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心者素峰语赋予现实元素以隐喻的力量

《冬天的湖》资江实景/摄于年11月窥心者/素峰语在《冬日的湖》中用最朴素的语言客观呈现文/素峰⊙大家好,本来每次深度探讨后,我都要做一期窥心者素峰语。但是由于个人工作原因,最近比较繁忙,所以被耽搁了。今天我抽一点时间,把咱们第一次探讨的作品进行一下评析。在进行第二次深度探讨的时候,有的诗友指出了作品的作者。没错,《冬天的湖》的作者是李不嫁老师,《王村镇的银匠》的作者是刘年老师。但我要提醒的是,下次即使我们哪位诗友知道作者也不要说出来。之所以匿名,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家畅所欲言,一旦知道作者是谁,可能就会有所顾忌。因此,提醒大家注意。

冬天的湖

——资江中游,冬日泛舟,纪念被遗忘的陈天华

我们朝湖心驶去

一路布下渔网,一路欣赏

成群结队的乌鸦

飞往墨绿色的锥形小岛

它们从前是大山,

由于水电站,拦腰斩断的江水

被顶托成大湖与水乡

从前的人烟和山寨,永沉于水底

掌舵的山地人告诉我,

陈天华的故居也深埋此地

那里的乌鸦盘旋不去,那里的鸟,牢记着旧巢

不免沮丧。我们在寒风里收网

没拉上几条小鱼

猛回头!夕阳点燃的小岛,蠢蠢欲动,像活火山

⊙首先《冬天的湖》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可以听出些弦外之音。因为我不禁疑惑,诗人真的是在冬天去的资江吗?未必吧?大家都知道,旅游如果不是因有特定意义的日子,除了海南或哈尔滨等类似有明显季节优势和特点的旅游城市,谁都不太可能会选择在冬天出游。而题记写:“资江中游,冬日泛舟,纪念被遗忘的陈天华”,这句中的“被遗忘”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诗人记得,却被世人遗忘,另一种是被诗人以及世人遗忘。但我知道这个题记一定是在游览后进行创作时加上的,游览之前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是诗人特意在陈天华冬日捐躯的日子选择前往此地的,就不会在诗中写到“掌舵的山地人告诉我,陈天华的故居也深埋此地”了。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他事先并不知道,而是游览当天山地人告诉他的有关陈天华的事。所以,这也证明了,诗人并非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选择要去这个地方的,所以遗忘的人中恰恰也有他。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知道此事,更不要提及遗忘了。至少,在去此地之前,目的和陈天华无关。那么,为什么提到遗忘,或者说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而造成这种遗忘的原因,又带来了哪些其他的问题呢?这都是诗人在后面所要表达的。刚刚我们推断,在诗人去之前并不知道陈天华这件事,这样的话,诗人选择冬天去资江就有些可疑了。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冬天”作为“湖”的定语,一定有它的作用所在,那就是给作品定了一个基调的作用。也许是巧合,即使诗人恰恰是真的在“冬天”去了资江,而在题目中特意点出,也是在做一个调性强化的作用。那么,这个“冬天”就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标志。我常说由景入情,写景时,一定要加入后续情感的调性进行铺垫,这个“冬天”我想应该就是这个作用,所以我才在一开始就强调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也许达不到“很”,至少可以达到“有意思”,有内在的意思。

《冬天的湖》作者李不嫁/摄于年11月

⊙大家注意看,其实这首诗里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飞往墨绿色的锥形小岛”。诗中所提到的资江是长江的一个分支。在冬日,作者看到这个因修建水电站由大山变为小岛,被深埋的烈士故乡还是“墨绿色”的。我一直生活在北方城市,冬季也没有到过南方的经历。于是,我查了查资料,陈天华的故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地区,植被多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常绿阔叶林。虽然“墨绿色的锥形小岛”像我查到的资料一样是完全属实的,但除了这一句,作品中没有任何关于景物略微细腻的描写,而“墨绿色”作为“锥形小岛”的定语显然暴露了诗人的刻意。在此强化从诗人内心来讲,我个人认为有与冬天形成反差进行对比的目的,来象征有些东西即使被淹没,但它本身所具有的精神还在,寓意内部催动的生机不可阻止,有一种坚守、隐忍与倔强的本质。同时,“墨绿色”也和内容中的缅怀、悼念有所关联,由此来营造一种肃穆的氛围,也是有将其进行突出的意义的。这样回想之前提到的与“墨绿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冬天”一词还是有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在里面的,不然不会去如此地突显它。诗人一起笔就在标题处给这片水域笼罩了一层调性,其实也就是为了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绪——寒冷、凄凉。凄凉于什么?我想我们继续往下看,就会有答案浮出水面。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内容。

