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麻雀为何能成为这堂课的大课题?
今天,四年级的孩子们便走入屠格涅夫所写的《麻雀》一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由探讨其中的奥秘所在。与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方式不同,一个高效的课堂更需要孩子之间自主的学习交流、吸纳贯通。老师作为这堂课上的“领路人”,需将时间“交还”给学生。
李老师干脆利落地在黑板上标注了课文重点,并点明阅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孩子们需要围绕着这几个要素,带着问题去阅读全文并找出要点,真正领悟课文的精髓含义。
孩子们很快便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了起来,拿起笔翻开书页,认真地注下标记。孩子们在小组里分工明确,这个孩子找“时间”,另一个孩子就去找“地点”,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充分地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思维都调动起来。孩子在小组学习中明确自身任务与责任感,在思想的交谈中闪现动人的光彩。
一遍遍的阅读中,孩子低头写下自己思考的结果,他们沉浸在文学的海洋里,似乎忘记了时间。李老师微笑地看着这一幕,不忍出言打断,最后以打节拍的方式提醒孩子归回原位,孩子们在收到“讯号”的同时,迅速而有序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这是罗浮山泰学师生们长期以来的默契,也是一种属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目光回到李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填空题。这几个问题对于小组讨论过后的孩子们来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回答。李老师满意地将正确答案写上,与孩子们所找的完全一致!这也鼓励了孩子自我寻找和团队协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母爱的力量,使得人类在庞然大物的面前变得更为勇敢。”李老师深情说道,她又询问孩子们:“那么孩子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时刻呢?”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举手,纷纷诉说自己的故事。打开了话匣子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描述类似于“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经历。从孩子的叙述里,可以感受到孩子对于母亲浓浓的眷恋与温情。这堂课帮助了孩子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
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课堂,使得教室内气氛更为活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探讨,更能激发孩子内心对于学习的兴趣与喜爱,小组学习通过多人参与、积极发言、相互启发的模式,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又促进了孩子们的分享欲,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良方!
恭迎有福少年父母
1、填写入学报名表预约面试
请扫码填写入学报名表
2、招生基本条件
①父母认可“先学做人”办学理念,实现“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目标。
②家校共育培养未来“中国式文化传承人才、中国式科技创新人才,中国式经营管理人才”。
③孩子鲜活灵动、有勇气、敢尝试、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期待结识更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为“中华民族复兴育英才,为中华文化传承尽责任”的爸爸妈妈。
⑤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家长课堂,愿意学习更专业的亲子育儿知识和技能。
咨询电话
-
赖老师
赖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