老远就能看见他堵住家长告状比划的姿势:天生迎风落泪的双眼,一边用手绢擦拭,一边跺脚,心情很是激动。看到这种情形,我们跑得远远的,一直等他走远,家里大人下地,才偷偷摸摸地回家门。童年的少不更事,而今想起都是自责和悔亏。那些爱土地如爱生命的庄稼汉,插在黄土地的信念根深蒂固。虽然大旱年境,自苦都不能满足自食,但痴情土地的热情丝毫都没有递减,一世铭刻在心。布谷鸟鸣叫的时候,一般都要去几趟故乡,上坟,看望母亲,走访亲邻。有的人购买了农机,小拖拉机耕,播种机后面种;有的仍用传统耕种方法,一对牲口走在前面,人扶犁铧紧随其后,吆着,鞭子抡着。我时常赞赏时代的发展,科技兴农,农民减少苦力又能增收,但从人文情怀出发,更喜欢牛驴在田间行走,犁铧翻动土地,一头牲口带一张耧,人双手抓耧把,咣当恍当的摇耧播种声,这种声音,传播着我的乡愁,犁耕的是我的乡土,摧发的是我的乡情,记忆着我的懵懂。虽原始,但生韵;虽古朴,却摄魂。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刻在记忆里的当初,明知回不去,却也拋不掉。就像这多年打工在外的一批人,城里没有灵魂,乡里难容己身。这锅"烩菜",其实就是乡愁在作祟。越是古旧,越是爱得情深似海。

计划经济时代,我家后墙外有三分自留地,自留地靠北,有一眼老式挖窑。记得有只布谷鸟连续几天飞出飞进。一天,父亲和母亲一人拿锹挖地,一人手扔土豆籽,快要种完自留地的时候,布谷鸟栖在崖畔上,发出一长串好听的叫声,父亲说,咱们不种了,留点地下雨种几棵白菜,你看,那个鸟要下蛋了,惊挠它就不产蛋了……父亲的话诱发了我的好奇,内心暗自思忖,等大人们不在家,我一定要把这窝鸟给掏了,给它腿上挽一截细麻绳绳,在同学们面前好好炫耀炫耀。

机会来了,爸妈要去舅舅家,安顿我们放学早回家,不要惹事生非,看好家。放学跑步回家,烂书包扔在门洞,急不可待地跑到那口土窑中,身材矮,够不着,直接把手塞进一个小洞中:妈呀,我摸见了肉忽忽毛茸茸的一堆,好像不是鸟……吓死我了,缓过神,从水窖中拽一桶水,园子和了一锹泥巴,双手端起,站到小洞前,瞄准发力,一锹泥糊了洞口:x他妈的,再让你吓我……第二天,喂那鸟的,当地叫火食霞霞的鸟叫个不停,父亲起身,到洞前看了一眼,他已经明白了咋回事,我象只猴子似的爬上窑巷,害怕父亲那只宽厚的巴掌!晚饭时,姐姐把我从窑巷里哄叫了下来,父亲瞪了我一眼说:你这娃娃多毒辣,那鸟也是一条命,它不吃你不喝你,你弄死它干啥?……再后来,那只窑洞里没有来过鸟,布谷鸟也没有按时合节地在老宅后的崖畔上鸣叫。连续多年,都如此这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令我悲伤不安的事情,虽然,那时的我还不到九岁。凡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一只幼雏布谷鸟的命,也值得受人护爱尊重。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生,共存共生,方能同处皆荣。异乡的布谷鸟,叫声和故乡的一模一样。而异乡的高楼大厦、高架立交、纤陌纵横、绿树花红,却没有故乡那座荒山、那缕炊烟、那坡羊群、那咣咣当当的摇耧声勾我魄魂,令我动容!故乡的布谷鸟叫了,叫得耕牛遍地。吃晌会时,几个人越过地楞,土地上盘腿而坐,吃着油饼,咬着米黄馍馍,就着新葱,喝着杯茶,古铜色的脸上尽是激动。

故乡的布谷鸟叫了,叫得我数夜做梦:梦见,我回到了故乡,在故乡疏松的土地上,翻着滚滚……春正把故乡的山川,装扮得分外娇媚可亲。母亲挪动小脚,被麦捡、谷捡子抱着,显得十分矍铄攒劲!

作者简介

杨进荣,会宁县刘家寨子乡人,本科学历。中学时代起在《中学语文报》《诗歌报》《散文林》《诗人》《驼铃》《白银晚报》《白银文艺》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游记多篇。现供职央企,从事文字工作。

陇上风情

支持原创,点击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sc/7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