我们朝湖心驶去

一路布下渔网,一路欣赏

成群结队的乌鸦

飞往墨绿色的锥形小岛

它们从前是大山,

由于水电站,拦腰斩断的江水

被顶托成大湖与水乡

从前的人烟和山寨,永沉于水底

⊙这一部分就是白描的手法,完完全全的客观呈现。讲述诗人游览,以及锥形小岛形成的原因。刚才在说题目的时候,我们提到了“锥形小岛”。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乌鸦”这个意象。为什么说乌鸦是意象,而不是物象。我们继续说,大家看到乌鸦,会不会想到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不知道说到这,大家有没有汗毛孔发炸的感觉。结合前面的诗句,我觉得大家应该有所感触。这首古诗中尤其是“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我认为很合乎《冬天的湖》这首作品的意境。一种凄凉与感叹的情愫油然而生。凄凉于人烟已无,而陈天华于冬日捐躯于日本,本就是天涯沦落人。如今的景象,又何不断肠呢?所以这里的“乌鸦”即使是实景,也是含有诗人所赋予的情感的。原来是一座精神丰碑式的山立在那里,而今只成了一座孤坟,自然有乌鸦光顾。这也只是表层的意思,那么,深一层的意思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看一首作品,即使再口语化,再通俗易懂,那也只是字面的意思,难懂在于深意。诗看似随意,实际上是不着痕迹。而对于深意的理解又是因人而异。有的人看得深,有的人看得浅,有的人甚至看到了作者都没有看到的深处,这完全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确实与个体的素养有关。有人会说,你开玩笑吧!你作为一个阅读者,看出了比诗人创作的意图还要深的层次,你不是过度解析吗?我负责地告诉你绝对不是,这也就是诗歌魅力的所在。对于没有深意的部分进行过分的联想可以称之为过度解析,而对于整体诗意的深挖绝对不可以称之为过度。而对于此处,我认为是在暗示烈士的故乡被淹没。随之,一段相应光辉的历史就会被人们淡忘,象征一种精神的陨落。而“从前的人烟和山寨,永沉于水底”这一句就是在强化这个概念。

掌舵的山地人告诉我,

陈天华的故居也深埋此地

那里的乌鸦盘旋不去,那里的鸟,牢记着旧巢

⊙说到“掌舵的山地人告诉我,陈天华的故居也深埋此地”就还要提一下前面的题记。题记写道“资江中游,冬日泛舟,纪念被遗忘的陈天华”,注意“被遗忘”这几个字。就是我在刚才讲到的,一座大山,意指不朽的精神,如今成了一座乌鸦环绕的“孤坟”,此刻,谁还会记得烈士的遗志呢?水淹没的不仅仅是一座高山,也淹没了一种精神,一段历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历史、人文、环境的破坏,来影射不仅仅是作者所提到的,还包括很多其他类似的历史古迹也都不复存在。而“那里的乌鸦盘旋不去,那里的鸟,牢记着旧巢”,这一句即是诗人巧妙地采用了拟人的方式,也是来表达魂牵故土难离家乡的心情。

⊙不仅仅如此,大家也许都很清楚,至少现在已经有些清楚了,长江水库的修建,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更是无法估量的。很多物种消失,包括动物、植物,甚至有的还没被人类发现,就已经灭绝了。唯一的弥补方式就是人为的去培养和挽救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很多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

不免沮丧。我们在寒风里收网

没拉上几条小鱼

⊙这一句所要表达的深层含意,即是如此。甚至于更严重的还包括地壳承重的改变,内部需要自身调解而产生沉降,造成很多地震的发生,而这一切景象全笼罩在“冬日”之下。

猛回头!夕阳点燃的小岛,蠢蠢欲动,像活火山

⊙诗人用了“猛回头!”而“猛回头!”正是陈天华所著。烈士所著的还有《警世钟》,这都代表了陈天华的精神内涵。所以,这里的“猛回头”不仅仅是诗人的动作,更是在警示世人要时常回望过往、回望历史,加以警醒与反思。同时,诗人通过这句“夕阳点燃的小岛,蠢蠢欲动,像活火山”来表达希望烈士的精神不死,这个“像活火山”就说明了一切,而且也认为这种精神有火山般的力量。并与之前我提到的“墨绿色的锥形小岛”结合起来看,形成了一种蓄势的关联,而“蠢蠢欲动,像活火山”就是在孕育爆发,是内部催动“墨绿色”的生机所在,也是诗人内心期待的一种爆发,或者说已经在诗人内心爆发了。

⊙这首诗由纪念陈天华说起,而诗人真正要表达的还是对一个大的历史事件的看法,并全部蕴含其中,这也就是所谓的藏而不露,隐而不发了。而要达到这一层境界,在书写形式上主要是采用客观呈现的手法来进行,也可以称作白描。与主观描述的方式完全相反。主观描述是强加于读者。强加于读者的结论只有一个,也剥夺了读者对于深度深挖的可能性,这种作品语止意绝。也就是说,他的话说完了,你听懂了就行了,所有人的理解都是一样的。更准确地说,读者并没有自己去理解。而客观呈现恰恰相反,这种写法代入感强,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最终在进入当中,得出自己内心的结论,他不告诉你答案,每个人由于个体的方方面面的不同,因此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但我认为,这个结论最好是在深浅上的差别。如果方向上存在太大差别,不是诗有问题,就是读者有问题。而李不嫁老师的语言又是朴素的,好的作品不是追求字句的精彩,而是对于整体立意以及结构的巧妙安排。在很高的格局上,通过非凡的结构将普通的事件来创作出大的诗意效果,这才是最高级的诗意。当然了,我说的不追求一字一句的精彩是指,没有通篇刻意的雕琢,而是要节制,将技巧隐于无形,而不是卖弄技巧。技巧的运用就像打造一把钢刀,有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句话放到诗里就是,在关键部位进行刻画才是根本。同时我认为李不嫁这位诗人擅长在现实中寻找元素,以客观呈现的手法,不动声色地用最朴素的语言来折射和揭示出大的自然、历史、精神,以及人性上的光辉,这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再提一句,在李不嫁老师提供给我一些游览资江的照片时,说了一句:“年11月,正是现在这个时候”。好,今天对于《冬天的湖》就解析到这,感谢大家的聆听。

.11.9周一/非著名乡巴佬素峰

《冬天的湖》作者李不嫁/摄于年11月⊙诗人简介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因其诗作的特立独行而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代表作品秋日山行

——陪外省友人登岳麓山并解说枫叶为什么这样红

这里埋着的

要么是陈天华

用《猛回头》和《警世钟》

给大清帝国敲响了丧钟

要么是蒋翊武、黄兴

打响过武昌起义第一枪

要么是蔡锷,对复辟的袁世凯说不

哦,当年的改旗易帜

想来怎不令人激动?当年振臂一呼的湘人

死后也都要化作一堆堆火种

所以岳麓山的枫树

最容易激动,也最容易

燃起一场声势浩荡的颜色革命,当那风霜雨雪来临

蔡锷墓庐

树木太多了,把一座墓庐

拱卫得壁垒森严

门前的松树和红枫

因为神经绷紧而外皮开裂

多少年过去,它们尚未放松警戒

我选择在正午时分

瞻仰完这一二三四五间

青砖碧瓦的屋宇。此时阳气最盛

此时的岳麓山阳光普照

十万棵大树正在午睡。我放慢脚步

唯恐惊起一声蝉鸣

忽然据高位,忽然称皇帝

我惧怕,十万棵大树化身阴兵,随墓主下山讨伐

结冰的时候

结冰的时候,岳麓山上的树

幻化成玉树琼枝

我们来到湖南大学,从东方红广场

巨大的毛主席铜像背面

一步步上山。冰凌有特殊的能力

把残枝败叶加工成水晶

在半山腰,蔡锷和黄兴

以及武昌首义的蒋翊武

他们的墓上覆满施华洛世奇水晶

死去的人,好像因冰冻而抱得更紧

挂满枝头的枫球,叮叮叮叮,像一副副夹鼻眼镜

陪父母游韶山

我从没见过他们双双落泪

即使在祖父的葬礼上,父亲也只是

用一篇很短的祭文

报答养育之恩。对他们而言

天大,地大,不如另一个人的恩情大

我陪他们游览韶山,

满山的红杜鹃正开得鲜艳

我的父亲悄声说:主席,我来看您来了

泪水已在眼窝里打转

我的母亲也是,边念叨边流泪:

主席,你要保佑我们呐

春天的故居前,他们互递纸巾的样子,像纯洁的小兄妹

去年初夏访开慧墓地

作为女儿,

长眠在母亲的身旁

她不是孤单的。尽管老太太的墓碑

被剥蚀得长满了青苔

尽管初夏的蝉鸣,在林间

像隐秘的微型收录机,将我们上山的脚步

调至安静的波段,但我还是惊叹

此处青山多妩媚啊

作为母亲,她仍看护着心爱的长子

尽管那只是座衣冠冢

但她墓前的松树,都朝它倾过去,摆出搂抱的姿势

评析人素峰

诗人简介

素峰,又名陶篱。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公号《泛艺术流诗刊》《荷欣簌雨》总编。咸阳诗词学会渭城分会名誉会长。因精于解析各种诗歌作品,人称诗界夏洛特文字挖掘机。获第三届“国际微诗大赛”银写手奖。作品散见于《诗刊》《延河诗刊》《天津文学》《海星诗刊》《山东诗人》等纸媒;有作品入选《星星诗人档案年卷》《诗海星光?海星诗刊选集》。并著有《巴黎画派》一书。代表作品语言的骨头当鸟把快乐传递给枝梢时,总让我想起几十年前胡同里那根晾晒棉被的粗铁丝忽然疯了的情形。它剧烈弹动、拼命摇晃,想要挣脱钉在山墙上木楔子里的钢钉木楔子边缘,落下石灰与红色砖头的粉末儿就像从伤口里汩汩流出的血液这是我在一天黄昏,亲眼目睹的。力量来自一只被关进鸟笼的麻雀它已经瘫在笼底,翅膀打开着。哀鸣越来越弱,而我却仍能听到有头骨撞击竹条的声音长亭

大漆食盒里的佳肴刚刚摆上,香气便与寒风

一路小跑,爬过了几道山梁

干了杯中物,才知道

昨夜种下的苦蒿,仍醉在酒内不省人事

“贤弟,还是不要送了吧。

二十里虽不过也只一个时辰的脚程,却是怕愚兄

用余生也无法消解的

更何况,你还要再送十里”

过大光明桥,海河东路左拐,火车站更近了

脚下的雪“嘎吱嘎吱”讲了它经历过的分别

我们也“嘎吱嘎吱”地给它讲了

十七八岁时

凭着夜幕,裹紧棉衣,在教学楼下

边吸着仅剩的一根烟,边将一枝鲜红的玫瑰

推来让去

窗外的银杏树炒菜时,偶尔会抬抬头看向窗外。一只白头翁将我的视线由杨树梢拽回到近前的枝杈,又在它飞走后落在一粒微微晃动的青色上妻子替我搜出资料念到:俗称白果,祛痰、止咳、润肺、定喘在烟熏火燎的厨房,我们近在咫尺,隔着玻璃对望十年却并未发现,究竟是在哪一年开始挂满了果实的?我清了清嗓子,仿佛听到它们从几亿年前落地的声音肋骨轮廓越加明显了,像压弯的扁担一根根搭在胸口有时我站在窗前发呆,看攥紧一树繁盛的枝桠也是肋骨鸣蝉隐在其间,几处鸟窝隐在其间,偶尔会有小南风翻弄每片叶子而它们都不如她生动她有柔美的样貌、柔美的声音,我有意放慢脚步她仍一路小跑,紧随在我身后粮食与土地和儿子闲聊,偶尔会提到他刚出生时就有母乳吃奶奶说他有福,是自己带着粮食来的孩子为了保持一直都有充足的奶水他的妈妈会每天憋住气一口喝下不加盐,或腥或油腻的大碗鲫鱼汤、牛鼻子汤……这些事妻子从没有向儿子说起过而类似的事大地也从没有向我们说起过苍蝇遛狗的走后,它在刚修剪过的草坪中,就像干净的脸蛋生了痤疮。那么扎眼,那么有碍观瞻五六个人簇拥着绿头发如同一张歪歪拧拧的网,没留任何空当,从对面嘻嘻哈哈地晃过来我在便道的最里怀侧身突围时惊动了那上面的苍蝇它们嗡地飞起来,然后又嗡嗡嗡地飞回去,嗡嗡嗡地打转,再落下我的疑惑便完全消失了

总编:素峰

凡参与《窥心者/素峰语》之作品,作者文责自负。切勿剽窃和抄袭,一旦发现剽窃和抄袭情况,作者负一切法律责任。作品的作者有署名权,评析人素峰对参与评析的作品享有不限于刊登、出版等使用权,使用时不另付稿酬。

赏析中读懂好诗·掌握理论·了解流派·学习技巧

人心不古/无私不易

素峰

您的赞赏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quef.com/ylly/8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